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风采】
吴仰生,笔名仰生,昵称:俯仰生涯。安徽省作协会员,曾为下乡知青、工人、中学和大学教师。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已有35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发表与出版。其中,中篇小说《亡魂》和长篇小说《爱的家教》颇受好评;曾获“小天使"铜像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长篇现代组诗】
放情聊斋三百首
(系列二十)
组诗十五首
目 录
286.鹿衔草
287.邵士梅
288.秦桧
289.韩方
290.李檀斯
291.李象先
292.雷公
293.沂水秀才
294.颠道人
295.僧术
296.缢鬼
297.杜翁
298.秦生
299.元少先生
300.山市
附:聊斋原文与译文
286.鹿衔草
当今很多滥文
宣扬那长生不老
清朝时的松龄
写就小说鹿衔草
是笑话那古时
君王的炼丹迷道
还是笑痴鹿奶
今人广告的玩笑
这选题与人类
终身相伴当叫好
关外山中
鹿多如牛毛
当地人头戴那
假鹿头蹲伏草丛
口含卷曲叶子
学那鹿呜叫
引鹿群来
激起鹿性潮
鹿中母多公少
母的争逗公得宠
公鹿常累半死
还得尽夫道
直至死了
母鹿不甘心
用鼻嗅了又嗅
纷纷奔回深山中
寻觅那异味草
堆置鹿嘴旁
异味冲天
公鹿竟苏醒
人啊敲锣放铳
明火把母鹿轰散
执仗将公鹿送终
占据那堆异味草
你一根我一根啊
企盼呀长坐不老
2022.04.03 于芜湖
287.邵士梅
松龄小说邵士梅
启迪现今穿越文
正圆唐朝袁郊诗
隔世记忆人鬼情
三生石上旧情魂
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随异性常存
进士邵士梅
山东济宁人士
任登州府教授时
有两位老秀才拜见
一见如故想起前身事
邵问起高东海情况
说早死在监狱里
已二十多年了
家中有妻儿
士梅找到他们
尽自已所能抚恤
见其妻面熟音亲切
见其儿既怜悯更善慈
前世的他为人豪爽
轻于钱财好义气
有人被逼卖孩
他代为赎回
他曾于这女子
相好且生了儿子
女子被侮为盗窝主
他代为受刑顶罪凌迟
高东海死的那一天
正是邵士梅生时哂
2022.04.07 于芜湖
288.秦桧
青州的
冯中堂家
杀了一头猪
烫去猪毛见字
秦桧七世身
将肉烹了
恶心臭
狗都不吃
听益都人说
冯中堂的祖祠
有秦桧罪证
条条清晰
句句悚
这冯家祠
又名岳王殿
还塑秦桧行尸
跪于岳飞前
石头常砸
破损矣
2022.04.09 于芜湖
289.韩方
明末济南北
瘟疫盛行肆虐
韩方的父母
疫病垂危将竭
他十分孝心
到孤石庙拜谒
痛哭又祈拜
拳拳心声声泣
土地说被他感动
要他在父母床头立
厉声请岳帝去病
瘟疫是冤鬼的作孽
清兵残杀无辜变
没有解不开的情结
孤石大夫治人病
东岳大帝驱鬼除疫
韩方照土地话做
父母的疫病去灵验
2022.04.09 于芜湖
290.李檀斯
长山
李檀斯
是国学生
他村中有个
老太是走无常
阴世吏不足
要她勾人
去阴间
事后
她送回
他对人说
李檀斯太重
差点被他压躺
李的投生地
为柏家庄
在淄州
当时
李正与人喝酒
听到这话被伤
夜晚无病死去
投生地生女忙
2022.04.09 于芜湖
291.李象先
李象先是名人
记得前世人与事
原乃寺庙那火头僧
无病而终魂荡游
栖息牌坊看景
下面人头冒火光
飘进灯明人家投生
有道有奶便是娘
他恐乳汁怕荤
母用米汁掺枣栗
仁慈母爱佛行修真
儿童时到那寺庙
一一叫出那众僧
2022.04.09 于芜湖
292.雷公
亳州人王从简
母亲坐在里屋
夜晚霪雨
时有闪忽
看见那雷公
大木槌手握
闪动着翅下落
吓得老母哆嗦
她端起便盆
将污秽全泼
如刀斧砍
反复跳跃
就是逃不了
最后院中倒
吼声气喘如牛
乌云像马奔啸
大雨猛然泻
雷公如冲澡
打个霹雳升空
不与老妪叨唠
2022.04.09 于芜湖
293.沂水秀才
山东沂水
有个酸秀才
在山中习功课
夜里两美女进屋
含笑不说话拂床坐
相挨着衣轻软肤白皙
一个将白绫展桌上
巾上有草书三行
另一个将一锭
白银放桌上
秀才看银
不看那字儿
拿起银子三两
匆匆藏于袖子内
那字竟然视而不见
两美女收绫拉手声晰
真是俗不可耐
妄读书呀可惜
2022.04.09 于芜湖
294.颠道人
有个疯颠道士
谁也不知他名姓
他隐居蒙山的寺庙
有时唱有时哭不会笑
谁也猜不透他怎想
竟煮石头当饭尝
←次重阳节啊
有个贵人过寺庙
疯道光脚穿破道袍
撑着黄伞学为帝清道
贵人被嘲弄恼羞怒
指挥仆人辱骂道
道士扔掉花伞
仆人撕成了碎片
伞布变成了鹰隼飞
伞柄转动变成蟒蛇啸
贵人持刀奔向蟒蛇
说这是迷惑幻术
却被蛇吞咽了
有大胆者回找贵
道士不见蛇鹰无迹
听见枯槐内如驴啼叫
洞孔只两手宽
便用刀劈开了
人已昏死过去
颠道令人开窍
2022.04.09 于芜湖
295.僧术
黄生有才情
志向也很高
官宦世家子弟
与一僧交情好
后来僧外出云游
十多年回来感喟
以为你早已飞黄了
看来你福运很是薄
我为你贿赂阴间神灵
你我各五千三天为约
黄生家有一口水井
深通河海潜神伏佛
