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文/兰玲

旅英作家张璐诗在“来巴登—登巴的赌徒爱洗澡”一文中介绍:将蘑菇放进了炖好的野鹿肉里,加上酸奶油和整瓶巴登红酒,配上栗子和从树上“偷”来的苹果,与德国野莓一起炒着吃。
19世纪时的政客如俄国沙皇亚历山大和德国的“铁血宰相”卑斯麦,文人巴尔扎克、果戈里选择来巴登度假,都是因为温泉、美食、红酒。当年屠格涅夫在给福楼拜写的一封信中激动的说:巴登—巴登的空气沁人心脾。其实,屠格涅夫更爱巴登的烤肉与红酒。
说起北宋诗人苏东坡与美食,最有名的当然是家喻户晓的东坡肉。东坡谪居黄州时啫食猪肉,摸索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用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慢火细焖,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笔者无数次照着东坡的方法烹饪红烧肉,配上茅台酒,可谓珠联璧合。苏东坡在惠州发明了一道美食——羊蝎子。就是沾着一星半点肉星子的羊脊骨,煮熟后再以烈酒浇淋,配上盐来调味,等半焦后再吃。现如今半个中国的夜市美食街,都会做这道美食。
暮春,苏东坡非常爱吃春季里的野菜芦蒿(又名蒌蒿、黎蒿),他对这种香嫩鲜脆,具有清火化瘀功效的野菜极为赞赏。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至今还是美味佳肴。
这几天,正是青梅大量上市的日子。在川菜,粤菜中依然有许多以梅子蒸鱼,煮肉的菜式,与虾蟹点醋,炸鱼裹香茄酱,酸菜炖猪骨,煎排骨及柠檬等“酸”的做法。都是有着迥异的风味。
公元五世纪,中国诗人鲍照已经写出了“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的句子。青梅、新茶相得益彰的配色,绝美的滋味背后,是慢生活的美好“核心”。
苏东坡有言:“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可见青梅在美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 重来一梦,手搓梅子,煮酒初尝。寂寞经春,小桥依旧燕飞忙。玉钩栏,凭多渐暖,金缕枕,别久犹香。最难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厢”。这是北宋诗人晁冲之的句子。对青梅配酒的吃法相当熟练。小小一樽梅酒,浓缩了中国人的优雅浪漫,从唐宋文化诗、酒、梅,穿越千年,当年夜宴上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弄竹弹丝中,贵族生活方式到触达普通百姓的千年历史潮流中,看到传统的物质与精神结合。
青梅煮酒,一盏千秋。

【作家简介】刘兰玲简介: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光阴怎能老去》入选南方优秀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