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艾蒿
林书宝
农历五月端午节又到了,北大荒人习惯叫五月节。这个中国人传统节日,经过多少年一直流传了下来。说的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因为有别的奸臣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公元前229年,秦国派使臣请楚怀王前去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进宫叫楚怀王别去,楚怀王不听,还把屈原赶了出去。楚怀王一进秦国就被关起来,楚怀王十分后悔。随后秦王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在五月初五这天,投入汩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天称做端午节。这是传为最为普遍的说法,北方的人们要在这一天吃粽籽煮鸡蛋。后来才知道南方对端午节比较看重,要举办赛龙舟等活动。
我们小时候虽然生活条很是艰苦,每到五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去採艾蒿,回来插到房檐周围,现在知道有驱邪辟祸的意思。记得我们小时候是没有粽籽可吃的,家家都会在五月节这一天煮鸡蛋吃面条,煮的蛋不光是鸡蛋还有鸭蛋鹅蛋,还有腌好的咸鸭蛋咸鹅蛋。我家煮的鸡鸭鹅蛋还有记号,每人能分到一个五月初一下的鸡蛋。记得腌咸蛋时候四月初一下的,鸭蛋鹅蛋在腌的时候,用手沾上油在锅底下取黑灰抹在要腌的蛋上,等干了才能放进坛子里腌上,抹了油黑记号的蛋上是不会被盐水浸掉的。到了五月节这天,每个孩子都能分到一个是四月初一四月初五腌好的鸭蛋或鹅蛋。家家孩子多,父母怕孩子为了这些蛋打起来,就会为每个孩子分到等数的鸡鸭鹅蛋。全家也会做一大盆鸡蛋羹或卧一盆荷包蛋大家一起吃。
五月节这天,大人们就会早早的把孩子叫起来去採艾蒿,一大早大人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地到地垄头,壕楞子边树趟子里去採艾蒿。艾蒿大多和杂草类植物一起生长,它叶子有点圆型颜色发白,其它蒿子大多尖叶葱绿色,比较好识别。但是五月那天去採艾蒿的人多,也都赶早去採艾蒿。我们在去的路上有麦地,麦子长的快没膝盖了,大人们就让我们小孩子用麦子苗上的露水洗脸。说用麦苗露水洗脸一年精神还不得病,我们就都跑进麦地里洗脸。大人们都採一捆艾蒿抱着,我们也随便採点艾蒿拿着和大人们回家。到家后先把艾蒿插到房檐上,有仓房的也把艾蒿插到仓房檐上,也有把艾蒿挂在门把手上的。每家都是这样做,这一天只要出来都看到这独特的风景。做完这些大人会把艾蒿叶拽下来放到热水盆里让一家人用艾蒿水洗脸,说是用艾蒿水洗脸不得病。艾蒿是一种药材,只有在五月节这几天才有药效,过了这个时节就长成蒿子了,和其它蒿草没有什么区别。大人们还会把剩下的艾蒿辫成辫子,挂在阴凉处让它阴干。等到以后谁家有人受风,身上起个什么疙瘩节子就用艾蒿来熬水熏蒸一下就会好的。到夏天蚊子多就把艾蒿辫子点着,艾蒿冒起烟来蚊子就不敢飞过来。点着的艾蒿辫子和香烟一样烧的很慢,点着一会想不让它继续烧直接剪断就行。做完这些一家人围坐一起高兴的吃面条荷包蛋。小孩子们吃完都把自分到的鸡鸭鹅蛋拿出来一遍一遍的数着,再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找地方收起来。大人们上班的上班,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
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端午节成了国家规定的休息日,家家吃的全是节日盛宴。也有五月节去採艾蒿的,只是拿回一点点,都住在楼房里也没地方插艾蒿,就是象征性的把艾蒿挂在车库门前,别在进屋的单元门上,再也找不到过去那道风景线了。很是怀念!

授权作者简介:林书宝,1976年11月参加工作,农行红兴隆退休。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双鸭山日报》《中国民生报》《北方法制》《新时代党建报》《浓情黑土地》《黑土名家》《况味如歌》《今日头条》等报刊杂志发表过诗文,1995年出版诗集《难忘今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