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国》开始征稿。希望朋友们踊跃投稿,一如既往的支持思归客。


追忆母亲
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

01
初夏交替,我因为过早减衣,风寒侵袭胃部有了积食,故而食不甘味。
躺在床上,饿的是饥肠辘辘,前心贴了后背,病中的我情不自禁想到了母亲。热切盼望能够喝一碗母亲做的酸汤面,或者一碗慢火熬制的米汤。
重温母亲做饭的味道,然而这么一点要求都是奢侈……
想起小时候母亲做的五颜六色的炒面,蓬松发软的千层饼,香气四溢的春卷以及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至今历历如在目前。
多么想此时此刻,母亲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坐在我的床边,拉着我的手,对我问寒嘘暖,想到这一情景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02
记忆中的母亲,从来不知道疲倦。那时候穿的衣服和鞋都是母亲亲手做,吃的还要去那种石磨亲自去推,有时候排队等候到半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一个人去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母亲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那时候没有包产到户,属于生产责任制,母亲瘦弱单薄的身子,依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父亲在上班,从这个山头伐木到另一个山头,也是非常的劳累。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满天飘着雪花异常寒冷,山风呼啸,外面的电线杆子哗啦啦直响。
家人都已经躺床上休息了,煤油灯还亮着(那时候家人喜欢晚上躺床上聊天,不像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我突然想吃油炸的馍,母亲二话不说就穿衣坐起,去了厨房。
一会儿功夫,香喷喷的油炸馍就端到我的床边,我姊妹四个就在被窝里,顾不上拿母亲递来的筷子,直接用手抓了起来,但没有一个人感觉母亲劳累了一天的辛苦。
母亲用围裙擦一擦手,眼睛里满含慈爱,一切尽在不言中。
现在人到中年的我,完全理解母亲对子女的那份深沉的爱,那种对子女无私的痛惜。
天下之大,唯有母爱无边!
母亲给了我二十多年的爱,那些点点滴滴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的脑海。岁月的风霜带走了我的容颜,但永远带不走我对母亲的思念!
而今树欲静而风不止,女欲养而亲不待!

03
母亲去世这么多年,对母亲的哀思最隆重的,是清明节这个特别有仪式感的日子。
每年的清明节,本家表哥,表嫂,弟弟,妹妹都会提前相约,回老家乡下给母亲扫墓。
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有一年清明节,记得还下起了绵绵细雨,早春二月,气候也不正常。同行的表哥表嫂提前早准备了塑料袋,套在了脚上。
距离坟茔几十米的时候,我们都下车,踏过泥泞的羊肠小道,看望长眠于地下的亲人,我的母亲!
距离越近我喉咙发紧,中年的我们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大声哭喊,生活的艰难和酸楚涌上了心头,雨水混和泪水止不住往下流……
身旁都是亲戚,我们跪在母亲坟茔前,千言万语,都在这无声的哭泣之中。
如果母亲地下有知,就让这珍贵的春雨化作一缕心香,感恩上苍给了我们母女这一世的情长。
04
这些年命运的站台,起起落落,就在一瞬间。家庭生活,职场人际关系中无论遇到多少心酸,误解只有默默去承担。
每当此时,都会想到母亲那个瘦小的背影,母亲不但给了我生命,更是给了我力量与坚强!
在失去母亲的时光里,平凡的我为了一双儿女,也要撑起屋檐之下这一方烟火……
身躯相依血脉相连,忘不了的永远是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遥远的家乡是我的眷恋,还有那连绵青黛的山脚下——母亲长眠的地方。
那里树荫初成,草木旺盛,四周长满了青青的蒿草,春风吹过仿佛是母亲对我轻轻的诉说,诉说……
值此母亲节之际,以此短文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安息吧!我最亲爱的母亲!
女儿敬上!
二零二二年五月七日


侯青梅,微信名字:梅姐。山西临汾人,一位游走在字里行间的女子,喜欢坐在清浅的时光里,品吟流年,品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