《诗界》一书正在征稿中,欢迎大家踊跃报名!投稿热线 :czj690430
隔离的日子(引子)
作者:小草
在邙山脚下,黄河岸边有个小村子叫河沿村。河沿村在当地村落中算个大村,全村四千多人口又分东河沿西河沿两村。话说东河沿村有户虎姓人家,老虎夫妇勤劳朴实生活过得还算不错。老夫妇一年喜添一千斤,老虎看到门外荷塘盛开的荷花后,就给女儿起名叫荷花。后来夫俩又生下两个千斤,叫菊花,梅花……
三个姑娘一天天长大成人,老大荷花又聪明好学,从小学到初中又上高考上大学工作在外。剩下菊花和梅花两个女儿,老虎妻子再无生下男丁。老虎俩口子一商量,决定给菊花招个上门女婿给自己养老送终。没多久,事随老虎夫妇心原,老虎夫妇终于为菊花找了个原意倒插门的小伙子郝仁。婚后菊花和郝仁一年后就生下一个儿子,为了继承虎门香火,郝仁尊重岳父母及妻子的话,就给儿子起名虎强,老虎夫妇待这外孙如宝贝一样含在口中怕化了,放在掌心怕飞了,比自家孙子更亲。没几年菊花又生下一个女儿,一家人商议后才决定将女娃起名叫郝满意……
可这满意没长到五岁,郝仁一场大病,两腿一蹬走了,老虎心中生下暗气,这自已膝下无子,招个养老女婿等他养老送终,没想到却变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虎也一病不起不久也驾鹤西游。梅花后来经人介绍嫁到了山的那一边,离市区较近也算享福。
菊花年纪轻轻守寡,为了养活一双儿女,在妈妈和亲友张罗下又招了个比菊花小快十岁的上门女婿汪洋。汪洋妻子死于一起交通事故,留下一个宝贝女儿汪乐乐。这乐乐自打母亲下世后就随姑姑一起生活。
汪洋和菊花婚后双双外出打工,汪洋在建筑工地干活,菊花在附近县城的超市打工。
虎强转眼初中毕业,也到城里烧烤店打工,并学到了一手烧烤的技术,还希望将来自已也能开个烧烤店。
汪洋在建筑工地打工,还是个技术工,一天能挣好几百元,工地又包吃住,一年下来轻松挣个十万八万。汪洋和菊花一商量,又和老太太一说,带上虎强去了建筑工地打工。春节放假,虎强拿上打工所挣的钱买回了一辆骄车。
过了春节,虎强又随继父汪洋外出打工,干到四月份,汪洋这边的工作暂告结束,虎强又跟着叔叔转场工作,汪洋回家看菊花和家人……
突然,菊花与儿子虎强失去了联系,电话也打不通,全家人慌了,汪洋联系弟弟问孩子啥情况?弟弟也说不清,情急之下联系了律师,在律师指导下,家人向工地所在地公安机关报了案……
四十八小时后,公安立案调取了厂区沿途监控,发现虎强这天上午在上班时间出了厂门,步行往宿舍方向走,再调下一个路口监控没发现虎强经过。公安就在两个监控区域排查,最后在一座桥下小河中打捞出了虎强的遗体。
菊花接到泒出所电话说孩子已经找到,请家属速到泒出所,菊花和汪洋及家人驾车一千余里赶到了连市……
来自话题
隔离的日子(记实文学一)
连市记行
作者:小草
官媒报料,2022年五一期间,平顶山一人驾车到洛阳,住亲戚家,去了老城,瀍河,伊川等县区。经查该人是新冠阳性…
5月6月,8日,洛阳城区快速行动在城区全员做了核酸检测,7日9日各县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邻家外甥在连打工,突然与家人失联。邻居在夜半打响了我的电话。邻居诉说了外甥打工失联的情况,我让他立刻向打工所在地连市公安机关报了警……
8日夜半,我的电话又响起,邻居说其外甥在连市遇难,想让我和他陪孩子父母去连市处理后事。说实在话,疫情严重,北京,上海,郑州等地都告急,实在不想出门。无耐邻居让去又无法拒绝。带上身份证及换洗衣服,装入行李箱。