要生推钱于井中
大钱浮拜跪求禄
黄生只投一千
井水荡大钱凸
黄生全投进
跪拜虔诚诺
僧人叹息说道
鄙吝人太下作
你失去了中进士
到老只为贡生活
这年生仅考副榜贡
到死也如那僧人说
2022.04.10 于芜湖
296.缢鬼
有个范姓读书人
在一家旅店客居
晚上点烛卧床假寝
见一侍女匆来匆去
摆放了一应梳妆用品
一少妇款出艳美如玉
梳理发髻插戴头簪
净面拭身掩衿试裾
范生心动且惊讶
猜想私奔会情侶
岂知长带挂梁挽结
从容抬脚跟吊身躯
眼闭眉竖舌头伸二寸
脸色凄惨可惜了美女
范生逃出惊呼
店主察看实虚
那女尸已无踪
连长带也消弥
主儿媳曾吊死
冤屈郁愤积聚
2022.04.10 于芜湖
297.杜翁
杜翁
沂水人
从街市回
坐在墙根下
困倦进入梦中
仿佛被人抓官衙
幸好遇到熟人张某
他进官衙去交涉
这衙门是阎殿
他被抓错了
释放而回
别张某
艳遇
六女郎
禁不住呀
那女色诱惑
下大道上小路
听张某在后面喊
不要理睬暗送秋波
他听而不闻随后
进入卖酒王家
见已在猪圈
许多小猪
拥他卧
很臭
头撞墙
听人喊说
公猪得痫风
小猪全都逃离
这一离就救了他
变回杜翁谨记折磨
2022.04.10 于芜湖
298.秦生
秦生
莱州人
酗酒如命
自制药酒时
错放了有毒药
竟舍不得倒
封存起来
有天呀
断酒
便想起
那封酒药
启封一闻啦
浓香喷溢嗅觉
馋得肠子痒
口水流淌
不听那
妻劝
喝欢畅
妻打翻瓶
药酒淌一地
秦生趴地俯伏
如牛饮水啊
不顾泥淖
有酒喝
胜活
半夜死
妻哭嚎啕
有美女闻声
径直走到灵卧
用药水灌生
将他救活
生叩头
追问
女回说
我乃狐仙
夫窃酒醉死
与你同病相绌
人狐皆有同情心
亲情都是解毒药
2022.04.10 于芜湖
299.元少先生
韩元少呀
还是生员时
曾遇到过蹊跷
突然来了个官差
代主人请他做塾师
没名帖闭口家族门弟
元少性豪放便应允
约好时日来接师
一路曲折艰行
忽见楼殿阁
像是官邸
学生绝顶慧
且有童仆使换
元少好奇欲见主
好说歹谈进得大殿
阁坐中央剑树两阶梯
阎王鞭童放过先生
说他磨难完后
便是状元门弟
元少坎坷数年
应验阎语无忌
2022.04.10 于芜湖
300.山市
奂山的山市
淄川八景之一
往往几年难见之
有公子孙禹年
与好友饮酒
只见奂山头上
有座孤塔高耸起
直刺参天云里
大家正惊疑
又出现那宫殿
碧绿瓦尽为琉璃
飞翘殿檐壮丽
几十座排开
又变幻成城墙
城中楼堂坊瑰奇
历历可晰见亿万家
忽然大风起尘土迷
迷惑中一切不见
街面上人少物稀
有楼房也只拳头大
有人啊小如黄豆粒
又听说早走赶路
山市繁荣难比拟
2022.04.10 于芜湖
【聊斋原文及译文】
286.鹿衔草
原文
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译文
关外山中,鹿很多。当地人常常在头上戴一个假鹿头,蹲伏在草丛中,口中含着一片卷曲的叶子,吹作鹿鸣之一声 ,引得群鹿都集拢来。但群鹿中,公的少,母的多。公鹿的本性,常是一次一交一 配,千百只母鹿必配一遍,所以一交一 配完后,公鹿也就累死了。母鹿用鼻子嗅一嗅,知公鹿已死,于是大群的母鹿,就分别跑到山谷中,去寻觅一种具有异香气味的草,放在公鹿的嘴旁熏它。已死的公鹿嗅到这种气味,顷刻间,就苏醒过来。这时,蹲伏于草丛中的人,就急忙敲锣、放火铳,群鹿惊慌逃走。人们就将这种神奇的草取去。据说它可以起死回生。
287.邵士梅
原文
邵进士名士梅,济宁人。初授登州教授,有二老秀才投剌,睹其名,似甚熟识;凝思良久,忽悟前身。便问斋夫:“某生居某村否?”又言其丰范,一一吻合。俄两生入,执手倾语,欢若平生。谈次,问高东海况。二生曰:“狱死二十余年矣,今一子尚存。此乡中细民,何以见知?”邵笑云:“我旧戚也。”先是,高东海素无赖,然性豪爽,轻财好义。有负租而鬻女者,倾囊代赎之。私一媪,媪坐隐盗,官捕甚急,逃匿高家。官知之,收高,备极搒掠,终不服,寻死狱中。其死之日,即邵生辰。后邵至某村,恤其妻子,远近皆知其异。此高少宰言之,即高公子冀良同年也。
译文
进士邵士梅,是山东济宁人。初任山东登州府教授时,有两位老秀才前来拜见。邵士梅看他们名字,似乎很熟悉。回忆了好长时间,忽然醒悟到他前身的事情。便问学舍杂役:“某生是不是某村人啊?”又细说了他的相貌风度,都一一吻合。一会儿,两位秀才径直进来,邵士梅拉着他们的手倾谈,好像老朋友一样。谈话间,邵士梅问起高东海的情况。二位秀才说:“他已死在监狱里二十多年了,现在家中还有一个儿子。他只是乡间的平民百姓,您怎么也知道?”邵士梅笑着 。
原先,高东海素以无赖闻名;然而为人却很豪爽,轻于财物,好义气。有个人因欠财主租子而被一逼一得出卖孩子,高东海倾囊帮助他,将孩子代赎回来。他与一婆子很要好,这位婆子因为成了盗贼的窝主,官府追捕她甚急。婆子逃到高东海家躲藏起来。官府得知实情后,将高东海捉了去,旋尽残酷的刑罚,他始终不服,很快就在监狱中死去。高东海死的那一天,正是邵士梅降生的日子。
后来,邵士梅亲自到高东海所在的村子里,抚恤他的妻子。事情传出去,乡里远远近近的人,都感到奇异。这个故事是高念东跟我谈的,邵士梅是高念东长子高冀良的同科进士。
288.秦桧
原文
青州冯中堂家杀一豕,燖去毛鬣,肉内有字,云:“秦桧七世身。”烹而啖之,其肉臭恶,因投诸犬。呜呼!桧之肉,恐犬亦不当食之矣!
