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铸就新洲楚剧的辉煌 作家/余文祥
新洲县楚剧团,是1953年在阳逻业余楚剧团的基础上成立的。提起阳逻,那可是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阳逻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戏码头,而且还是热闹非凡的戏窝子。阳逻曾是汉剧、楚剧生生相息、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平台。
在历史长河的穿越、碰撞中,激起了一朵朵澎湃的浪花,绽放了一束束耀眼的奇葩、涌现了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楚剧著名∵演员、楚剧早期剧作家王柏林是阳逻海棠湾人,楚剧著名改革家、楚剧史学家、以老生挂头牌的陶古鹏是阳逻陶家大湾人,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童金钟是阳逻毛集人,新洲县楚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陈金秀也是阳逻毛集人。楚剧音乐改革家、楚剧胡琴祖师爷严少臣是与阳逻北毗邻的仓埠人,楚剧奠基人、楚剧大师沈云陔是仓埠沈家大湾人,楚剧第一真女旦夏银秀是仓埠艺人的内眷,新洲区楚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童文春是仓埠周铺人。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陶德安是阳逻东毗邻的汪集陶皮匠湾人,被评为最具汉味特色30本好书之一的《楚剧进城一百年》作者余文祥是汪集余楼村人。
新洲县楚剧团,在1999年撤县建区时,正式命名为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新洲楚剧,前后两个阶段,新洲县楚剧团使新洲观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陈金秀脱颖而出,新洲区楚剧团使不断创造楚剧历史、刷新楚剧纪录的童文春应运而生。
一、陈金秀铸就新洲楚剧的辉煌陈金秀于1937年出生在被称为汉剧窝子的阳逻毛集,从小是个小汉剧迷。1953年,毛集乡业余汉剧团成立,16岁的陈金秀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毛集汉剧团,学唱三生。她聪颖好学、聪明伶俐,很快学会了汉剧三生的几出看家戏,如《过昭关》《逍遥津》《取成都》《辕门斩子》等。她登台演出时,唱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5年春,陈金秀以现代汉剧《李二嫂观灯》一戏,参加新洲县第一届业余剧团文艺会演,博得了新洲观众的满堂彩,并荣获表演一等奖。新洲县楚剧团求贤若渴,捷足先登,将她录取到楚剧团。这对她来说,在学艺的道路上是一个急转弯,由业余转到专业,由汉剧转到楚剧,由生角转到旦角。然而她并未因此胆怯,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了楚剧艺术的漫漫征途。当年她学会了《抢伞》《小姑贤》《赵小兰》等几出小戏后,还学会了大型传统楚剧《陈妙常》。年底,新洲县召开全县劳模大会,县楚剧团把陈金秀主演的《陈妙常》作汇报演出。18岁的陈金秀扮演的陈妙常婀娜多姿,光彩照人。她那明亮的眼眸、苗条的身段和甜润的嗓音,把陈妙常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表现得恰如其分。谢幕时,中共新洲县委书记、县长和有关领导走上舞台,接见了陈金秀,祝贺她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一年的时间,陈金秀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她的名字传遍了新洲大地,传遍了新洲的村村寨寨。
1958年,是陈金秀艺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起跑线、里程碑。从这一年起,她先后拜楚剧大师沈云陔和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关啸彬为师,接受名师的指点,成为沈云陔老师和关啸彬老师嫡传弟子。沈老师先后向她亲授了《断桥》《庵堂认母》《夜梦冠带》《吕蒙正泼粥》等代表剧目。关老师先后向她亲授了《思凡》《拜月记》《牛郎织女》等拿手好戏。两位老师精心的教育和示范,不但开拓了她的视野,而且使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但丰富了她的上演剧目,而且练就了她扎实的基本功;不仅使她在楚剧艺术的道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使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楚剧艺术的殿堂。她为唱好一句唱腔,做好一个动作,练好一个眼神,演好一个细节,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工夫不负有心人,也正是1958年,她以一出《断桥》,参加湖北省戏曲会演大会,把白素贞对许仙又惊又喜、又疼又怪、又怜又恨、又爱又怨等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她柔美的形体、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顾盼的眼神,表演得淋漓尽致,炉火纯青。一举夺得表演一等奖,载誉归来。
