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兴
苏轼与章惇曾经是好友,后来成为政敌,多有过节。章惇担任宰相后,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到广东雷州。苏轼在儋州住在破旧的官舍里,遇雨屋漏,不得不把床搬来搬去。后来宋徽宗即位,苏轼得到诏命被赦免,他终于可以离开儋州了。章惇的儿子担心苏轼打击报复他们一家,就给苏轼写信,请他能网开一面。谁知苏轼不仅没有报复章惇的意思,还给他寄去药方,要他保证身体。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长得又高又大,还喜欢带刀佩剑,你敢用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硬拼肯定吃亏,就当着众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后来,韩信辅佐刘邦打下了天下,被刘邦封为楚王。当人们以为韩信要报“胯下之辱”的仇时,不想韩信竟然提拔那位屠夫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不久升为尉官。
古训云:有仇不报非君子。又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此说来,苏轼、韩信就不算君子了?恰恰相反,苏轼、韩信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实际上,在苏轼被赦免的同时,章惇已被罢官流放。而当屠夫得知韩信封王时,早已魂不附体、匍匐在地。此时的苏轼和韩信,看到对手如此,早已失去了报复的兴致。
时间是把杀猪刀。当年不可一世的强者,可能沦为今天令人怜悯的弱者。这时候,如果曾经与他有仇,虽然可以报了,但却不必报了——因为老天已经替你报了。
台湾学者曾仕强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大自己的能量。的确,自己强大了,一切都会变得弱小。曾经的仇怨纠葛,只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