闻益都人说:“中堂之祖,前身在宋朝为桧所害,故生平最敬岳武穆。于青州城北通衢旁建岳王殿,秦桧。万俟卨伏跪地下。往来行人瞻礼岳王,则投石桧、卨,香火不绝。后大兵征于七之年,冯氏子孙毁岳王像。数里外有俗祠“子孙娘娘”,因舁桧、卨其中,使朝跪焉。百世下必有杜十姨、伍髭须之误,甚可笑也。
又青州城内旧有“淡台子羽祠”。当魏珰烜赫时,世家中有媚之者,就子羽毁冠去须,改作魏监。此亦骇人听闻者也。
译文
青州的冯中堂家,杀了一头猪。拔去猪毛,见肉上写着一行字:“秦桧七世身”。将猪肉烹了一尝,味道恶臭,不能下咽,只得扔给狗吃了。唉!秦桧的臭肉,恐怕狗也不愿吃啊!
听益都人说,冯中堂的祖先,是在宋朝时被秦桧害死的,所以后代最敬岳飞。在青州城北大街旁建了座“岳王殿”,又塑了秦桧、万俟卨两人,跪在岳飞像前。来往行人每去瞻拜岳王殿时,都用石块投打秦、万二人,殿内香火不绝。后来,朝廷大军征伐于七,冯家子弟毁了岳王像。将秦桧、万俟卨二人的塑像搬到几里外的“子孙一娘一娘一庙”中,让他们跪起一娘一娘一来。恐怕百年以后,必定又有“杜十姨”“伍髭须”之类的讹误出现,(伍髭须、杜十姨:浙西有伍子胥庙,老百姓不知伍为何人,讹传为“伍髭须”,为他塑的像上有五溜长须。又有“杜拾遗祠”。即杜甫祠。又讹传为“杜十姨祠”,还一块商量将“杜十姨”嫁给“伍髭须”)真是太可笑了。
又:青州城内,原有座“澹台子羽祠”,当魏仲贤显赫时,有个世家中人谄媚他。将子羽的塑像毁掉了帽子,打落了一胡一 子,改成魏仲贤的模样,这也算是骇人听闻的一件丑事了!
289.韩方
原文
明季,济郡以北数州县,邪疫大作,比户皆然。齐东农民韩方,性至孝。父母皆病,因具楮帛,哭祷于孤石大夫之庙。归途零涕,遇一人衣冠清洁,问:“何悲?”韩具以告,其人曰:“孤石之神不在于此,祷之何益?仆有小术,可以一试。”韩喜,诘其姓字。其人曰:“我不求报,何必通乡贯乎?”韩敦请临其家。其人曰:“无须。但归,以黄纸置床上,厉声言:‘我明日赴都,告诸岳帝!’病当已。”韩恐不验,坚求移趾。其人曰:“实告子:我非人也。巡环使者以我诚笃,俾为南县土地。感君孝,指授此术。目前岳帝举枉死之鬼,其有功人民,或正直不作邪祟者,以城隍、土地用。今日殃人者,皆郡城北兵所杀之鬼,急欲赴都自投,故沿途索赂,以谋口食耳,言告岳帝,则彼必惧,故当已。”韩悚然起敬,伏地叩谢,及起,其人已渺。惊叹而归。遵其教,父母皆愈。以传邻村,无不验者。
异史氏曰:“沿途祟人而往,以求不作邪祟之用,此与策马应‘不求闻达之科’者何殊哉!天下事大率类此。犹忆甲戌、乙亥之间,当事者使民捐谷,具疏谓民乐输。于是各州县如数取盈,甚费敲扑。时郡北七邑被水,岁祲,催办尤难。唐太史偶至利津,见系逮者十余人。因问:‘为何事?’答曰:‘官捉吾等赴城,比追乐输耳。’农民不知‘乐输’二字作何解,遂以为徭役敲比之名,岂不可叹而可笑哉!”
