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4

【诗艺天空】感谢两位德艺双馨 老师题词
倪进祥:德艺双馨,军旅诗人。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
吴继生:柬埔寨王国中柬文学交流名誉顾问 ,柬埔寨中元诗社创始人 。

【顾问】倪进翔 吴继生 诵雨 海涵 沐子
【责编】心海
【推送】海韵 刘书琴 海涵 崔怀强
【图片】沐之 听雪 崔怀强 网络

【作者简介】 峭 岩 : 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常务主席。
出版著作有短诗集:《星星,母亲的眼睛》《幽幽绿地幽幽情》等,叙事长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遵义诗笔记》《仰望》《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写给文成公主的99首情诗》《萧萧班马鸣------萧军诗传》《落红------萧红诗传》《峭岩文集》12卷等50余部。
获“中国首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第十五届(昆明)国际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我们,托举着山河
文/ 峭 岩
几乎,世界一下被它叫醒
目光投向它
喊着一个浸染土地的名字:中国
——题记

此时,我从喧嚣的市井逃离
拨开那些事物的灵光,炫目的碎片
把时间熬成盐的时候
让我的眼睛安放在最高处
仰望忽视的又是永恒的事物
低头思索一片绿叶的往事今生
是怎样翻过季节的肩膀
迎来一树的繁荣
我也总是思考一部现代哲学存在的意义
又是怎样地焠炼,以石化铁
诚然,站在面前的是一个宏大的图景
喋血的争战排列成河流
沧桑的山脉应声而起
我们从废墟中取出花朵
又从陨石里提炼火种
意绪的河流夹带着亢奋的石头
杨柳轻飏,奔向它
白鸽欢叫,飞向它
一个时代挥手告别阴霾和尘埃
又一个时代站上时光的顶峰
我带上一串串喜悦和感动
站在七月的面前
七月,俨然是蓬勃的理想图腾
是我们出发又抵达的岸
我以一个诗人的名义
向它汇报黑暗遁逃的往事
我的父辈站在田野挥汗成金的传奇
锃亮的带响的文字哟
绽放的唱歌的花朵哟
群鸽飞翔的翅膀哟
在光芒中起舞,在欢腾中欢腾

让我喷涌的思绪穿越时光的隧道
追逐那些闯夜的马蹄和硝烟
我一直演绎这样的画面
也一直回忆抹不掉的意境
那些打着绑腿的队伍和手执火把的人
他们从一片湖水出发
回来时,已是高粱红,谷子黄……
我的目光,我的神往
聚焦我们生命扎根的部分
注定是诗和远方期盼的愿景
镰刀和斧头的相约
在一面旗帜上相拥相抱
它飞越雪山草地的生命禁区
抵达太行的一块高地
西柏坡静卧在平原之上
它没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山脊
却有井冈山,岷山,六盘山同样的海拔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
进中南海之前最后的驿站
西柏坡交给我们一个理念
——不忘初心
西柏坡教会我们一个动作
——艰苦奋斗
从一而终的创世法宝
它可以摇动旧世界的堡垒
这绝对是智慧的选择
一位圣者的眼光
当我们沾满泥巴的双脚
踏上一段崭新的征途时
注定掩埋所有的黑暗
我一再审视宝典中的精神之光
甚或审视我的方位和言行
是否充沛和夯实
我的价值坐标在那里
他给我们信仰和笃定
所有的日子里不再有恶梦袭来
我们是自由人
醒来有炊烟中的鸟鸣
入睡有孩子般的梦境
山坡是十万朵桃花摇曳的海
家园是收留晚归长帆的湾
公路有来往的贸易
海上有自由的航行
庄稼不负时光地生长
花儿有雨露的担承
国家是尊严的
家园是温韾的
我们的手脚、呼吸、眼睛和诗歌
是自由的
像蓝天下追风的鸽群

决然是新的召唤
动起来,一切在践行的背后
而不停地争辩不如一个扎实的行动
用肉体去抗争,用精神去奋勇
身后竟有了大地山河的日异峥嵘
几乎在一个早晨
山河竟然是如此的魔幻
大门敞开让风从八面吹来
转型让生活有了多元的面容
城市啊,有了多彩的羽毛
乡村啊,那贫血的肠胃也更加饱满丰盈
我曾叩问南方的一个海边渔村
它站在楼群里和我招手示意
海风追忆它多难的腥风血雨
我也曾踏访太行的山村
一位老人用手机视频说话
为城里打工的儿子传递喜讯
他的老屋已加入新版图的名册
他说,有这个宝贝陪着
可以听到山外的风声,雨声
格局变了,变得天高地阔
生活变了,变得日月醉人

它,高铁的巨臂从神话中驶来
像陆地上的飞机那样
它是真实的,真实的像手中的纸鸢
它缩短了山与山的距离
在大地上它是一粒飞翔的星子
我站在列车的门口
向一位西方的老者挥手
那个古希腊叫希多的人愣在那里
肯定,他在南方晨起,来不及做什么
三十分钟后,他已站在北方的晨炊里
难以想象,一杯咖啡的温度
竟然是两座城市之间的爱情
语言是神性的,尤其是诗歌
悬浮的列车比语言的跳跃还快捷
在它面前,鹰不再有骄傲的翅膀
生活变得更加真诚
人心也更加透明
他从太空归来,神秘可嘉
我和杨利伟说,把七月的种子带上
种在桂树下成长
玉免是我的朋友
它需要地球的绿和氧
我还让他稍去一封信
是写给嫦娥的千年情话
把它埋在七夕的银河里
穿越时空的思念
也能长成爱情鸟飞回
看见那片烟波浩渺的大海了吗
大水这边,是港
大水那头,是澳
两座桥墩被一块木板联接
叫,港——澳——大——桥
我喊它,过来
认识一下七月的胸膛
我执著这样的逻辑
大桥,长长的手臂
是母亲搂着两个迟归的孩子

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山
贵州群山峻岭中的一个神秘天镜
它仰面朝天大笑
苍穹的星群做了它的近邻
它全方位地扫描和透视
为宇宙诊断心律和脉动
那是人类第一颗大地的眼睛
我来时,发明人已经走了
他把古稀的心血留给大山
魂魄已化为苍穹的一缕光明
假若我乘上鹰的翅膀
飞翔,鸟瞰,放歌
假若我乘兴写一首诗歌
构思,跳跃,抒情
一定托举冲血的山脉和河流
而燃烧的雪,呼啸的石头
和那站在田野抽烟的人
必定是我歌唱的虹
我是说啊
这个时代,我们该怎样书写
这个时代,我们该怎样担承
七月啊,为我们铺设了天高地厚
大手又握住了向上的云层
我们啊,都是它怀里的庄稼
仰视夜露,向阳而生
然而,我们都是自己的太阳
比太阳还生动

【诵读者】 李永玲笔名心海,网名静海心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
喜欢诵读,酷爱文学。
诗词散见于《天津日报》《海河文学》《七月》《长江日报》《安徽诗歌》《长江诗歌》《江淮诗歌》报刊杂志、诗词楼阁、紫罗兰文学社、名家典藏微刊及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
新升级改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