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捋清了】青县信都学校并非不能存续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做家长的有责任为孩子的前途命运保驾护航。我的孩子明年面临中考,看着孩子奋进的状态,我心甚慰。自从把孩子送到信都,我就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听到了学校要撤离的晴天霹雳,我们谁也坐不住了
到底是咋回事,让好好的一所民办转公
到底是咋回事,让刚刚有起色的青县教育又没了希望
到底是咋回事,不顾家长权益,无视学生成长,撤走一所学校
……
青县政府和教育局说要执行政策,家长们一筹莫展。
青县信都学校说这是上级决定,家长们一头雾水。
众多言论也随之而来,难辨真伪,究竟是怎么了?好好的学为啥不能上了呢?到底是政府不作为还是教育局盲从?亦或学校不负责任?
这几天,我夜不能寐,深度研读政策,多方了解情况,咨询专业律师,产生如下问答:
一、学校的举办符合政策吗?
答,符合。
青县信都学校的批办,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条文,这种做法合法、合规、合理。
第五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健全对民办学校的支持政策,优先扶持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
地方人民政府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应当优先扶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二、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是怎么回事
2021年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所以各地开展了清理义务教育段“公参民”学校的行动。
《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中严格界定,“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三、青县信都学校是“公参民”吗?
沧州市教育局说“是”,我们解读政策、咨询律师说“不是”
青县信都学校被沧州市教育局认定为“公参民”学校,是属于对政策层层加码,实际按标准来讲,该学校不属于“公参民”学校,更不用转公。依据如下:
要想认定“公参民”学校的性质,必须有个前提条件——举办,注意这个词“举办”,没有公家参与举办就不是公参民,青县信都学校办学行为没有公办学校参与,因此绝对不属于以上三类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沧州教育局领导说“用公家的地方就是公参民”,这种说法太武断了,国有资产经过评估,租赁给办学方,是符合“六独立”标准的,是可以继续举办民办学校的。
大家具体的可以扫码,自行学习政策。
现在已有确凿证据证实学校不是“公参民”性质,我们的孩子必须继续在信都学校学习。
4、 我们应该怎么办?
找沧州市教育局
我认为现在情况是信都属于外地办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师资,明年就要出成果了,肯定也不愿意撤离,但只能听命于上级。青县教育局摄于沧州市教育局的压力也只能被迫同意转公。
凭什么沧州市教育局对学校定性偏差让我们的孩子来买单呢?
咱们还得去沧州教育局问个明白,要求他们得切实负起责任来,正确的面对民办学校,还信都一个公正,还孩子一个未来。
坚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坚决捍卫家长的合法诉求!
编辑:李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