译文
明代末年,济南郡以北好几个州县,盛行瘟疫。家家都有病人。齐东有个叫韩方的农民,父母都染上了疫病,韩方对老人十分孝敬,急得没法,便备好祭品,到孤石大夫庙中痛哭着为父母祈祷。回去的路上,还在伤心地落泪。
忽然碰见一个人,衣着整洁,问韩方:“什么事这样悲伤?”韩方详细地告诉了他。那人说:“孤石大夫是很神验,但不在治疫病上,向他祈祷有什么用?我有个小办法,倒可以试试。”韩方大喜,询问那人的姓名,那人说:“我不求报答,何必告诉你姓名籍贯?”韩方又恳求去自己家看病,那人摇摇头,说:“不必。你回家后,拿张黄纸放到床 上,厉声说‘我明天去鬼都告诉东岳大帝’,你父母的病就好了。”韩方恐怕不灵验,执意请那人去家里看看。那人说:“实话告诉你,我不是凡人。巡环使者见我忠厚诚实,让我做了南乡土地。我为你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所以教给你这个方法。现在,东岳大帝正在从枉死鬼中选拔那些对老百姓有功、或一生正直、不作邪祟的,用作城隍、土地。这些行瘟疫殃害人的,都是郡城中被清兵杀死的冤鬼,急着要去鬼都向岳帝自荐,所以沿途索贿,借此糊口。你说要告诉岳帝,他们一定害怕,病就好了。”韩方听罢,又惊又敬.忙伏地叩头谢恩,起来一看,土地已渺无人影了。叹息着回到家中,按照土地说的去做,父母果然好了。又把这方法传到邻村,无不灵验。
290.李檀斯
原文
长山李檀斯,国学生也。其村中有媪走无常,谓人曰:“今夜与一人舁檀老,投生淄川柏家庄一新门中,身躯重赘,几被压死。”时李方与客欢饮,悉以媪言为妄。至夜,无疾而卒。天明,如所言往问之,则其家夜生女矣。
译文
明代末年,济南郡以北好几个州县,盛行瘟疫。家家都有病人。齐东有个叫韩方的农民,父母都染上了疫病,韩方对老人十分孝敬,急得没法,便备好祭品,到孤石大夫庙中痛哭着为父母祈祷。回去的路上,还在伤心地落泪。
忽然碰见一个人,衣着整洁,问韩方:“什么事这样悲伤?”韩方详细地告诉了他。那人说:“孤石大夫是很神验,但不在治疫病上,向他祈祷有什么用?我有个小办法,倒可以试试。”韩方大喜,询问那人的姓名,那人说:“我不求报答,何必告诉你姓名籍贯?”韩方又恳求去自己家看病,那人摇摇头,说:“不必。你回家后,拿张黄纸放到床 上,厉声说‘我明天去鬼都告诉东岳大帝’,你父母的病就好了。”韩方恐怕不灵验,执意请那人去家里看看。那人说:“实话告诉你,我不是凡人。巡环使者见我忠厚诚实,让我做了南乡土地。我为你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所以教给你这个方法。现在,东岳大帝正在从枉死鬼中选拔那些对老百姓有功、或一生正直、不作邪祟的,用作城隍、土地。这些行瘟疫殃害人的,都是郡城中被清兵杀死的冤鬼,急着要去鬼都向岳帝自荐,所以沿途索贿,借此糊口。你说要告诉岳帝,他们一定害怕,病就好了。”韩方听罢,又惊又敬.忙伏地叩头谢恩,起来一看,土地已渺无人影了。叹息着回到家中,按照土地说的去做,父母果然好了。又把这方法传到邻村,无不灵验。
291.李象先
原文
李象先,寿光之闻人也。前世为某寺执炊僧,无疾而化。魂出栖坊上,下见市上行人,皆有火光出颠上,盖体中阳气也。夜既昏,念坊上不可久居,但诸舍暗黑,不知所之。唯一家灯火犹明,飘赴之。及门则身已婴儿。母乳之。见乳恐惧;腹不胜饥,闭目强吮。逾三月余,即不复乳;乳之则惊惧而啼。母以米沈间枣栗哺之,得长成。是为象先。儿时至某寺,见寺僧,皆能呼其名。至老犹畏乳。
异史氏曰:“象先学问渊博,海岱清士。子早贵,身仅以文学终,此佛家所谓福业未修者耶?弟亦名士。生有隐疾,数月始一动;动时急起,不顾宾客,自外呼而入,于是婢媪尽避;适及门复痿,则不入室而反。兄弟皆奇人也。”
译文
李象先,是寿光县的名人。他的前世是一座寺庙的火头僧,无病而死。灵魂离体后,游荡在外,栖息在一个牌坊上。往下看见往来行人,头顶上都冒出火光,大概是身体内的阳气。夜晚,想到牌坊上不能久居,但下面房屋一片昏黑,不知应该到哪里去。只有一家灯火通明,灵魂便飘荡着赶去,进入家门,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婴儿。母亲喂他,看见乳汁十分恐惧;但肚子饥饿不堪,只得闭住眼睛勉强吮吸起来。过了三个多月,就不再吃奶。再喂他,便惊叫得啼哭不休。母亲只得用米汁掺和着枣栗喂养他,才得以长大成人,这就是李象先。李象先儿童时到那座寺庙,看见寺僧,还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只是到老都害怕奶水。
异史氏说:“象先学识渊博,是山东一带高洁的人。儿子早年显贵,而他自己作了一辈子学者,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前世没有修成福业的人吧?他的弟弟也是有名的读书人,患有一种不便开口的疾病,好几个月才有一次性冲动;冲动的时候急忙站起来,不顾周围有无宾客,呼叫着从外面往里跑,于是丫环和老女仆都避开;跑到门口又阳萎了,他就不再进屋又返了回去。这兄弟两个都是奇人。
292.雷公
原文
亳州民王从简,其母坐室中,值小雨冥晦,见雷公持锤振翼而入。大骇,急以器中便溺倾注之。雷公沾秽,若中刀斧,返身疾逃;极力展腾,不得去,颠倒庭际,嗥声如牛。天上云渐低,渐与檐齐。云中萧萧如马鸣,与雷公相应。少时,雨暴澍,身上恶浊尽洗,乃作霹雳而去。
译文
安徽亳州人王从简,他的母亲坐在屋里,遇到小雨天,夜色昏暗,看见雷公手持大槌,闪动着翅膀飞进屋来。她吓得不得了,急忙端起便盆把尿液泼向雷公。雷公身上沾了污秽,好像被刀斧砍中,反身快逃,但翻来复去地跳跃,就是走不了。最后跌倒在院中,吼声如牛。这时天上的乌云慢慢低下来,渐渐和屋檐齐平。云中有叫声像马嘶鸣一样,和雷公相互应和。一会儿,大雨猛然倾泻下来,雷公身上的脏东西全被冲洗干净,这才打了个霹雳升空而去。
