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女儿
作者:汤淑莲
母亲的称谓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如水,源远流长!

母亲生养六姐妹。汤氏六姐妹,小妹独占鳌。小妹汤淑兰是家中“老六”,因她勤奋好学,在医学上有很高造诣,如今是一位名中医。
外婆的善良、母亲的质朴、父亲的大度,皆在小妹身上发挥淋漓尽致!
勤劳好学:
小时候家中养兔子,她每天放学回家便去割草,手脚麻利,一会儿便割一篮子青草,吃完晚饭就认真做作业,总要外婆催促几次方去睡觉。
善良大度:
淑兰13岁时,母亲病故,母亲衣服袋里留下了10圆钱,外婆就将其都给了她。后来她说:外婆将妈妈的钱都给我了!这是“发头钱”。她不说,我们还不知道。
淑兰在北京读研时,寒假后返校回京,乘66次列车。买的是下一班次座票,可她看到有车进站就提前上车,无座,只好站着,行李包就放在脚下,然后呢,包就被人顺走了!
九十年代初,朋友带她去南京鸡鸣寺,她见到乞者就给钱。朋友看她刚从英国回来,想劝阻她,谁知越来越多人围着她,朋友就将她的包悄悄藏起了。后来她说:你们以为将我的包拿走就好啦?我身上还装有呢!
我在英国时,看到有患者将配好的中草药退了回来,说到:这在国内是不退的。她说:二姐,您就挑拣一下吧,有几味药我们自己吃了可以美颜的啦!她有时会不收穷人的诊费药费。
如今,全球疫情期间更是忙碌,常为大家免费讲座,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新冠”,特意做好香囊袋,赠送大使馆人员和学生们。家乡有好多学生在英国留学,她配好可以预防的中药和香囊逐一邮寄,学生及家长们很是感激!
姐妹情:
以前没用微信时,她要给国内朋友打电话,就会先问我其电话号码,然后再打给朋友。后来有了微信,有事就微我:二姐,请您帮我办如下……于是我便乐乐呵呵去采办、包装、空海运,几十年来我已习惯了,当作一项工作乐此不疲。她对我亦有很多关照。
孜孜不倦:
淑兰从小喜欢看书、学习。在南京中医学院读书时,公交车上,一手抓着车厢扶手,一边在看书。如今,每次回国总要购买好多书籍带上。
最近,正编撰2022年度《中医汇韵诗歌散文集》。本书旨在以中华文化为底蕴,以诗歌散文形式表达演译中医文化,于欣赏诗词歌赋时,将芳香的中医韵味沁人心脾,福泽人类健康!
现征稿弘扬中医的诗歌散文,已有多位老师赐墨助力!有意向的老师可继续接力,在此感谢。

时光雕琢着流年,岁月留下痕迹,一切往事皆值得回忆,为永远的今日添一分情趣。

在这里,遥祝小妹淑兰:
用希望迎接朝霞,愿你想要的明天都如约而至。愿你心依阳光,健康平安;愿你岁月静好,幽兰飘香;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都是母亲的女儿,怀念母亲!
感谢母亲将我们带来这世界,感谢岁月让我们以各种方式成长。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敬爱的母亲!我们爱您!永远怀念您!
祝全天下的母亲幸福、健康、快乐!
2022年5月8日
文中人物简介:汤淑兰,女,1963 年生,江苏省常州溧阳人。1984 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1987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1991 年至英国,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三十余年,现为英国兰维多利亚学院院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中医药专业主任医师,中国—英国中医中心英方主席。
2018 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曼城领区服务侨胞贡献奖”。
作者简介:汤淑莲,女,1947年出生,江苏省常州溧阳人,退休职工。平日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热心公益。
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分别印发个人作品集《阳光普照的莲花》第一集、第二集。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