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当司仪
作者 老料姜
过去咱这地方 ,主持婚礼的人 ,不叫司仪 ,叫喝礼人。 一直到现在还有人这样叫!
当时洛阳也还没有婚庆公司, 农村会喝礼人也很少 。
我在学校教书 ,就有人找我代办 。
记得那是1971年 ,街上比我大-岁的人结婚 ,找不来喝礼的 ,就让我去了。 那时候 ,不兴拜天地 ,要拜毛主席 ,拜林副统帅。
先把毛主席像,林彪像 ,放在院子的天地桌上 。
新郎新娘站好了, 喝礼人就喊 :第一项 ,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万寿无彊 ;第二项,祝林副统帅 身体健康 ,永远健康 ,永这健康 永远健康!第三项,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可能是毛主席逝世了,林彪摔死了,才开始又兴拜天地了。
那时婚礼很简单 ,每一项只有不几句 。
村里出现了三五个会喝礼的, 当然叫我的人也不少。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 ,人都富起来, 有家开始请洛阳婚庆公司的人来主持婚礼 ,并请来了乐队 彩门。
婚礼开始热闹起来 ,看婚礼的人也多起来 !
洛阳来的喝礼人挂上了“司仪"的牌子 ,有的胸前别着大红花 ,下面缀着一条红布条 ,上面印着金字 ‘司仪 "!不过,有钱人只是极少户人家 ,多数人还叫我 。
一到冬天 ,我就很忙。
不几天就有一场这事 !
头一天去写对子 ,第二天去喝礼, 经常和别老师调课, 领导也有些不愿意 !
记得还有一个领导在会上还掂过我 !
这些年,叫乐队带司仪的户多起来 ,几乎普遍起来。
只有极少数比较穷的人家或二婚的还叫本村人喝礼 。
今年秋天 还有人叫我 ,到明天,九月十八日 ,还有一家叫我去喝礼!
我不会普通话 ,也不想说半土半洋的假普通话 ,总是用土腔土调的老洛阳本地话。 有些话老土了,总有不少人发笑!
才开始,我喊的比较简单 。有人说太少了。 又见洛阳人说得比较多 ,我也多少学了两句 。
有人嫌洛阳人说的太长 ,有人嫌个别人不文明 。
比如,有一个司仪, 让新郎和亲娘当众亲嘴 。
新郎新娘嫌当众不好看 ,不亲嘴 。一司仪就喊了 ‘此地不亲别处亲 ,同到洞房去过瘾 !”
娘家人听了, 就小声骂起来 !
听说还有人喝礼时,一时慌张 ,把“送入洞房^喊成送‘入病房 ”。以前还有个人肯办丧事 ,竟把结婚“鞠躬 、喊成了“鸡冠儿、,
结果他自已也生气地中午没吃饭!
我不想干这事 ,谁跟我一说, 几天脑子不闲着 ,恐怕弄不好 !
声音小别人说听不见 ,声音大老费气 ,有音响还凑响合!
有家不会办事 ,喊过礼后没人招呼让坐, 捣住没有位子 。
有的不给烟 ,又没法儿要。 还有的安排桌太少 ,客人坐满了,没有位坐 。捣住吃不成饭 !
今年五一节 就发生一件这样的事 。
不过,这只是极个别情况!
以前 ,只是中午,吃一嘴 ,后来 ,日子好了 ,况且一个孩子的占多数, 不想办事老揪济 ,也有送烟送酒送糖送钱的。
我老了,话也土 ,穿也土, 跟不上形势了, 我不想再干这事了!

作者简介
老料姜,原名李顺堂,网名料姜石,料姜,老料姜。一九五O年三月出生于洛阳市洛龙区丰李镇尹屯村,中学退休教师,书法爱好者。并爱好文学,摄影等。近年经常有书法作品和短文发表在《灵秀师苑风》,《爱我宜阳》,《昌谷驿站》,《洛阳都市头条》,《京津冀头条》《书香文学传承社原创发表群》等各种网络平台上。
2012年10月31日于尹屯
20220501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