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龙吐珠
作者:王友莲
主播:红叶
我养了许多花,一天清晨醒来,照例先奔我的“小花园”,“哇!龙吐珠吐珠了!”我高兴地喊了起来。第一次见龙吐珠吐珠,顾不上洗漱,细细的地观赏它:莹白的花瓣,薄薄的,两片,有通透感,如似黄菇娘的皮,两片相对的花瓣像微微张开的上下唇,含着一粒红艳艳的圆圆的小珠。漂亮!龙吐珠洁白如玉,红似朝霞,我不由想到母亲,因为她纯朴,热情,有一颗火热的心。

于是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又涌上心头:我读师范时,奶奶瘫痪卧床,时而明白,时而糊涂。母亲伺候奶奶劳累一天,晚上刚刚躺下:“媳妇!媳妇!尿尿!”母亲翻身下床拿来便桶,奶奶看一眼便桶,“没有尿。”母亲返身上床刚刚闭上眼睛,“媳妇!媳妇,大便!”母亲拿来便桶,“没有,没有。”如此折腾,一夜好几次,母亲怎么能睡上安稳觉?有时奶奶没告诉母亲接大便,却全便在身下,母亲发现了,去搬动她,擦大便,可是奶奶身材高大,而母亲身材矮小,搬动奶奶很吃力,奶奶又不配合。有时奶奶抓了满手的大便,抹得墙上,被褥上,床边到处都是。妈妈只好撤掉所有的脏东西,一顿大洗。来不及烧水,也是为了省煤,妈妈常用冷水洗,两只手经常红肿着,她从不示人。一室住屋,半室合厨,室内从无异味,奶奶卧床一年不生褥疮。
看着母亲眼窝深陷,憔悴不堪的样子,真担心母亲被拖垮。

母亲如此尽心地伺候奶奶,是婆媳感情很好吗?非也。尽管母亲勤劳能干,但奶奶从不正视母亲一眼。母亲从奶奶眼前走过,奶奶正吸着长烟管的烟,吧嗒着嘴,对着母亲:“呸!小个子!”翻翻白眼。母亲不声不响,低头走过。奶奶封建思想严重,婆婆高高在上。
母亲生了八个子女(五死),不坐月子,奶奶从不照顾生孩子的儿媳,即使母亲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奶奶也从不带孙子,她不喜欢孙子孙女,古怪,冷漠,自私。

奶奶生病妈妈如此劳累,一次我问母亲:“从前奶奶一向对你刻薄,‘小个子,小个子’不离嘴,现在需要你,讨好你,‘媳妇,媳妇’叫个不停,这么累你,你却尽心尽力照顾她,你不记仇吗?”“记什么仇?她是婆婆呀,又是病人,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可以待我不好,我可不能亏待她。”内心有爱的人才能如此包容,大度。
母亲的爱不仅惠及家人。六三年夏天,我在母亲家坐月子,满月那天我要抱儿子去乡下婆婆家。临行前,母亲拿出来一个包递给我。“什么呀?”我问。“这是我攒了几个月的大米、白面,还有几件小孩的衣服,大丫(我大小姑子的乳名)不是也快生孩子了吗?她家穷,平时吃饭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这些给她吧!”我心中一热,多好的妈妈呀!哈市细粮也限制,这是从我家人嘴中省下来的,更何况这一个月,婆家十几口人穿梭般的来我家,母亲给我做三餐饭,还得招待婆家人,辛苦忙碌中还不忘我的聋哑小姑。妈妈又嘱咐我:“大丫的助产费你出吧,她哪有钱呀?”可是我也手头拮据:丈夫和我的工资加起来不到100元,每月给公婆生活费,供二小姑住校读书,还得给父母,月月向工会借钱,现在又多了给儿子买奶粉的费用。不容分说,母亲说:“你再难也比大丫强,帮帮她吧!”其实婆婆也并不善待我,可是妈妈不计较这些,心中还惦记婆婆的女儿。母亲善良,常怀恻隐之心。

母亲不只对亲属、朋友,对陌生人也乐善好施。
七九年暑假前的一个星期天,丈夫的侄子结婚,哈站、呼兰、西沈约有三十人左右同赴康金镇参加婚礼。在西沈站,火车正要启动,后面一列车追尾,当场死亡三人,受伤近三十人,我们一家三口安然无恙。而小叔家亲属,乡邻有十几人受伤,全被送到哈铁路医院(今医大四院)。
第二天午休,我回家吃饭,看见厨房摆了一屉又一屉的大包子。我奇怪的问“妈,怎么蒸这么多包子?”母亲面露忧伤地说“周家那么多亲属受伤住院,咱们得帮帮他们呀!咱家离铁路医院近,包点包子送给他们吃,多少对他们也是些安慰呀!”我很诧异,甚至不解。我说:“妈,周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七大姑八大姨,连我,连周英华(我丈夫)都不认识呀!”母亲却说:“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遭遇不幸就该帮助。”所以她天天买菜,蒸包子、馒头、花卷,炒咸菜。正值炎炎夏日,我家没有燃气灶,用煤火做饭,母亲还得一次次拎煤,怕影响我们上班,不用我们帮忙。天天忙得大汗淋漓,却甘心情愿,乐此不疲。直到七八天后,受伤者陆续出院才罢休。那时我家也不宽裕,供那么多人吃饭,也觉得经济有些紧张,更何况细粮受限,妈妈把我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全奉献出去了。妈妈安慰我:“钱是人挣的,不帮他们也不忍心啊!”母亲雪中送炭,慈悲为怀。

母亲没有文化,她很平凡但不平庸,她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灵魂。她不信佛,不信主,她信爱。她对人的爱不求回报,超越功利,不染杂尘,简单而纯洁,她的心是红的,热烈而赤诚,多像美丽的龙吐珠!


【作者简介】王友莲,笔名,网名斯潜。女。1937年生,汉族,哈尔滨市人。高级教师。哈尔滨市作协会员。萧乡文学社会员。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社员。1958年于黑龙江省师专中文系毕业。1967哈尔滨师大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先后在呼兰,哈市铁一中(黑龙江实验中学)任语文教师。教研组长。自1989年始,在《黑龙江日报》,《新晚报》,《生活报》,《老年日报》,《铁道报》,《老年学习生活》《退休生活》等十余种报纸,杂志上发表40余篇散文。在《名汇》,《散文百家》发表诗歌。曾获哈铁分局国庆五十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获第二届萧红杯优秀散文奖。多首诗歌被《老年日报》在晨读节目中配音朗诵。2012年加入哈尔滨市作协。

【朗诵者简介】 红叶,长春市人,与共和国同龄。吉林朗诵艺术学会会员。喜欢唱歌和朗读。喜马拉雅认证主播,昵名雪婆婆的问候,播有长篇纪实文学大道通天,古文美文专辑儿童故事专辑,诗歌散文专辑等。天下文学传媒副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