293.沂水秀才
原文
沂水某秀才,课业山中。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各以长袖拂 塌,相将坐,衣耎无声。少间,一美人起,以白绫巾展几上,上有草 书三四行,亦未尝审其何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 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秀才扪金,则乌有 矣。丽人在坐,投以芳泽,置不顾;而金是取,是乞儿相也,尚可耐 哉!狐子可儿,雅态可想。
友人言此,并思不可耐事,附志之:对酸俗客。市井人作文语。富 贵态状。秀才装名士。旁观谄态。信口谎言不倦。揖坐苦让上下。歪诗 文强人观听。财奴哭穷。醉人歪缠。作满洲调。体气苦逼人语。市 井恶谑。任憨几登筵抓肴果。假人徐威装模样。歪科甲谈诗文。语 次频称贵戚。
译文
山东沂水有个秀才,在山中温习功课。夜里,有两个美女进了屋,含笑不说话,各自用长袖拂了一下床,就挨着坐下了。她们的衣服轻软,不带一点声息。一会儿,一个美女站起来,将一条白绫巾展放在桌子上,巾上有草书文字三四行,秀才也没仔细看看写的是什么词句。另一个美女起身把一锭白银放在桌子上,大约有三四两的样子,秀才便把银子放进自已的袖子里。两个美女拿起白绫巾,拉着手笑着出了门,说:“真是俗不可耐!”秀才用手一摸袖子里,银子早已没有了。
美人坐在面前,投以情愫,秀才竟然置之不顾,而却把银子拿起来,这纯是一副乞丐相,能令人可耐吗!讨人喜欢的狐女,那高雅的样子可以想见。
朋友说了这件事,使我又想到了一些令人不可耐的事情,一并附记在这里:穷酸俗气;大老粗拽文;炫耀富贵;秀才装名士;谄媚丑态;不住嘴的信口扯谎;入座时苦让上下位;强逼人听看不像样的诗文;守财奴哭穷;喝醉了无理纠缠;学作满洲腔调;摆一付硬逼人说话的架势;开低级下流的玩笑;娇怂自己的孩子爬登筵桌抓肴果;凭借别人余威装模作样;低劣的科甲出身者大谈诗文;说话之间屡称自己是权贵亲戚。
294.颠道人
原文
颠道人,不知姓名,寓蒙山寺。歌哭不常,人莫之测,或见其煮石为饭者。
会重阳,有邑贵载酒登临,舆盖而往,宴毕过寺,甫及门,则道人赤足着破衲,自张黄盖,作警跸声而出,意近玩弄。邑贵乃惭怒,挥仆辈逐骂之。道人笑而却走。逐急,弃盖,共毁裂之,片片化为鹰隼,四散群飞。众始骇。盖柄转成巨蟒,赤鳞耀目。众哗欲奔,有同游者止之曰:“此不过翳眼之幻术耳,乌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张吻怒逆,吞客咽之。众骇,拥贵人急奔,息于三里之外。使数人逡巡往探,渐入寺,则人蟒俱无。方将返报,闻老槐内喘急如驴,骇甚。初不敢前,潜踪移近之,见树朽中空有窍如盘。试一攀窥,则斗蟒者倒植其中,而孔大仅容两手,无术可以出之。急以刀劈树,比树开而人已死,逾时少苏,舁归。道入不知所之矣。
异史氏曰:“张盖游山,厌气浃天骨髓。仙人游戏三昧,一何可笑!余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章丘有周生者,以寒贱起家,出必驾肩而行。亦与司农有瓜葛之旧。值太夫人寿,殷料其必来,先候于道,着猪皮靴,公服持手本。俟周至,鞠躬道左,唱曰:“淄川生员,接章丘生员!”周惭,下舆,略致数语而别。少间,同聚于司农之堂,冠裳满座,视其服色,无不窃笑;殷傲睨自若。既而筵终出门,各命舆马。殷亦大声呼:“殷老爷独龙车何在?”有二健仆,横扁杖于前,腾身跨之。致声拜谢,飞驰而去。殷亦仙人之亚也。”
译文
从前有个道士,平时疯疯癫癫的,因为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颠道人,他在山上一个叫蒙山的寺庙里。
颠道人平时疯疯癫癫的,感觉整个人的情绪也是不可控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没有人知道他,偶尔进过的人会看到他喜欢拿一个石锅煮饭吃,下文就以标题“颠道人”作为称呼了。
会重阳,有邑贵载酒登临,舆盖而往,宴毕过寺,甫及门,则道人赤足着破衲,自张黄盖,作警跸声而出,意近玩弄。邑贵乃惭怒,挥仆辈逐骂之。道人笑而却走。逐急,弃盖,共毁裂之,片片化为鹰隼,四散群飞。众始骇。盖柄转成巨蟒,赤鳞耀目。众哗欲奔,有同游者止之曰:“此不过翳眼之幻术耳,乌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张吻怒逆,吞客咽之。众骇,拥贵人急奔,息于三里之外。使数人逡巡往探,渐入寺,则人蟒俱无。方将返报,闻老槐内喘急如驴,骇甚。初不敢前,潜踪移近之,见树朽中空有窍如盘。试一攀窥,则斗蟒者倒植其中,而孔大仅容两手,无术可以出之。急以刀劈树,比树开而人已死,逾时少苏,舁归。道入不知所之矣。
一次恰逢重阳节,县里的一个有钱人用车载着酒去游山玩水,在回返的途中,经过寺庙门口的时候,颠道人穿着一件破衫,打着光脚跑出来,嘴里发出古时候皇帝出行时,行人避让的警戒声,并做出一系列动作,很有嘲弄这个有钱人的意味儿。
有钱人感受到自己被一个疯癫的道士羞辱了,就叫随身的奴仆去驱赶他,一边追赶,还一边辱骂癫道士,癫道士一边发出咯咯的笑声,一边跑,像是在逗这群人玩儿一样。这群人有些暴躁了。
忽然加快速度追赶颠道人,颠道人就丢掉了手里的纸伞,一群人愤怒地捡起那把纸伞,把纸伞扯了个稀巴烂,瞬间,那些被撕碎的纸片,就幻化作了一只只老鹰到处乱飞,众人开始感觉到了害怕。
而此时,伞柄也幻化成了一条巨型蟒蛇,巨蟒通身都是红色的鳞片,眼睛里放着耀眼的光芒,一群人吓得四散逃跑。
有一个同行的友人上前去制止大家逃跑的行为,说道:“这不过就是障眼法而已,伞柄怎么可能会把人吃掉呢!”
