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纪实散文】母亲不爱吃油糕:文/高宗义(陕西白水)
【纪实散文】母亲不爱吃油糕:文/高宗义(陕西白水)
精华
热点
22-04-28 08:50
58180
阅读
关注
母亲不爱吃油糕
文/高宗义
青海一位军旅诗人说: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母亲忍饥挨饿,刻苦耐劳,负重前行,养儿育女,一直没有过上幸福生活,也没有等到幸福生活,却为幸福生活而艰苦生活,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了一辈子!
——引子
那年代在高东大队,我们北头队最早发荣、积成、宽祥当队长多年,到贵生、旺财、狗娃当队长,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让大家吃饱饭。在不违反公社、县上要求,保证夏粮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抓秋粮。那时的口号是:夏粮歉收秋粮补,谷子不收豌豆收。每年都要种植一定数量的荞麦、糜子、谷子、绿豆、黄豆和红薯、南瓜。播种期间,驻队干部检查时,只说是套种作物。“糜子不收荞麦收”,双向保险。尤其是油菜,我们队里牲口多,冬天磨豆腐,牲口吃豆腐渣,喝豆浆水,肥料多。所以油菜每年都是好收成。
每当油菜丰收,大家正忙着碾打小麦时,队里先磨一次面粉,分给社员,让大家吃饱碾打麦子。
将菜籽榨成菜油,分给大家。分配剩余的一部分菜油和面粉,请来普均村会炸油糕的高兆海师傅,在玉进家大房中厅,支起油锅,给社员包油糕,炸油糕。按人口每人五个,六七口人的家庭可分得30多个。
如果不是队上这样做,社员到集市上,可能几年也舍不得花钱买一个,所以大家都很支持队上这一做法。一般情况下,是趁下雨天,连炸三四个晚上,大家端着碟子碗,轮流领取。
1、那时我们家六七口人,每当油糕领回来,母亲就笑容满面很高兴地看着儿女们吃,她自己却不吃!
再后来,每年为社员这样调剂改善一次生活。每次油糕领回,母亲只吃一个,说她不爱吃油腻东西!
2、快过年时,母亲卖布卖鞋攒点钱,到腊月底,富人已把年货置办好以后的27日林皋集市,28日大杨集市和29尧禾、30高阳集市“穷人会”上,生意人卖不出去的劣质物资,白菜、萝卜、粉条、猪肉,降价卖给穷人。母亲趁此买些猪肉、白菜、粉条回来,过年给亲戚煎火锅——
两碗开水,半碗腥汤,几块豆腐,几丝粉条,上面漂着薄薄的肉片,底下多是萝卜块。亲戚年龄大的一般不好意思动筷子夹肉,只在主人盛情再三恳劝下才蜓蜻点水般夹一片。年轻亲戚出门前,父母有交待,发现火锅有肉只夹一片。
客人走后第二天,母亲看着儿女吃火锅,她自己不吃,说她不爱吃!
3、集市上有卖粽糕的,有钱人没钱人只要包里有两个钱,都买着尝一尝,解解馋。只有母亲从来不买,说她不爱吃!集会上亲戚送给一包,母亲也是带回家里。儿女真以为母亲不爱吃!
4、只有家里剩下的饭菜,有些酸菜、蔓菁、小蒜等野菜,煮熟加点盐,一顿舍不得吃完,第二天、第三天已经发酵变味,甚至发霉。母亲不忍心让儿女吃,又不舍得倒掉,就明里暗里把那霉味很重的剩菜吃完,总觉得倒掉太可惜!
5、那年月,粮食艰短。饿死人的日子实在把人饿得丢了魂丧了胆,饿得害怕。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户户都有一部饥饿史,天天都在饿肚子,年年都在遭饥荒,顿顿都在饿着肚子节省粮食。人们信奉:一顿省一口,一年省几斗。稠吃三年卖头牛,稀吃三年买头牛。大家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积谷防饥,蓄水防旱。晴天防雨天,丰年防荒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人们的家常便饭多是“稀汤面”。几页面片,一碗面汤,把肚子哄饱。过一会儿肚子又饿了,但坚信自己已经吃过饭了!
真正要吃饱,人们都知道,只有干捞面条最顶饱,锅盔馍最能抵饥抗饿。为了省粮,应肯饿一年,不叫断一天。谁家也不敢放开肚皮吃。中午稀汤面,母亲尽可能把面片舀到儿女碗里,自己喝稀汤。上午稀饭,尽量给孩子盛得稠一点,自己喝清汤。母亲只说,她爱吃稀的。
宗海小时候也跟着母亲说,他也爱吃稀的。一家人自己哄自己,用稀汤哄肚子,把一家人邻家人村里人哄了多少年!
现在人说营养过剩,不爱吃肉,不爱吃油腻,不爱吃糖是事实。而60年前的人,一年到头连一个糖豆都见不上,食糖量根本不够。甚至过年时,倘若年景不好,连一点肉都没有。人人面黄肌瘦,个个皮包骨头,一天到晚饿着肚子饥肠辘辘。一年到头缺衣少食不得温饱。老人缺钙乏困,儿童贫血多病,妇女羸弱无力,整个社会缺乏渡过饥荒苦海的船只。人们肚子里太缺太缺油水了。母亲却说她不爱吃油糕,不爱吃粽糕,不爱吃肉,不爱吃菜,只爱吃剩饭剩菜!
我们做儿女的,那时太傻太傻了,用韩城地方话说:夯实了!让母亲噙着泪水空着肚子强颜欢笑把我们哄了几十年,等我们灵醒过来了,母亲已经与我们阴阳两隔不在人世多少年了!
说到这里,上校军官颜宝祥政委十分感慨地吟诵一首——
凄风酷雨命运舛,
苦辣酸涩逆境寒。
岁月无常滴楚泪,
柔肩重负过难关。
呕心沥血儿男壮,
寸草春晖高风传。
每话国盛家富裕,
娘亲未享痛肠肝!
作者简介
高宗义,陕西白水人,鲁迅文学院学员,《人民文学》创作班学员,韩城市退休干部,客居杭州市萧山区。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57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