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来临,微信朋友圈以及一个个群里满是祝福母亲节的吉祥话语,刷屏到爆。每个人都分享转发几条,每个人都收到几百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短信、散章、诗词、歌曲、散文、小说、绘画、视频,有的献花,有的以美丽风景配优美乐曲,歌颂母亲的伟大,歌唱母爱的深情,吟诵母亲抚育子女的不易,倡导孝道,等等。多少人捧着手机,一吟泪双流。这个深情的节日感动千千万万人,鲜花天地间,五洲热泪涌。
5月里节日多。有的国际性节日从西方舶来,发源地那里的人们都不怎么过了,我们在过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作假日,游玩或者休息几天。母亲节是从欧美舶来的节日,人们对其热情程度超过其他舶来的节日,微信即可见证。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最值得每个人记取,令人深深感怀。母亲对子女百般呵护,每天24小时值班加班坚守,全身心投入,不计回报。自从有了孩子,当母亲的就再没吃一顿完整的饭,再没睡一个囫囵觉。一夜换几次尿布,孩子一有动静就醒来。睡梦中搂着孩子,醒来第一时间是伸手摸孩子。
在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上忽视人之常情,违背人最基本的特性和感情,将人性斥责为资产阶级的,批判人性,过分强调阶级之爱,鼓吹个人崇拜,煽动阶级仇恨。如果政治观点不同,阶级不同,就是母子间也得划清界线。那一首歌天天唱,高音喇叭震天唱诵,融化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
谁都知道最基本的常识,你在这世上最亲的人就是:生你的,你生的。你是你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娘给你喂奶,你爹给你买衣服,谁教你学走路?谁教会你拿筷子?你受伤了谁抚慰你?你发烧了谁送你上医院?人们常说,打虎亲兄弟,上山父子兵。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兄弟手足之情,什么感情比得了?怎么连这些最基本的常理都违背了,都予以斥责呢?
至于我们亲身经历的社会主义,给人的印象就是:合作化,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公共食堂,反右倾,大饥荒,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比三年大饥荒更严重的饥荒,没有苗,缺吃少穿,没有粮食吃,只有吃草。
回归人之常情,讲究起码的常识。祝福母亲节,热烈异常。让人们深思母亲的不易,回顾父母养育之恩,提倡孝道,热爱母亲,崇尚母爱,孝敬老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二十四孝”,其中有埋儿奉母之类的过分强调,在某种程度上将孝道置于不恰当的位置,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崇尚母亲歌颂父亲的节日。舶来母亲节、父亲节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喜爱,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为伟大母亲敬献一支歌,奉送一束花,歌唱妈妈,热爱妈妈,孝敬妈妈。
作者简介:杨盛龙,湘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在文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散文》《中华散文》《美文》《中国散文家》等发表作品约两千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1949~1999》《中国散文大系》《读者》等选载,出版散文集《西湘记忆》《二酉散简》《杨柳依依》《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等二十余种,《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十多种文学史著专节专题评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