于是,那个人拔出随身携带的刀,冲向那条巨蟒,巨蟒看到有个人冲了过来(心里估计想着,呦呵!还有不怕死的嘞),巨蟒长大嘴巴一口就将那个人吞进了肚子里。
一群人看到此情此景,吓得簇拥着那个有钱人一起逃跑了,跑了差不多有三里路的样子,大家实在是跑不动了,就停下来休息,那个有钱人叫随身的仆人去四处探查情况。
他们在探查的时候,又折返回了寺庙中,发现那个颠道人和巨蟒都不见了。
于是,他们打算原路返回去汇报情况的时候,忽然听到一棵老槐树内有急促的喘息声,大家又是一阵紧张,心想:会不会是颠道人还没离开?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敢上前去察看,后来有个胆大的人走在前面,慢慢靠近那棵老槐树察看情况,发现那棵树已经腐朽了,发现了槐树根部有个如盘子一般大小的洞口。
他们缓缓靠近树洞,并试着往树洞里查看的时候,发现那个和蟒蛇决斗的人头部朝下,倒栽在树洞中,而树洞孔仅仅只能容得下两只手般大小,没有办法从洞口将那个人就出来。
于是,随行的人取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刀,劈开了那棵老槐树。把那个人救出来的时候,那个人已经昏死过去了,喂了些水,不一会玩儿,那个人就醒了过来了,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他抬了回去。
颠道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
295.僧术
原文
黄生,故家子,才情颇赡,夙志高骞。村外兰若有居僧某,素与分深,既而僧云游,去十余年复归。见黄,叹曰:“谓君腾达已久,今尚白纻耶?想福命固薄耳。请为君贿冥中主者。能置十千否?”答言:“不能。”僧曰:“请勉办其半,余当代假之。三日为约。”黄诺之。竭力典质如数。
三日,僧果以五千来付黄。黄家旧有汲水井,深不竭,云通河海。僧命束置井边,戒曰:“约我到寺,即推堕井中。候半炊时,有一钱泛起,当拜之。”乃去。黄不解何术,转念效否未定,而十千可惜。乃匿其九,而以一千投之。少间巨泡突起,铿然而破,即有一钱浮出,大如车轮。黄大骇,既拜,又取四千投焉。落下击触有声,为大钱所隔不得沉。日暮僧至,谯让之曰:“胡不尽投?”黄云:“已尽投矣。”僧曰:“冥中使者止将一千去,何乃妄言?”黄实告之,僧叹曰:“鄙吝者必非大器。此子之命合以明经终,不然甲科立致矣。”黄大悔,求再禳之,僧固辞而去。黄视井中钱犹浮,以绠钓上,大钱乃沉。是岁,黄以副榜准贡,卒如僧言。
异史氏曰:“岂冥中亦开捐纳之科耶?十千而得一第,直亦廉矣。然一千准贡,犹昂贵耳。明经不第,何值一钱!”
译文
黄生,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富有才情,志向很高。他居住的村外有座寺院,里面住着一个僧人,跟黄生交情深厚。后来僧人外出云游,去了十多年才回来。他看见黄生,感叹地说:“我以为你早就飞黄腾达了,到如今还是一个平民百姓吗?看来你的福运很薄,请让我为你贿赂贿赂阴间的神灵。你能给置备十千银钱吗?”黄生回答说:“不能。”僧人说:“请你勉强置一半吧,其余的我代你借上。我们以三天为约。”黄生答应了,回家后抵押家当,勉强凑够了五千的数目。
三天后,僧人果然拿来五千钱交给黄生。黄家原来有一眼水井,井深得探不到底,有人说通着河海。僧人让黄生把钱捆好放在井边。嘱咐他说:“你约摸我到了寺里后,就把钱推进井中。等到半顿饭光景,井中会有一个大钱浮起来,你就拜它。”说完就走了。黄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法术,转念一想,灵验不灵验还说不定,如果把十千钱都投进井中,未免太可惜,就把九千藏起来,只投进了一千钱。稍过了一会儿,井中突然凸起来一个大水泡,铿的一声破了。接着就有一个钱浮起来,像车轮一样大。黄生害怕极了,赶快跪拜,又取出四千钱投进去,落井后发出碰击声,原来是被大钱隔挡着,沉不下去。
天快黑时,僧人来了,责备黄生说:“为什么不把钱全投进去?”黄生说:“已经都投进去了。”僧人说:“阴府的使者只拿了一千去,为什么要说假话?”黄生只得把实情讲了。僧人叹息说:“鄙吝的人成不了大器。你命中注定到老也就是个贡生,不然的话,立即就能中进士。”黄生非常后悔,求僧人再给他祈祷,僧人坚决推辞,走了。黄生看见投到井中的四千钱还浮着,便用井绳把它钓上来,大钱就沉下去了。这一年,黄生果然仅考了个副榜贡生,到死也如同僧人所说的,仅是个贡生。
296.缢鬼
原文
范生者宿于旅,食后烛而假寐。忽一婢来,袱衣置椅上,又有镜奁揥箧,一一列案头,乃去。俄一少妇自房中出,发箧开奁,对镜栉掠;已而髻,已而簪,顾影徘徊甚久。前婢来,进匜沃盥。盥已捧帨,既,持沐汤去。妇解襆出裙帔,炫然新制,就着之。掩衿提领,结束周至。范不语,中心疑怪,谓必奔妇,将严装以就客也。妇装讫,出长带,垂诸梁而结焉。讶之。妇从容跂双弯,引颈受缢。方一着带,目即合,眉即竖,舌出吻二寸许,颜色惨变如鬼。大骇奔出,呼告主人,验之已渺。主人曰:“曩子妇经于是,毋乃此乎?”异哉!即死犹作其状,此何说也?
