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兴
算起来,与杂文结缘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我还在上大学。一个偶然的机缘,结识了《杂文报》。那时的杂文报,很有特色。报头、版式的设计,字体、字号的运用,与大多数报纸迥然不同。报纸上的文章,短小深刻,文笔犀利,读之让人痛快淋漓。从那时起,我与杂文以及《杂文报》托付终身,再难割舍。
自从订阅了《杂文报》,我便学而时习之。读得多了,手便发痒。于是模仿涂鸦,并给《杂文报》投稿。当然,初期的投稿全都泥牛入海,信心渐趋于无。忽一天,收到了编辑李恩柱老师的几句点评,使我重拾信心。于是继续投稿,终于,一篇稿子《生命的乐章》赫然见报。后来,这篇稿子还在首届“学生征文”中获奖,这使我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更加坚信。现在看来,这篇稿子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杂文。
为了写好杂文,我开始发奋读书。坐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把《鲁迅全集》(二十卷本)通读了一遍。这也是我迄今为止读的部头最大的一部著作。阅读的过程中,时时为鲁迅先生深邃厚重的思想、博古通今的学识所震撼、所折服,也进一步感受了杂文独特的魅力和魔力,并受到了心灵的涤荡和思想的提升。随后我试着向当地几家报纸投稿,有几篇竟被采用。同时,我的杂文《泰国人不敢买》在《杂文报》第二届“学生征文”中获奖。虽然先后两次获奖得到的都只是末等奖,但却使我初步摸到了杂文的门径。
学写杂文,对我的职业选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年,单位正是看到我发表在《杂文报》等报纸上的文章,才选拔我从事宣传文字工作,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工作中,我试着将杂文语言引入公文和讲话稿的写作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写的东西总是很受欢迎。
上班后,一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二是因为先天不足、水平有限,写的杂文并不多。但是对于杂文的关注,却是以一贯之。我阅读杂文不限于《杂文报》,各种报刊上但凡有杂文,都要拿来仔细读一读。对于杂文界、杂文家、杂文创作理论等,也比较关注。2003年,我还在《三秦都市报》开设了杂文专栏“我思我说”。
可以说,杂文伴我度过了人生的黄金期。如今,我已人到中年,但对杂文的痴心依旧不改。我为什么会爱上杂文?是因为杂文鞭挞的是假恶丑,弘扬的是真善美。我为什么会爱上杂文?是因为杂文说的是真话,追求的是真理,抒发的是真性情。我为什么会爱上杂文?是因为杂文能使我在这个甚嚣尘上、人欲横流的社会里,明辨一些是非,看到一点亮色。
我究竟为什么会爱上杂文?是因为杂文通向我的内心世界,她是我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