邻居又带一同伴驾车,我陪遇难者父母一起坐上了车。临行前给车加满了油,检查了车况,胎压,又带上应急充气泵,三角架。特意买了二件纯水,一箱火腿,一兜水果。一切准备停当,于9日上午11时从洛阳东上了连霍高速。平日繁忙的高速此时几乎成了我们的专用线,少有车辆通行。
小汽车一路以上百码速度向东急驰,过省会郑州时也少见有车辆。据说郑州封控不允许人员外出。汽车跑出三百八十多公里,来到豫东夏邑服务区,司机给车又加满了一箱油,车上人下车上卫生间也必须扫行程码,场所码,出示健康码。稍活动下腿脚,几分钟后,换个司机又继续驾车上路向东飞驰…
下午五点多到达了连霍高速公路的最东端,从渔湾出入口下了高速。高速口疫情防控人员问清从哪来,去哪是,得知去盛虹石化时坚决让返回从云台下高速。无耐之下,司机驾车拉上我们又找到连市另一个出口云台,我们出了收费站,站外疫情防控人员更多,检验了健康码,行程码,核酸证明后仍不放行。一个工作人员凶狠大叫让把车停到边上,拿来警示桩将我们的车围了起来,其间并不允许车上人下车,连下车方便都不允许……
本来连市公安机关答应到高速口接我们,多次联系泒出所,派出所又推说让盛虹石化泒人来接。从下午6时直至夜半11时左右,盛虹石化人员才赶到云台高速口。双方经过长时间交涉,办理了相关手续,泒出所人赶来又让重新做了核酸,又拿棉签在鼻孔中捅半天做了病毒抗源检测仍不放行。
一车人从早上到现在的夜半几乎没进食,在服务区休息时也仅啃了一个苹果。开车的年轻孩已饿的胃痛,值班的一位好心人获知后急忙去先拿来几根黄瓜,几瓶纯水让先垫垫肚子,随后这位好心人又去泡了几桶泡面送到了车内。经了解好心人服役训练时曾在洛阳吉利,后在洛阳唐宫路军营生活几年…
有了这位好心人帮助,我们才得以下车在路边黑影处就地解决了内急问题。
直至夜半十一时左右,我们才在盛虹公司人员带领下被送进了隔离点。
临行时工作人员说,三天后会有人和你们联系。
我们随着隔离点工作人员走进大楼,工作人员返身用大铁链子锁将门锁上。步入电梯我被带上8楼。只见走道内原来地毯上又铺上了一层装饰用木面板,面板上酒满了白乎乎似石灰水样的东西,每个房间门口放一个类似小桌子,上边有塑料袋。这里正在装修吗?咋走廊上看起来象装修现场?正在打量时,工作人员让扫码加群后给我分在了806房间。
房间内面积不小,约有二十多平方,一张大双人床,被罩,床单雪白,有沙发,办公桌椅,有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内备有毛巾,洗浴用品,梳子,香皂,牙刷牙膏,沐浴露,洗发水。
本想着一天没吃饭了,进市区到饭店能吃个饭,可来人将我们一行往隔离点一扔,再无人管。向管理员要饭吃,过了开饭时间说没有,说有泡面,但等了一夜也没吃到泡面…
连市记行(二)
作者:小草
5月10日早上6时,平时总是睡到八点将要上班尚睡不醒的我,破天荒的醒了。
因为不知被隔离在了哪里,我爬出被窝下床走到了"铁窗前",站在窗前隔着玻璃向外兆望,只见窗外左前方百米外六栋灰色小高层建筑挡住了一半视线,让我仅能看到空当当的小区院落。窗外右侧尚可看到远方一片片水塘,一根根高耸的电杆。到处光秃秃看不到一篓绿色。甚至连只飞过麻雀都没有。楼下一大片,一排排红顶篮顶的一层临时性房屋,从正前方两栋楼间道路中可以看见数百米外又是一大片红色顶棚的临时建筑,停车场上停放着不少小汽车,这是不是一个大隔离人员居住区?