艺术的道路,也如人生的道路一样,也有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正当陈金秀青春风华正茂,事业蒸蒸日上,艺术大放异彩的时候,十年动乱使她尝到了苦难,吃尽了苦头。她挨过批判斗争,走过艺术弯路,遭遇倒仓厄运。但她意志坚定,性格坚强,坚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坚信自己终有重返楚剧舞台的一天。粉碎“四人帮”后,在政治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艺术上第二青春更加成熟完美、绚丽夺目。特别是在担任新洲县楚剧团团长后,她使尽了浑身解数,在管理、改革、创作、排练、演出诸方面干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铸就了新洲楚剧的辉煌。她先后主演了《白蛇传》《秦香莲》《九件衣》《宝莲灯》《王宝钏》《蝴蝶杯》《双玉蝉》《双拜月》《花亭会》《十五贯》《四下河南》《狸猫换太子》《光绪与珍妃》《孟姜女哭长城》等50多出传统戏,还主演了《雷雨》《江姐》《三世仇》《朝阳沟》《红灯记》《南海长城》《平原作战》《主任娘子》等40多出现代戏,成功地塑造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妇女艺术形象。其中,《朝阳沟》被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多次播放,《主任娘子》被湖北电视台搬上了屏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金秀领导的新洲县楚剧团声名远播,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湖北省的山山水水,他们的楚腔楚韵传遍了长江南北、汉水东西。他们北上谷城、均县,南下通山、通城,东达黄石、九江,西至三峡、宜昌。他们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自带板车舞台,自挑服装道具,顶风冒雪,日夜兼程,上山下乡,送戏上门。他们心中装着农民观众,视农民观众为楚剧的保姆。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新洲县楚剧团多次被武汉市评为选进艺术团体、上山下乡先进典型。陈金秀被省、地、市多次授予“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先进文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并被多次选为新洲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因在楚剧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楚剧事业上的无私奉献,在省、地、市多次文艺汇演活动中获得奖励,成为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8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1992年退休。
陈金秀虽然退休30年了,仍然关心新洲楚剧事业的发展和壮大,新洲人民和观众对陈金秀和她铸就的新洲楚剧的辉煌仍然记忆犹新。笔者有幸与陈金秀老师同事多年,当年曾写过一篇《百花千卉共芬芳——记新洲县楚剧团演员陈金秀》的评论文章,发表在1984年3—4期《武汉剧坛》上,引起过一定的反响。今年又写了《沈派传人陈金秀》的竹枝词五首,作为对陈金秀老师的点赞:
举水悠悠岁月稠,城关会演竞风流。
风生水起人才出,夺得新洲第一筹。
拜师学艺沈云陔,刻苦钻研茅塞开。
粉墨春秋多绚丽,红霞朵朵任君裁。
百花千卉共芬芳,大别山前演艺场。
万里长江流不息,断桥一出姓名扬。
上至宜昌下九江,热情观众世无双。
谁人不识陈金秀,犹忆当年悲迓腔。
艺术生涯五十秋,而今身退志难休。
痴心一片终无悔,但愿来人居上游。
二、童文春不断刷新楚剧历史记录
新洲不仅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而且也是著名的楚剧之乡,是楚剧的发源地之一。新洲楚剧人才辈出,而出类拔萃者,前有陈金秀,后有童文春。
1971年出生的童文春,仓埠周铺人,与楚剧大师沈云陔是同乡。1987年考入武汉市艺术学校楚剧科,学习楚剧表演艺术,师从袁来、汪其贤、黄启昌、柳砚阶等老师,1991年毕业,分配到新洲楚剧团工作。从此,他在楚剧艺术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艰难地跋涉和攀登,从他的履历可以略见一斑。1991—1995年,楚剧团演员、团支部书记;1995—2000年,四级演员、艺术股长;2000—2006年,三级演员、楚剧团副团长;2006—2017年,二级演员、楚剧团党支部书记;2017年至今,一级演员、楚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35年来,在政治上,他从一个普通的共青团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从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成长为楚剧团党支部书记、新洲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在艺术上,他从一个普通的老生演员,逐渐成为国家四级、三级、二级演员,最终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他在楚剧艺术活动中,多次获大奖。