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山晴雪
文/张会伟

常笑为行觅自然,惯听白水日潺湲。
岗头偶做生花梦,瓦店犹思范蠡船。
盈袖清凉风起舞,蔓山晴快雪中悬。
柴门哪有知音在,惟愿品茶参妙禅。
周末无事,约了文照老蒋和兄弟正晓去看久闻的“蔓山晴雪”。
“蔓山晴雪”在蔓荆山,她与凤凰山遥相呼应,是玉皇大帝对新野的特殊眷顾。
相传玉帝的女儿嫁到了新野,三天回门女儿哭哭啼啼,玉帝问其故,哭曰,新野没有山,玩都没法玩。于是玉帝就派天蓬元帅下凡在新野境内拱了两座山,一座凤凰山,一座蔓荆山。
凤凰山有寺名曰“站胎寺”,传说一天早上寺上一僧人在殿内扫地时,对一观音像胎说,你坐那多碍事,还不如你干脆站起来,叫我把这里扫扫。说罢,这尊观音还真的跟着站起来了,并且化作凤凰飞向了东南方,后来等待多世救了刘秀,成就延续了汉朝八百年的历史。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凤凰山,称山上的寺为“站胎寺”,把刘秀的夫人阴丽华封为“天下第一皇后”,自古以来没人能超越。

我们经过这里,看碑文知道战胎寺之凤凰山是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生产和生活过的地方,是文物保护单位,故今人视此地为贵地,传说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再向东行大约十余里就到了白河岸边。一片沃野间,河滩渺渺,葱岭纵横,天虹高架。走进这座沙山,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碧绿的白河水悠悠流淌,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的春色画卷!这应该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蔓荆山吧。
蔓荆山是古山名,也称澨山。位于南阳卧龙岗岗头白河的西岸,北起陆营镇平洛村,南至新野县歪子镇岗头村,南北绵延四十五里,两端离南阳和新野的距离也是四十五里,故号称四十五里蔓荆山,该山以盛产中药蔓荆而得名。《水经注》淯水篇中多次提到该山,有南澨山和北澨山的表述,是佐证范蠡故里的参照地标。当地有众人称之为绣鞋岭,说是王莽撵刘秀,娘娘阴丽华跑丢的一只绣鞋变成的。名人,名山,名水,名胜,脍炙人口的故事就这么绘出了宛南一方独有的美。不禁想起“观淯水,赏蔓荆,思雪山;饮佳茗,读春秋,论禅机”如人间仙境一样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白沙堆积耸如山,光粲浑疑雪霁看。 几向东风随簸飏,肯教旭日渐消残。逢人暂可班荆坐,过客应知采药还。往古来今常不改,俨然璚岛立巑岏”应该所言不虚,真的跪了!

蔓荆山中心地带蔓荆岭紧靠白河西岸,南北长四五里,东西宽一里多,高十数丈。在往年,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沙滩似晴天落雪,雪后初晴,被世人称之谓新野八景之——蔓山晴雪。清人刘元启有诗云“白水岸边沙似雪,碧天破处雪为峰。四时常自惊风伯,九夏何曾怕祝融。日出螺鬟光隐见,玉堆鳌背白玲珑。不劳釆药人惆怅,玄圃应知得路通”。
今天我们到这里,似闻朗朗读书声,但不见了蔓荆的身影,有点怅然若失。但晓说,哥,咱到老堤看看。于是我们来到了沙窝和岗头间的白河大堤,谁知一去,真的“蔓山晴雪”来了,一簇簇一片片洁白的“雪境”映入眼帘,奇怪的是还飘着阵阵的芳香。走进看,成片成片的野生洋槐花密密的缀满了枝头,在绿色的叶子当中缀满清新素雅的槐花,一串串,一兜兜,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她们骄傲的开着,洁白而娇柔,像是一串串白色的铃铛,在四月的清风里散发着丝丝袅袅的甘甜清香。顶端的花蕾含苞待放,含着淡绿色花苞,甜蜜含蓄,在这明媚的阳光下,翠艳欲滴。这样一片一片的,远远看去像是白色的雪的海洋。风一吹落英缤纷,像花雪一样,美丽极了。成群的蜜蜂纷至沓来,争先恐后,痴迷于这和风摇曳的花海中,迷恋着如胶似漆的飞舞着,真像翩翩起舞的探戈。

这时一位老伯微笑着走过来说你们来旅游啊,我们说来看“蔓山晴雪”,他说古代的没有了,你们看现代的咋样?我忽然明白,这白如雪海的洋槐花不就是“蔓山晴雪”吗?“蔓山晴雪”就是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对勤劳的赞美,对家乡的礼赞,对未来的向往!于是我说,老伯,我们找到了!我们很满意!
由是我想到了我的娘。记得小时候,每到洋槐花开的时候,妈妈就用一根长竹竿绑上镰刀钩洋槐花,我们姊妹们就在下面摘捋,拿回家后汆汆炒炒蒸蒸拌拌,我们吃得满头大汗,香死人了。妈妈总是教给我们生活的常识:蒸洋槐花要用包谷面或淀粉,不能用好面(小麦面的俗称),那容易粘成疙瘩;炒洋槐花要先汆水然后兑鸡蛋不会浓;洋槐花兑韭菜鸡蛋烙饼忒美味;洋槐花溜一下晒干到冬天包包子好吃极了……母亲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谆谆告诫我们要像蜜蜂一样通过勤劳获得甜蜜的生活,你们要像洋槐花一样纯真纯洁一尘不染把芳香留给世界!
所幸今天有缘于“蔓山晴雪”,更懂得了洁白的意义。于是给洛阳的姊妹们寄了一大包洋槐花,因为疫情不能去给母亲上香,以此权当怀念吧!洛阳亲友如相问,晴雪槐花表玉心!

丑奴儿令•洋槐花
玉珠一串春香远。
花也芬芳, 月也生光,
洁洁临风素雪扬。
西窗提笔常思念。
云上飘香,陌上深藏,
轻染红妆母影长。

【作者简介】
丹青花卉为妾,玉磬诗词偶吟。
诚信爱心交友,执着幽默红尘。
*张会伟*:怡云斋主,河南南阳人,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