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六个鸡火车站很神秘,有不少省外的人都慕名前来拜祭,而周边来观光的客人就更不少了。源于一种好奇,我和欧兄便产生了探访六个鸡的念头,但因种种原因,我俩一直没有成行。而真正促使我俩去六个鸡的日子,则正是这个“五一”假期的第三天。
行前,因为考虑到对道路不太熟,我特意打电话问了曾在铁路上工作过的朋友阿乐是否有空,希望他作为向导陪我们一同前往,阿乐满口应允。
这天,阳光明媚,天气特好,我们一行5人从凯里出发,驱车沿滨河路朝夏同龢的故乡麻江方向而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后,车子拐入一条不太宽的水泥公路,往大山深处而去。
当车子在途经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腰上的村寨时,我一眼瞅见村子里不少张贴物上都印有“六个鸡村”的字样,再联想到寨边的两座复线铁路桥,立即意识到这个村子应该就叫六个鸡村,而,“六个鸡火车站”名字的由来,肯定与六个鸡村有着必然的联系。当即,我向阿乐求证,他表示认同,并说,村后就是六个鸡火车站,开车过去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只是路有点绕。
既然“六个鸡火车站”与“六个鸡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六个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神秘色彩,我们为什么不停下来走走、看看,更多地了解一下村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大家兴致勃勃下了车,或拍照、或赏景,自得其乐。而我,因为对“六个鸡村”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理,便迫不及待地去走访村民,以求获得更多的信息。
六个鸡村坐落在一座山腰之中,整个村寨显得十分宁静和安闲。一条小溪从山上蜿蜒流下,将寨子一分为二破为两半,然后穿过茂密的树林和小桥,向寨外的田野不缓不急地流去。如果将这里视为世外桃源,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眼,我见一个中年汉子从育秧田里上来了,就迫不及待地追了过去,并问他‘六个鸡’的名字是怎样来的。他说,这跟交皇粮国税有一定关系,但具体情况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有村里的老人才知道。正巧,我瞥见路坎上一家院子外正站着一个老人,便赶紧前去向他了解关于“六个鸡”的由来。虽然老人不厌其烦地回复着我的提问,但由于口音原因,交流存在一定障碍,结果还是不能让我感到完全满意。
随后,我只好再去走访其他村民。还好,这时我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正从家里走出来,便迎上去问他相同的话题。年轻人很客气,他热情地与我交流了一会,怕自己说得不全,便叫其妹妹过来继续跟我交流,而我也怕自己记性不好,赶紧打开手机进行了录音,这样,直至感到了满意,我才辞别了他们。
通过对村民们的访问和查找相关资料,我总算弄清了“六个鸡”由来。
却说六个鸡村,明末清初属麻哈(现麻江县)管辖,现隶属于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离镇驻地13公里,有村民100余户近500人。村民清一色都是姓金,系畲族。他们的先民们来自于明朝初期,至今已在六个鸡生息繁衍了10余代人。
相传,过去六个鸡这个地方很穷,连皇粮国税都交不起,只能用仅有的六个鸡来抵税赋。衙门觉得这事太搞笑,便将该村戏称为“六个鸡”,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六个鸡”易名为“新六生产大队”,改革开放后恢复为“六个鸡村”。由于该村很具民族特色,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又因撤、并需要,现在,六个鸡村与大龙广村、小龙广村、后山村和甘坝村合并成了甘坝村。
弄清了“六个鸡”的情况,已是中午十分。虽然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但由于村里没有这方面的服务,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往火车站而去。
六个鸡火车站,坐落于六个鸡村的山背后,它依傍于峰峦延绵的群山之中,是几幢低矮的砖房,撑起了这个小巧玲珑的火车站,它的存在,为这里的百姓走出大山,提供了极大便利。
刚开始,由于我一时还没有发现“六个鸡”火车站的字样,还以为六个鸡是人们随意呼出来的,不然,这里怎么连站台和候车室都没有?又心想,既然六个鸡这样有名,为什么不可以立一块站牌?带着疑问,我随即向一个护路保安走去,问他这里既然称为火车站,为什么没有一点车站的样子。保安打量了我一下,指着前方告诉我说,火车站就在前面300米远的地方,沿着路基去就是了。他还告诫我说,如果要拍照,最好不要在铁轨路基上,以免发生意外。
好奇心驱使我丢下同行独自朝车站而去。不一会,就见前面铁路边一块水泥牌子上“六个鸡”的字样出现在眼里。我一阵欣喜,恰时,一列货运列车从我身后鸣笛开了过来,我赶忙用手机对着站牌和列车拍了照。
也就一会儿,欧兄和阿乐也往车站这边过来了,一个站里的一个年轻人见来了人,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随即把阿乐介绍给了他,得知阿乐原来与他也是同行,年轻人也就不见外了,大家便亲热地聊了起来了。通过闲聊,得知年轻人姓王,来到六个鸡已经3年有余,是铁路系统的子弟。他得知我们是慕名前来探访六个鸡的,便一一把六个鸡车站的情况给我们作了介绍。
六个鸡站建于1974年,站址在凯里市六个鸡村,原称为湘黔铁路,属成都铁路局,现隶属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叫沪昆铁路。现为货运五等站,客运乘降所。每天从这里经过的列车就有近200趟,仅我们到来时,就见到往来的货车数趟、客车一趟。
小王还告诉我们,曾经这里的旅客流量相当大,站上的工作也十分繁忙,而随着农村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自2018年以来,虽然贵阳至玉屏仅互开一趟旅客列车,但旅客却出奇地少,像今天,就只有2位旅客在这里下车,而过去,要想在车厢里找到一个座位,就特别难了。但即便这样,为了方便沿途的老百姓出行,这趟客车仍还在开行着。
六个鸡火车站,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因为“六个鸡”有特点、有故事又容易记,因而在全国小有名气,如今已成了大家慕名而来的网红打卡点。

作者简介:吴剑,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贵州都市报》《检察文学》《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作家报》《微篇小说》《闪小说》,香港《新少年双月刊》,美国《明州时报》,新西兰《先驱报》,印尼《国际日报》,泰国《中华日报》《新中原报》,新加坡《新华文学》等刊物。有作品入选《中国闪小说佳作2014》《中国闪小说佳作2015》《湖南2015年度闪小说精选》《中国当代微小说精品》《2016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星光闪耀--2016中国闪小说佳作选》等选本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