2012年获第五届湖北省楚剧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13年获第10届湖北省戏剧最高奖牡丹花奖,2020年获湖北省第10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因此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戏剧家协会理事。从此,社会兼职也多了起来,2017年起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聘为研究生《戏剧鉴赏与排练》课程外聘教授,2020年起被湖北广播电视台特聘为“戏曲云课堂,名家教我唱”栏目授课名师。此其一。
其二,2018年,为配合反腐倡廉,新洲区楚剧团排练了由朱永山老师执笔创作的新编大型历史剧《悬鱼太守》,由童文春主演。公演后,获得一致好评。有评论文章说:“国家一级演员童文春扮演的羊续,儒雅厚重,大气沉稳。”于是,才有当年6月10日至7月13日在全国四个省、五座城市、十场演出、五场交流等一系列的精彩活动。这次活动,展示了一个区县级小剧团的大情怀,开创了区县级基层剧团全国巡回演出之先河。本次全国巡演,先后在武汉、长沙、南昌、汕头、宜昌等地演出10场。许多第一次看到楚剧的戏迷高兴地说:没有想到楚剧这么好听,这么好懂。在巡演过程中,新洲区楚剧团还联合武汉汉剧院、湖南省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江西省赣剧院、广东省潮剧院等,共同举办了楚剧对话汉剧、对话湖南花鼓戏、对话赣剧、对话潮剧及楚剧、潮剧、电影三方对话等系列艺术交流活动。并与汉剧、湖南花鼓戏、江西赣剧、广东潮剧的名家们一起走进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昌弘艺文化艺术学校、汕头电影行业协会,共同为戏曲传承发展鼓与呼。这既是传播楚剧艺术之旅,也是促进戏曲交流的友谊之旅。
其三,也是2018年,在全国巡演结束后,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驭马记》的排练之中。楚剧《驭马记》是根据莎士比亚名剧《理查三世》改编的,由朱永山任编剧,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熊杰平教授担任顾问。《驭马记》抓住了《理查三世》的主要情节,融入楚剧特色,使艺术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9月7日下午,由新洲区楚剧团排练的楚剧《驭马记》在汤湖戏院亮相,吸引了众多戏迷和莎翁研究学者。11月上旬,应英国阿伯丁大学邀请,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携新编大型楚剧《驭马记》赴英国交流演出。当地时间11月8日下午,楚剧《驭马记》首场演出在阿伯丁大学埃尔芬斯通剧场举行。本场演出也是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纪念庆祝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伯丁市长巴尼?克罗克特、阿伯丁大学校长乔治?博因、中国驻爱丁堡总领士潘新春、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以及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的几十个孔子学院院长和当地观众一起观看了本场演出。特意从格拉斯哥赶来观看演出的苏格兰歌剧院市场部经理大卫?森说,我是一只眼睛看台上,一只眼睛看台下,发现身旁的一位观众被剧情打动,一直在抹眼泪。还有一位带着4个孩子的母亲,为了看好戏,带着孩子们在剧场的通道上席地而坐。11月9日上午,他们一行来到曾经是苏格兰首府的帕斯,参加在帕斯音乐厅举办的苏格兰中国教育联盟青年峰会的演出。联盟主席西蒙?麦考利,对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这是绝对震撼的演出,让英国观众震撼得目瞪口呆。本次楚剧《驭马记》赴英国演出,是楚剧首次来到欧洲,更是首次在国外上演整台楚剧大戏。《楚剧志》编纂组主编、武汉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李志高激动地称赞新洲区楚剧团“创造了楚剧的历史”。
其四,新洲是楚剧大师沈云陔的故乡,童文春又是沈云陔的同乡,有责任、有义务把《楚剧大师沈云陔》搬上楚剧舞台,以寄托武汉人民和楚剧观众对沈云陔大师的缅怀之情。《楚剧大师沈云陔》由国家一级编剧罗慕磊执笔,国家一级演员张虹执导。剧中选取沈云陔生命中四个动人片断,通过“义重情深”、“赤子之心”、“求贤若渴”、“矢志不渝”四个故事,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沈云陔从一个旧社会花鼓戏艺人成长为德艺双馨的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的过程,颂扬了沈云陔自尊、自爱、自强及其为楚剧发展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国家一级演员童文春怀着对沈云陔大师的崇敬心情,认真体会大师的内心世界、体验大师的精神风貌、体现大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艺术手段,把大师的艺术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特别是童文春在戏中戏的表演中反串旦角的唱腔,震撼了台下的观众。2019年6月7日晚,《楚剧大师沈云陔》在湖北剧场首演成功,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武汉市优秀剧目展演。同时,还获2019年湖北省文联签约制文学艺术创作扶持项目。