异史氏曰:“冤之极而至于自尽,苦矣!然前为人而不知,后为鬼而不觉,所最难堪者,束装结带时耳。故死后顿忘其他,而独于此际此境,犹历历一作,是其所极不忘者也。”
译文
有个姓范的读书人,住在一家旅店里。晚饭后,他点着蜡烛,没解衣服卧在床上,还没入睡。忽然有一个侍女走进来,将包着衣物的包袱放到椅子上;还有梳妆镜匣和梳妆盒子,一样一样摆放在案头上,便离去了。
不多时,一个少妇从房间里出来,打开梳妆盒子和镜匣,对着镜子梳妆;一会儿梳理发髻,一会儿插戴头簪,又对着镜子前后左右仔细打量自己的身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那个侍女又来了,端了水来让少妇净面。少妇洗完之后,侍女又捧上手巾,等少妇擦拭完了,又把洗脸水端走了。少妇解开包袱,取出裙子、披肩,光灿灿的全是新缝制的,便穿在身上。又掩掩衣衿,提提衣领,挽结束扎十分周到。
范生看到这一切,没说话,心里却有些儿疑惑、惊讶,心想这一定是个私奔的女人,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幽会。
少妇梳妆完了,取出一条长长的带子挂到粱上,并挽了个扣子。范生不禁一惊。只见她从容自若地抬起两只脚跟,伸长脖子要上吊;脖子才伸进扣子里,眼睛就闭上了,眉毛也直竖起来,舌头伸在嘴外面两寸多长,脸色变得悲惨像鬼似的。
范生吓得慌忙跑出门外,呼喊着告诉旅店的主人。店主人忙去察看,少妇已经无影无踪了。店主人说:“以前我的儿媳就是吊死在这里的,莫非就是她吗?”
咳,真希奇呵!人已经死了还重演她惨死的样子,这是什么道理呢?
297.杜翁
原文
杜翁,沂水人。偶自市中出,坐墙下,以候同游。觉少倦,忽若梦,见一人持牒摄去。至一府署,从来所未经。一人戴瓦壠冠,自内出,则青州张某,其故人也。见杜惊曰:“杜大哥何至此?”杜言:“不知何事,但有勾牒。”张疑其误,将为查验。乃嘱曰:“谨立此,勿他适。恐一迷失,将难救挽。”
遂去,久之不出。惟持牒人来,自认其误,释今归。杜别而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悦而尾之。下道,趋小径,行十数步。闻张在后大呼曰:“杜大哥,汝将何往?”杜迷恋不已。俄见诸女入一圭窦,心识为王氏卖酒者之家。不觉探身门内,略一窥瞻;即见身在苙中,与诸小豭同伏。豁然自悟,已化豕矣。而耳中犹闻张呼。大惧,急以首触壁。闻人言曰:“小豕颠痫矣。”还顾,已复为人。速出门,则张候于途。责曰:“固嘱勿他往,何不听言?几至坏事!”遂把手送至市门,乃去。杜忽醒,则身犹倚壁间。诣王氏问之,果有一豕自触死云。
译文
杜翁,是沂水县人。一天他偶然从街市上出来,坐在墙下,等候一起来逛市的伙伴。他觉得有些困倦了,忽然像是进入梦中。见一个人拿着公文把他抓去,到了一处官府衙门里,这地方他从来没有到过。有个戴瓦垄帽的人,从官署里出来,细看原来是青州的张某,是过去的熟人。张某见到杜翁很惊讶地问:“杜大哥,你怎么来到这里?”杜翁说:“不知怎么回事,不过有拘捕人的文书。”张某怀疑有差错,要去为他查验一下,叮嘱他说:“要小心谨慎地站在这里,不要到其它地方去,怕万一迷失了路,就很难挽救你了。”张某说完就走了,很长时间不见出来。只有那个拿着公文的人来了,自己承认是抓错了人,当即释放杜翁回家。
杜翁告别了那人往回走,路上遇见六七个女郎,容貌长得很美好,心中喜欢她们,就跟在她们后面走。下了大道,走上小路,刚走了十几步,听见张某在后面大声呼唤:“杜大哥,你要到哪里去?”杜翁迷恋女郎们,情不自主地跟着走。眨眼间,见众女郎进入一个小门中,认得这是卖酒的王某家。他不觉探身门内,刚往里瞧了一眼。就见自己已在猪圈里,和许多小猪卧在一起。这才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已经变成猪了。不过耳内还听到张某呼喊。他非常害怕,急忙用头碰撞猪圈的墙壁。听到有人说:“小猪得了羊痫风了。”他上下打量自己,已经又变成了人。急忙走出门来,就见张某已经等候在路上。张某责备他道:“本来叮嘱你不要到别处去,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呢?几乎坏了大事!”于是握着杜翁的手把他送到街市口,才告别去了。
杜翁忽然从梦中醒来,自己的身子还倚在墙根。他到姓王的家里去询问,王家说果真有一头猪自己触墙而死。
298.秦生
原文
莱州秦生制药酒,误投毒味,未忍倾弃,封而置之。积年余,夜适思饮,而无所得酒。忽忆所藏,启封嗅之,芳烈喷溢,肠痒涎流,不可制止。取盏将尝,妻苦劝谏。生笑曰:“快饮而死,胜于馋渴而死多矣。”一盏既尽,倒瓶再斟。妻覆其瓶,满屋流溢,生伏地而牛饮之。少时,腹痛口噤,中夜而卒。妻号,为备棺木,行入殓。次夜,忽有美人入,身不满三尺,径就灵寝,以瓯水灌之,豁然顿苏。叩而诘之,曰:“我狐仙也。适丈夫入陈家,窃酒醉死,往救而归,偶过君家,彼怜君子与己同病,故使妾以余药活之也。”言讫不见。余友人邱行素贡士,嗜饮。一夜思酒,而无可行沽,辗转不可复忍,因思代以醋。谋诸妇,妇嗤之。邱固强之,乃煨醯以进。壶既尽,始解衣甘寝。次曰,竭壶酒之资,遣仆代沽。道遇伯弟襄宸,诘知其故,因疑嫂不肯为兄谋酒。仆言:“夫人云:‘家中蓄醋无多,昨夜已尽其半;恐再一壶,则醋根断矣。’”闻者皆笑之。不知酒兴初浓,即毒药甘之,况醋乎?此亦可以传矣。
