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繁花
作者:董宝佑
刚进三月,阳台上的长春花开了,令之眼睛一亮。圆圆的花朵,每朵五片花瓣,红色,绒绒的,黄色小巧的花心。它还享有一个雅名“雁来红”,此时恰是八九时节,此名迎合了“八九雁来”的谚语。
雁来红的来临,似在提示:繁花似锦的季节已临。
果然,刚过几天,山桃花和玉兰花相继亮相,接着,各式各样花朵沐着春风,于枝头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走在小区院中,但见树树繁花,美不胜收。
犹记得曾经的老谚语 :“种树不种花,养鸡不养鸭”。那个时代,这里的树主要指榆树柳树,种植树木的经济价值高;而花仅供观赏。在贫困年代,保障生活是首位,故而人仅在农家院屋檐下栽种几株花,种类少。亦有花朵鲜艳的树,目的在果而不在花。
现在生活水平变好了,周围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小区里的树木有的是物业统一种植,大部分是业主自发栽种。楼前房后,见缝插针,精心栽培自己喜欢的树木,从这一举动即可观出小区居民的生活优然和乐达心态。如此,树木越来越多,花愈开愈繁盛,整个院子花团锦簇,美轮美奂。
花海中,海棠引发我很大兴趣,缘于未曾见花已数次先闻其芳名。海棠是传统名花之一,历来文人墨客争相题咏。金人元好问以“小蕾深藏数点红”,表达对绿叶遮掩的花蕾之喜爱。宋代词人李清照那耳熟能详的“绿肥红瘦”,蕴含对遭受风雨的海棠怜爱之情,如此般般,俯拾即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对海棠喜爱的故事,尤令之记忆深刻。可见,自古以来,海棠总是连着文雅,伴着圣洁。在小区终见海棠真容,细致观赏之。
海棠品种繁多。是小型乔木,多在三五米高,树冠直立,少有旁逸斜出枝条,叶子碧绿,花瓣卵圆形,有红、粉红、白等多种颜色。我曾见过一株海棠,碧绿叶子,鲜红含苞,欲放花蕾,互相映衬,格外亮眼。另有一株,花朵繁茂,几乎观不到叶子,花色红得鲜艳,香气扑鼻,香味比丁香花更为浓烈。
于我楼下,巧有一棵丁香树。约一人多高,规整的花冠,粉色花朵,绽满枝头,温婉而不热烈,幽静中散发清香缕缕。难怪戴望舒由它联想至凄清的姑娘。
小区里有白玉兰和紫玉兰。特别是白玉兰,曾一度引发我联想。古人以诗盛赞:“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 湛蓝天空映衬下,白玉兰格外纯净高洁,美得让人心醉。由此忆起一位善良纯洁的白衣天使,想起她那动人的故事。
雪白的梨花,柔美的杏花,各种色彩艳丽的桃花……不胜枚举。
走出小区,便走进一片更为广阔的花海世界。
绿树掩映的健身公园,很多人在这儿从事体育锻炼。我们一众太极爱好者,每日皆来练拳养生。这些人年届古稀,生活幸福优雅,活动起来身手敏捷,毫无 “老” 之迹象。在周围轮番开放的繁花衬映之下,更显神采飞扬,活力旺盛。
运动间隙,一簇簇红艳鲜花吸引众拳友目光。其他花种,有的每朵只有五片花瓣,有的如玉兰花虽多片,但花瓣向四周舒展,片片分明,历历可数。而眼前这花,与前述不同,我查询之,曰重瓣榆叶梅。虽花朵不大,但见花瓣层层叠叠,不可计数,深绿色的卵形叶子,头部尖尖,与榆树叶酷似。通常所见到的重瓣花朵如菊花桃、千瓣白桃等等,皆属此类。
有的行道树内侧有宽宽的绿化带,这里芳草鲜花铺地,更有各式花树。中央公园对面,两棵花树临道而立,巨大树盖繁花密布,雪白的花朵像是从树冠斜枝上泼洒下来。一棵是东京樱花,一棵为紫叶李。
金黄的花,实在令人过目难忘。3月中旬,迎春花崭露头角,大片匍匐在地的花藤,钻出点点金黄色的小星星,虽稍嫌稀疏,但晶莹透亮。
中华金叶榆,花与叶浑然一色,金黄艳丽,飘逸潇洒。大片的灌木连翘满枝金黄,花香淡雅。
中山公园里的花与住宅小区相比,有些植株更高大,花朵更繁密,如宫粉梅、二球悬铃木等。人们在树下散步,跳舞,演唱,演奏乐器,缕缕花香与悠扬歌声、琴声连绵飘荡。花树深处,见到一学生模样青年,在静静阅读。这些花,这些人,这些事合在一起,是这般和谐美妙。
方才短短几十年,原本缺树少花的农村,如今竟变得如此丰裕繁盛,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沐浴春风,徜徉花海,仿写古人两句诗:
取次花丛频回顾,
半缘时代半缘君。

作者简介:董宝佑,男,1949年出生,天津市宝坻区人。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曾在《今晚报》、天津市宝坻区委宣传部征文、《中国乡村》等纸质书刊,和“宝坻区融媒体”等多个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有文章获奖。
春暖花开,由花联想到世事变迁,书此文章,表达对社会的感念。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