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阅读是为了写作。于我而言,是,也不全是。阅读,更像是一场场增长见识、安抚心灵的旅行。

生活经历往往拘囿着人们的视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成长、生活、工作的局限,注定我们有时无法背起行囊及时远足。无法旅行时,以阅读增长见识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文化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为60后的乡村里娃,眼前的天空只是田园环绕的窄窄的农村烟火,小时自然比一些同龄人多了许多的“愚钝”。在那种逢年过节才能奢侈地吃上一顿肉的年月,“生日”这个词对我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遥不可及。是当时的《优秀作文》让我窥见了生日的真容,明白了生日有蛋糕,有愿望,有成长的欣喜。也是从那时起,对闭目许愿的生日愿望,激励着我在文字的旅行中,无数次地幻想着自己将来的影子。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我们向往而又无法成行的旅程,书的浩瀚和旅途一样宽广无边,充满诱惑。想望西藏天空的圣洁,江南水乡的绮丽,蒙古草原的旷达……每一段堆叠的文字,似乎都是一趟山水相依、星光照耀的行程。选几本好书,认真读,生活的点滴、历史的足迹、千里之外的世界,足不出户,多彩的世界在脑中逐渐明晰。书中有我需要的安慰,有我向往的光亮,徜洋在书的海洋里,我像一个远航的人,一路打捞着文字的霞光,丰富自己内心的阅历。

忙碌的闲隙,手中有书,心不慌乱。有时看小说,随同主人公爬过一道道生活的坎;有时赏美文,跟随作者一同畅游碧水蓝天;有时读名篇,沿着名家的笔触去触摸时代的脉搏……人生,总少不了坎坷与挣扎。暂时的失落时,我喜欢把自己交给几本励志的书,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那里有湖光山色也无法慰籍的力量。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固然不同,但许多的生活篇章有时竟是如此的巧合、雷同。我们的每一次挣扎,都是为梦想涂抹的重彩,生活总会回馈所有的付出。
有目的读书,就好比是一次规划好的旅程。沉浸在书中,跌岩起伏的故事就像是连绵起伏的峰峦,精彩呼应的情节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幽境,精辟凝练的语言就是乡涧的清流。关上书闭目凝思,沟河桥的清泉仿佛就在身边静静地流淌,无以言表的惬意油然而生。
广泛阅读之后,书里书外的元素自然沉淀,过去、现在、将来,经历过或没经历过的情景便常常在心中交织,写的欲望似乎也就水道渠成。初学写作时,大多时候是心中似有千言,落笔时却是寥寥数笔,我时常陷入情景在脑中晃动,但笔端却是词不达意的窘境。往往此时,我又把自己交给几篇名作,几段美文,再来一次书中旅行,在别人的旅途中拾起自己苦寻的点点滴滴。记得刚接触到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时,他贯用的优美的长句,似乎把我带入了密林遮蔽的莽原,动物的执着与温情在眼前淋漓尽致地呈现,让我久久不舍“离别”。我似有所悟:语言的魅力不在长短,而在于适时适景的尺度和温度。

心中有书,每一段成行的旅途都像是在春光中行走,怡然而满足。有一段时间,记忆类文体写多了,心里总想能有所突破却又苦于无法突破。编辑告诉我:写作,除了读书,还要多出去走走。得益于编辑的指点,我时常参加当地作协的采风活动。采风归来,我试着写山色,写湖光,写时代色彩浸染的村庄……一如既往的阅读,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馈赠了我和时下生活同样饱满的热情。采风途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村庄人物,都与似曾相识的书中旅途相遇、碰撞、共鸣。于是,也学着涂鸦几段文字,并试图让它也成为别人的一段短暂的文字之旅。偶尔一两篇,得三两好友赏读,心中的喜悦便如品茗香,自觉没有辜负向导的盛情陪伴,没有辜负走过的山水村庄,没有辜负临行前的心情期待。

书中旅行,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邂逅了属于自己的心灵之旅。人的一生,多读书,也许我们就只差了一次旅行。如果无书相伴,错过的,将是时间也无法描摹的绝美景致。
伴随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蒙城县供电公司党委为庆祝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进一步提升公司职工对读书的重视,让更多的电力员工畅游在书海中,在阅读中不断增长知识、见识。国网蒙城县供电公司工会结合实际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笔者写下不生不熟的文字组合。编辑/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