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诗意的生活
文/高塬
“庭院有花,藤上结瓜。秋千纱帐,收尽秋光。”就连切菜的小桌板上,都有插着时令常开不败的鲜花。
活得有趣,把平凡琐碎的日子活成诗,是一种人生境界。不知是谁写的这段话,我觉得好,就保存下来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追求完美丰富的生活状态,谈何容易!往往是在志酬满满的同时,失误正在发生;待到后悔的时候,才知道那时候失去了什么。这样的事情不至一次发生,对一个负责任的人来说,诗意的生活倏忽而过,甚至是与疏忽某些要紧事相伴而生,只是当时没有觉察而已。
干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精力分散,必然导致人的注意力不足,难以集中于一个人、一件事情上,这个人就照顾不周全,尤其是在发生意外事件后,这件事就办得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人闲着没事寂寞,公务多了非耽误家事不可;写诗消遣解闷,费心劳神写好了,却想着刊物上发表。过去教哲学,如今才领教透了,人始终是在矛盾中生活着,想回避也回避不了。对一个背负着家庭、社会责任的人来说,诗意的生活哪里找?
人们都佩服苏东坡的诗表现出诗意的生活方式,现在才发现,苏公闲暇之余发明“东坡肉”才是诗意的生活,他的诗词悲天悯人,大气磅礴,抒发家国情怀。他从科场走向官场,本由英宗钦定为大宋治世干臣,却因其后几位昏君与佞臣奸宄沆瀣一气,而终生被贬于四野。然而,自首任凤翔,直至由儋州去汝州途中仙逝之四十余载,其所到之处,皆与民同甘共苦,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兼济天下。纵使被贬至走投无路,其仍以家国为累卵,匡天下为己任。于是,千古以来天下人民则曰:“昏君不可常尊,然,苏公可以长敬!”由此可见:心系天下者虽是方官亦堪得天下,无德无能者,即是昏王烂帝,亦然人间垃圾! 由李杜白的诗观之,概莫能外。
“诗言志”。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意年华书写的诗意人生,昂扬向上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觉得散文作品最能抒发生活状态。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随笔,娓娓道来的吃吃喝喝,尽显优雅知性气质。他原来也是诗人,京剧《沙家浜》剧本唱词就出自他的手笔。擘划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从林语堂,周作人的散文游记中可以看到,他们能在日伪时期也悠闲自在的生活,实在是高明,被鲁迅先生斥之为“汉奸文人”“汉奸文学”,他们还铮铮有词的说,“为了生活”。
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有诗意,但闲舒淡雅的生活不能称之为诗意的生活,而是散文随笔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