译文
山东莱州的秦生,自制药酒时,错放了有毒的药物,舍不得倒掉,把它封存了起来。过了一年多,有一天夜里恰好想喝酒,又没处去弄。忽然想起封存的药酒,启封一闻,浓烈的芳香气味喷溢而出,馋得他肠子发痒口水直流,没法制止。拿过酒杯想尝尝,妻子苦苦地劝说他。秦生笑着说:“痛痛快快地喝了酒死,倒比被酒馋死强得多。”一杯入肚,倒瓶再斟。妻子把酒瓶打翻,酒淌了一地。秦生趴下像牛饮水那样去喝淌了的酒。不一会儿,他肚子疼痛紧闭着嘴说不出话,半夜里就死了。妻子嚎啕大哭,为他准备好棺材,将要入硷。第二天夜里,忽然有个美一女 进来,身高不满三尺,径直走到灵床 旁边,用手中杯子里的水灌他。秦生豁然苏醒过来,叩头追问她是谁。美一女 说:“我是狐仙。刚才丈夫到陈家窃酒醉死了,我去救活他回来,偶然路过您的家门;丈夫可怜您与他同病,因此让我用剩余的药水把您救活了。”说完,就不见了。
我的朋友丘行素贡士,爱饮酒。有一天夜里想喝酒,无处去买,翻来复去的无法忍耐,于是想用醋来代酒。和妻子商量,妻子嗤笑他。丘贡士再三强求,妻子就煨好醋端过来。一壶醋喝光了,这才解衣安睡。第二天,丘夫人拿出足够买一壶酒的钱,派仆人代她买酒。丘贡士的伯弟襄宸在路上遇见仆人,问知缘故,怀疑嫂子不肯为兄买酒。仆人到:“夫人说:‘家里存的醋不多,昨夜已经喝尽了一半;恐怕再喝一壶,就断了醋根了。’”听到的人都笑他。不知道酒瘾上来了,就是毒一药尚且觉着甜美,更何况是醋呢?此事也可以流传。
299.元少先生
原文
韩元少先生为诸生时,有吏突至,白主人欲延作师,而殊无名刺。问其家阀,含糊对之。束帛缄贽,仪礼优渥,先生许之,约期而去。至日果以舆来。迤而往,道路皆所未经。忽睹殿阁,下车入,气象类藩邸。既就馆,酒炙纷罗,劝客自进,并无主人。筵既撤,则公子出拜;年十五六,姿表秀异。展礼罢,趋就他舍,请业始至师所。公子甚慧,闻义辄通。
先生以不知家世,颇怀疑闷。馆有二僮给役,私诘之,皆不对。问:“主人何在?”答以事忙。先生求导窥之,僮不可。屡求之,乃导至一处,闻拷楚声。自门隙目注之,见一王者坐殿上,阶下剑树刀山皆冥中事。大骇。方将却步,内已知之,因罢政,叱退诸鬼,疾呼僮。僮变色曰:“我为先生,祸及身矣!”战惕奔入。王者怒曰:“何敢引人私窥!”即以巨鞭重笞讫。乃召先生入,曰:“所以不见者,以幽明异路。今已知之,势难再聚。”因赠束金使行,曰:“君天下第一人,但坎壈未尽耳。”使青衣捉骑送之。先生疑身已死,青衣曰:“何得便尔!先生食御一切置自俗间,非冥中物也。”既归,坎坷数年,中会、状,其言皆验。
译文
韩元少先生还是生员时,一天在家,突然来了个官差,禀报说主人想延请他作塾师,但竟没主人的名帖;问他主人家的家族门第,回答也是含含糊糊。先生见官差带来的聘礼十分优厚,便答应下,约定了来接的日子,官差才走了。
到了那天,果然有车子来接先生。出门后,一路曲折绵延前行,走的路都是以前从没走过的。忽见前面有楼台殿阁,先生下了车进去,见像是藩王的官邸。到了学馆,有仆人纷纷摆上了丰盛的酒菜,劝客人自饮,却没主人陪同,先生十分不解。撤宴后,过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公子拜见先生,生得秀雅不俗,施完礼,又去了别的屋子,请教学业时才来到老师的住所。公子绝顶聪明,上课只要先生讲讲大意,便自己明白了。先生因不知公子的家世,心中十分疑惑。学馆里有两个童仆供先生使唤,先生私下问他们,都不回答。问主人在哪里,回答说主人太忙。先生又要求他们领着偷偷去见见主人,二人都不愿去。恳求了好几次,才勉强同意,领着先生来到一座大殿,听见里面传出审讯拷打声。先生忙从门缝里往里一瞅,见一个大王高坐在殿上,两阶下剑树刀山,都是传说中阎王殿的景象。先生惊骇万分,转身要走开,里面已经知道外头有人。阎王停下公事,将众鬼喝退,厉声呼叫小童。童仆脸上一下子变了色,恐惧地说:“我为了先生,惹祸上身了。”战战兢兢地急忙跑了进去,阎王发怒说:“你怎敢领人到这里来偷看?”用巨鞭重打小童。打完,叫先生进去,说:“我所以不见你,是因为阴阳两世路途隔绝。现在你既然已经知道了,不好再在这里。”便赠给酬金。让先生回家,说:“你将来能中状元,只是还有些磨难没受完罢了。”命一个青衣仆人牵着驴送先生回去。先生怀疑自己已经死了,仆人说;“怎么可能呢!先生吃的用的都来自人世,不是阴间的东西。”
回来后,先生又坎坷数年,后来连中会元、状元,阎王的活都应验了。
300.山市
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仅仅如星星一般大小;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