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命之十七:灾难(一)
小学毕业的年份,意外而又难以避免地发生了唐山大地震。这个消息我是在生产大队架设在村里的高音喇叭里不经意间听到的。因为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经常在喇叭里发布指示,通知社员们去哪儿搞农田基建,去哪儿开会,且语气常常强硬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所以,我不喜欢听,甚至都有些烦。
早晨上学刚走到生产队牛圈旁时,墙头木杆子上面的喇叭就响了,我第一次静静地站在那里听完了这段新闻:我有些木然,地震,那是毁灭性的灾难,乡下人把地震说成是“牛翻身”,人们认为在地心中有一头牛,这头牛胡乱打滚或翻身,地上就会发生地震。这种说法在那个时期在农村范围内是很普遍的,而且相信的人很多。
我虽然不相信,可也没有多少知识来解释,但绝对不认可地心有牛且能够制造地震的说法。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据中国地震权威机构测定达到了里氏7点8级,国外比较发达的国家则测定为8级,它发生在距首都北京南大门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唐山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厄运发生在凌晨3近4点钟,人们都在熟睡中而毫无防备,造成了十多万人的死伤,其惨烈程度让人毛骨悚然。地震波及范围达到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当时,资讯欠发达,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政府也没有举行定期新闻发布会,更没有辟谣,加之地震余震不断,可以说人们有点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学校也没有停课,有时候老师都不来上课,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偏偏在那个时候,天雨非常多,不知雨是为谁而下。
在一个晴间多云的下午,我们兄弟几人在父亲带领下,用玉米秆搭成了防震棚,村上人家几乎都是这样,不像现在这样都有五颜六色的帐篷。天色尚早的时候,母亲、嫂子及两个妹妹把被褥搬了进去,看来这就是我们晚上的新家了。母亲一脸的严肃,口袋里装得鼓鼓囊囊,我在纳闷的同时也猜到了答案。防震棚里不能点油灯,在黑暗中母亲终于道出了真相,用交代后事的语气说出了原委。原来她把全家人的布票,还有哥哥从部队里邮回来的几十斤粮票卷在一起,用手帕裹了又裹带在身上,要是出了事,让我们都拿去。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都是无心地听。能出什么事呢?再说全部的家当就那么几丈布票几十斤粮票,又能干什么呢?没有钱还是买不成啊,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有多么的拮据。在纷纷扰扰的地震传言中,季节走入了初秋。雨也在趁火打劫,显得异常而特别多,好像不下雨就不是秋季了。防震棚里既昏暗又潮湿,好在比较坚实,凉风灌不进来晚上睡在里面也是安逸的。
苦了的就是父母,父亲白天忙于生产队的事情,很少回家,真正的早出晚归。母亲脸上就没有见过笑容,整天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有空就偷跑回房子里看《西游记》,要知道这本书在我书包已经装了两个月了,人家催要了好多次,我都以再等几天就还的说辞敷衍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