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浩叹唱古今
作者:胡占凡
朗诵:阿庆
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她的脚下必定有奔流不息、万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条文化长河,从远 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 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辛 酸和遗恨。疏理这条河道,披沙捡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 的千古名篇。
它是艺术笔墨写就的史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是民族 智慧的结晶,又是历史长卷的浓缩。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 唐气象,咚咚动地鼙鼓,猎猎旗卷楼兰,金缕曲,黄莺儿,桃花扇,杨柳风,篇篇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
它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它如同熠熠生辉、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原的仰天长啸,李煜的愁肠寸断,关云长的横刀立马,贾宝玉的儿女情长,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
它是一条连接民族文化的链环,一端牵着远古,一端指向未 来。浩浩五千年文明,摇曳多姿,辉煌巍峨,浸润和滋养着 中华民族。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章章锦绣,是民族文化、 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捧读它,欣赏它,我们清晰地 感觉到了先贤哲人的深遂博大,志士仁人的报国壮志,游子 商旅的亲情乡愁,旷男怨女的追求呐喊。
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 圣贤相会;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
拾一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 折一缕渭城朝雨中的柳丝,挑一盏冰心老人点燃的小桔灯, 让我们沿着历史长河的故道溯流而上,开始寻觅千古名篇的文化散步。
作者简介:胡占凡,男,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研究生班毕业,高级编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分党组书记。现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著有散文集《网上心情》,《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总撰稿词《荡气回肠唐宋篇》,《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总撰稿词《长歌浩叹唱古今》。发表散文、杂文、随笔200多篇。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朗诵者简介:房惠庆(网名阿庆)自幼学习朗诵,师承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胡庆汉老师,曾获上海市青年朗诵大赛银奖,秉承“灵魂塑造声音,声音敲击灵魂”的朗诵理念,执着探索演诵之路的前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