无聊的我回到卫生间,洗过脸又钻回了床上的被窝。
七上半左右门玲响了,我从门口探出身取回了门口小桌上放着的早餐,在家从没吃过早饭的我快速打开了快餐盒。早饭还不错,一小盒粥,一个包子,一个油卷馒头,一块枣糕,一个煮鸡蛋,还有一些榨菜……
正吃的有味,门外工作人员又喊叫,拿着身份证,开门做核酸了。门外两名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一人拿手机拍照身份证录信息,一人拿棉签又在我喉中划拉几下走了。
回到桌前我吃掉了剩余的饭菜,门外有垃圾袋,将垃圾投入袋中又上床钻进了被窝。一通电活粥和这个聊一会那个聊一会,直到人家说忙了,我才又换个人继续聊。手机打的没电我充上电才免强的安生了一会。
没多长时间,手机也是快充,充满后不想再骚扰好友们,回想昨日来连经历,有了想记录下来的冲动,打开美篇不到半小时功夫写下了一篇千字拙文《连市记行》。
写好拙文,爱人,女儿也纷纷问候在外如何,我也尽量让他们放心,尽报平安。
十一点半,门铃再次响起,中饭来了,我打开门只探出头手,取回了门外放着的中餐。提着快餐盒放在了室内桌子上,拆看一看也挺丰盛,五样小菜,炒鸡块,烧生菜,炒包菜,辣椒莲菜炒大虾,还有一点咸黄瓜。一份米饭,一杯一百克的蒙牛酸牛奶……
吃过了中饭,收拾好垃圾,没顾上往门外垃圾袋投,就又拿起了笔,信手涂鸦了《连市记行》二,站在窗口拍下了窗外景物,配上插图,选好版式,挑上合适音乐,合成编辑校对后,一是发布键,一篇拙文就又发了出去,转身上床又爬进了被窝…
躺在床上微信通讯录中找出个好友,点开视频一顿闲聊,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朋友说和哥聊一次长一次知识,受益匪浅。
挂断好友视频,另一个好友发过来信息说文中有几个错别字,我顾不上聊天打开编辑将文章重新做了修改校对。
修好文章无聊之下拿起了桌上电视遥控器,选了一部抗战剧《铁道英雄》打发时间。当看到日本人对中国人说,他们是来帮中国人建设王道乐土时把我气的真想把电视机给砸了。心想这颠倒黑白的鬼话咋和鹅骡死入侵***,把侵略行为美化为特别军事行动一样呢?电视机是人家宾馆的不能砸,但还是气的关上了电视。
五点半整,门铃丁铃铃又响了两声,一看表才知到了该吃晚饭时间。下床拖上便鞋打开门取回了晚饭。晚饭主食仍然是米饭,依然是五样小菜,炒花菜,香肠炒窝菊,烧豆腐,酸豆角炒肉丝豆腐干,还有少许酸菜豆角。外加一小盒大米红豆粥和一个红苹果。
不一会功夫,我将所有饭食装进了肚子,留下苹果没舍得吃,平时在家熬夜读书写文,爱人知道我的可惯,总会买很多零食,女人也给买零食做夜宵,可在这里可没夜宵可吃……
吃过吃饭走进浴室刷了牙,冲了一个热水澡,洗去了两天的疲劳,没去了不愉快的心情。浴室内沐浴露,洗发水,牙膏牙刷,毛巾香皂一应具全。用毛巾浑身上下擦个干净后我又一次钻进了被窝……
潘朝铎、笔名:孟研、正义、天马、潘峰,山野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宣传处副处长,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中国乡村作家。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