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学书法我之见
田彬
现在,许多人想学习书法。他们向书法老师们請教“书道"时,往往得到的回答是:“先临摹名人字帖”。
临摹古代名人字帖,当然非常正确。中国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发展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书法大家和巨匠。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怀素,孙过庭等等,现代还出了大书家启功等。他们的作品经典灿烂,不论什么书体,都是空前绝后。的的确确值得后人效仿学习和研究。
但是,在当下的书法界里,有一种很霸凌的潜规则。要求书法人必须一絲不苟地,一模一样地去摹仿某一名人的字迹,即使这个名人的某个字写的不好或者写错了,也必须要认真摹仿。
更有甚者,有些书法管理部门,不管书法人的字迹多么漂亮,只要你沒有临摹古代名人的字迹,就说你“没体",或者说你是不入流的“江湖体”、“老干部体”,甚至于不承认你是书法作品。
更不能容忍是,不允许你参加展览,不允许你加入书法家组织,云云。
这种霸凌规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复古主义,也是一种标标准准的保守主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是在发展中不断进步的。如果把书法固定在某种书体的框架里,不许越雷池一步,那书法还需要发展吗?还能够发展吗?
在我看来,非但不能发展,反而会窒息书法的发展,是拉着时代的后腿在倒退。坚持下去,书法者只能会变成一个机械式的、复制式的摹仿主义者,他的作品和抄袭,盗版,印刷品毫无区别。
我们可以试问一下,王羲之,柳公权,怀素等等巨匠,他们的作品是临摹谁的呢?难道不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吗?
对古文化的继承,我党历来的方针是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人东西什么都好,全盘接收,真是可笑至极!
这种保守主义和复古主义的论调,就连古人也坚决反对。
在《南史》《张融传》中,张融就坚决反对人们把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作为唯一的规范。而主张要加以发展,并极力倡导独创自己的书法。
他强调:如果历来的书法家都死守着前人的规范,不敢有任何发展和创造,那么,中国书法的历史早就停止了。怎么能够还有后来的许多辉煌成就呢?他举例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算最辉煌的了,可他并没有死守前人的规范,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
黄山谷本人也写道:“老夫之书,本无法也。"这句创造性的名言已成为以后历代书法家的座右铭。
总之,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一两种字贴是必要的。但懂得了笔法之后,写起字来,就不需要一大套清规戒律。应该大胆放手,勇敢创新。发于自心,用尽自情,写出有自已个性的作品来。
2022.4.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