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跌绊绊的母亲
文/高塬
母亲跌倒多次,最早的一次最危险,救助却最为成功。
那是1990年11月份,我在槐芽中学任教,半夜门卫叫我接电话,是我的发小打来的,说我母亲从窑背崖上跌下来了,他们送到县医院门口了,让我赶快来县医院。当时我就心急火燎,取出办公桌抽匣里的所有钱币,推自行车往门外走,李副校长问我干什么去?我简单说了几句,他说,天黑路远事急,我派学校车送你去吧。我叫上正上高二的小弟,让他披上我的呢子大衣立在后车箱,一起到了县医院门口。见母亲人清醒着,方才松了一口气。我请四位乡亲吃饭后,让司机把他们送回家,人民医院没病床,便去中医院,为找医生,喊亮了整个楼层房子的电灯。毛拴锁医生问我带钱没有,我拍了一下鼓鼓囊囊的胸部,他到药房提来几瓶药,让我在楼道打地铺,把母亲放到床铺上,他抱起母亲的腰胯骨部位,让我提起母亲的腿鼓劲往前拉,还嫌我劲小,要我狠劲拉,脱臼的胯骨复位了,母亲腿上疼痛立马减轻了。她是傍晚收干柴时一脚踩空,从我老屋窑崖畔上侧身跌下院子的,一条腿一只胳膊着地,右胯骨骨脱臼、手腕粉碎性骨折。好在跌下院子里后,我大伯大妈还住在老屋窑洞里,叫来在家的几位乡亲帮忙。毛医生用手捏住复位后打上石膏,用绷带缠好,干净利落,一会儿挂上吊瓶,第二天上班后,才办理用药费用和住院手续。我从人民医院借来床板在楼道支起床铺,一周后搬进病房。隔壁教育局工作的学生送来煤和炉子,就开始生火做饭。出院后到槐芽中学静养,后来二姐接去家里伺候。
母亲后来几次跌倒后,头部、腿上,腰部受伤,先后到扶风、宝鸡、眉县医院治疗。上次右腿胯骨骨折,是在三陆医院用钢板固定,这次是左腿胯骨骨折,医生说骨质疏松严重,打钢板也不顶用了,须得采取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才能行走。
我一下子没有了主意,与姐弟亲戚商量,询问请教同事同学朋友,一致认为,还是保守治疗好,手术治疗风险太大了。下午拍摄片子检查时直到吃晚饭,母亲的手一直在抖。我问她咋是这样呢?,她说她害怕做手术。我说,那咱就不做手术了,我大妈活到九十岁,我王西伯活到九十岁,王堂大哥活到九十岁,你再坚持四年是没啥问题的,咱们住几天就回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