其五,新洲区楚剧团和团长童文春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可喜成绩,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首肯和广大观众的认可。长期以来,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他们始终坚持“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戏曲进校园”等公益文化活动。每年各种形式的演出场次多达300余场,曾多次被湖北省文化厅、武汉市文化局授予演出先进单位。新闻媒体如《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武汉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曾多次跟踪报道、宣传。自2021年7月起,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开展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先表彰工作。今年4月正式下发表彰文件,其中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获评“基层文化院团先进集体”,这是唯一的一家湖北地方戏曲剧团。4月12日的《人民日报》,以“舞台在基层,灵感在田间”的标题,报道了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的先进事迹。4月19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文化十分”栏目,播放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彰显了他们用真情、真心、真诚的艺术创作奉献人民、回馈时代的感人事迹。4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再次以“百年大戏,千里新唱”为题播放了“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的先进事迹。中央新闻媒体在一个月内接二连三地报道、宣传一个基层地方戏曲团体,这在楚剧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新洲区楚剧团获此殊荣,不仅是童文春团队的光荣,而且也是新洲人民的骄傲,同时还是楚剧史上的辉煌!
笔者高兴之余,也为新洲区楚剧团和童文春团长写了五首竹枝词:
剧团虽小大情怀,仓埠人文出品牌。
周铺神童超历史,楚风楚韵上瑶阶。
悬鱼太守令人嗟,清正廉明不信邪。
全国巡回收益满,齐称楚剧一枝花。
破雾穿云英国行,文明使者播文明。
莎翁一剧连中外,赢得寰球万里情。
出国交流天籁鸣,整台大戏起云程。
请看楚剧英雄谱,此是神州第一名。
土生土长在农村,时刻难忘父老恩。
送戏下乡为己任,初心不改是忠魂。

编辑简介
侯彦启,笔名:智者见智,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的倡导者,中华文艺学会理事、山东二分会会长,天南地北诗社社长,都市头条(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认证编辑记者,中国远山文学网理事、特约作家,中国先锋文艺作家协会理事,敖汉旗诗词学会会员,获“当代百强诗人、当代百强才子、中华诗词100位优秀传承人、新写实主义诗歌十佳诗人、中国诗歌艺术奖",诗被多种刊物刊登,多次获奖。

天南地北诗社总旨
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人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举办征文大赛,同题诗作,诗歌评论、小说连载、随笔、纪实、书画,不拘一格,自由发挥,打造成一个百花齐放的正能量文学园地,并通过中华文艺群、中华诗艺社美洲分社群、全球华语微信诗人联合会群、亚洲有声诗刊群、巴黎中华文学总群、国际联合报社群、凤凰第二支社群、国际诗歌文化传媒交流群等近二百多个微信群传播到五湖四海,以文交友,其乐无穷……

天南地北诗社
社长:智者见智
常务副社长:采菊东篱下 荷塘清风
副社长: 柳林 冯金斌
理事长:王福杰
副理事长:潘文韬 田宇 邹怀学
秘书长:风雨萧萧
副秘书长:开心十月 朱守平
执行主编:文子 源自大地
主任编辑: 独上西楼 舟上客 老槐树 驿外漫步 陆小青 飞哥 李德兰 歌声 杨杰峰 鲁宏 一湖秋月 熊哲林 生命方舟 慈云含笑 北海渔翁 股龙 春哥 原上草 管胜

企事业单位想上北京头条、深圳头条等等头条投稿宣传的,想邮购字画的,请联系编辑部,
联系:13806499800(微信)

祝大家吉祥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