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远谈诗词
(一)
我们平时所说的诗词,其实是两个单词概念:诗和词。诗和词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两个文学载体了。先说一下诗。
诗的分类: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那么,古体诗歌与格律诗有啥不同呢?
一、古体诗歌的特点:
1.古体诗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一是它把格律诗形成以前的所有诗歌几乎都包括在内了,比如《诗经》《楚辞》、两汉乐府以及魏晋六朝诗等。二是唐代格律诗形成以后,诗人按照古体诗的形式写的诗也叫做古体诗,这样的作品数量也不少。
2.古体诗在字数、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也可以把它说成是古代的自由诗。它在篇幅上既可以是几句,也可以是鸿篇巨制。比如《大风歌》,只有短短的几句。而描写刘兰芝与焦件卿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的《焦仲卿妻》(即《孔雀东南飞》),则多达三百五十七句,一千七百八十五字。
3.古体诗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多种。通篇三言的,称为三言诗;通篇四言的,称为四言诗。依此类推。不同句式混杂的,称为杂言。三言诗、六言诗较为少见。四言诗源于《诗经》。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就是四言诗中的名篇。在四言诗和六言诗之后,五言诗、七言诗开始发展起来。在古体诗中,每首只有四句的为绝句,为了与律诗区别,不把他直接称为绝句,而把它叫做古绝,每首超过四句的为古风,也称古诗。
4.古体诗在平仄押韵上没有过多限制,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也可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还可以换韵。押韵灵活多样。在古体诗中,对仗不是古体诗的必须要求,而是修辞的需要。
二、近体诗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近体诗的特点,及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又称格律诗。近体诗或今体诗这个名称,是唐代把格律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这种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我们所讲的诗的格律,主要就是针对近体诗即格律诗来说的。
格律诗主要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
格律诗一般为五言和七言。六言格律诗也有,但很少。每首只有四句的为绝句,也称律绝。五言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首八句的为律诗。五言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超过八句的为长律,也叫排律。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严格的格律限制,所以它又叫格律诗,今体诗。近体诗格律的核心是它的五个基本要素,即篇幅(包括句数、字数与句式)、平仄、黏对、押韵、对仗五个方面。具体说来,就是诗有定句,句有定式,平仄有规,押韵有位,对仗有别。
诗有定句,就是在格律诗当中,都有固定的句数。比如,绝句只能是四句,律诗只能是八句。长律虽然没有句数的要求,但它必须是双数。
句有定式,就是每一句诗的字数是固定的。在一首诗中,每一句的字数都是相同的。比如,五言近体诗,每句都是五言;七言近体诗,每句都是七言。这体现了格律诗的整齐美。
平仄有规,就是每句诗的平仄都要在一定的规则、规律范围内变化。这样的变化,产生了格律诗的句型和格式,也使格律诗在声律、节奏上达到更加和谐、更加美妙的境界。
押韵有位,就是格律诗的押韵有固定位置的要求。不管是绝句、律诗,还是排律,都是隔句押韵。也就是说,押韵要押在偶数句的韵脚位置。同时还要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对仗有别,是指格律诗中的绝句、律诗、长律在对仗上的要求有所不同。绝句不要求对仗,也就是说,在绝句中,对仗可用可不用。而在律诗和排律中,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则要求必须使用对仗。
综上所述,我们平常说说的诗,分古典诗歌,近体诗,现代诗歌三大类。古风的基本特点是:章无定句,句无定言。不要求平仄、对仗,用韵比较自由,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中间平仄韵可转换。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诗其基本特点是:章有定句,句有定言,按平仄声填词,要求对仗,四句为绝,八句为律,句限定字数。严格用韵,一般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逢双句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中间不准换韵,且一般不能有重字。尤其讲究修辞手法和典故的运用。它的这些基本特点称作格律。亦称格律诗。其基本格式有十六格。(略)
三、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形成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
其他如打油诗,顺口溜等,是不是属于诗的范畴。现在仍无定论。
2022年5月10日于听书榭

特约嘉宾简介:
尚仁民,笔名晴远。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夏津县文联诗词委员会主任。《故道文化》荣誉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