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
文/ 何俊锋

“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歌里这一句,包含了春的所有节气。从“立春”至“谷雨”,春意盎然取代了春寒料峭,“倒春寒”渐衰,融融暖意席卷大地。此时雨水频至,呼唤百谷回归。”“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取“雨生百谷”之意,故得名“谷雨”。“谷雨”至,寒潮退,气温升。此时暮春正浓,初夏将至。亦是岁月渐暖,人间最美芳菲四月天。雨生百谷时,因这个多雨的时节,一场场的霏霏细雨,滋养了谷物的生长,才有了春雨贵如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偏爱一个润字,细雨斜风,淡烟疏柳,片片漫流随水,风暖烟霏。春雨也仿佛是聘婷的少女,纤巧柔和,低眉颔首,笑靥浅浅。着一袭淡淡的纱裙,穿过江南的青石小巷。

清明前的雨,雨丝轻柔,情动微风,似乎不忍惊扰,枝头的那些花苞,遥看近无的草色,及鹅黄的柳条嫩芽。待到清明过后,落红似霰,柳丝如剪花如染。那雨染了桃花红、梨花白,寂寂花红飘雨。待乱红飞过,雨与花的缠绵,就微微打湿了路人的心事。及至谷雨一到,雨不再烟迷,开始淅淅沥沥,清晰明快。雨势渐大渐强,恣意地挥洒人间。“夜来春雨深一犁,破晓径去耕南陂”。最欣喜的农人们,逢得谷雨,欢悦万分。陌上田间,一片春意盎然,一片耕作繁忙,一片生机勃勃。谷雨后春雨多又急,水里的浮萍吐翠而出。布谷鸟殷勤啼鸣,提醒春耕正当时。春种、夏长、秋收,若不负流年的光阴,唯有趁着春风和煦,谷雨连绵,及时播撒希望,才能期待稻谷飘香的丰年。

谷雨亦是春之告别,此时春已近尾声,在春风化雨中,春意褪去生涩,褪去含蓄,不断舒展,愈加浓郁。不再浅淡稀疏,不再冷冷清清,依旧清新,依旧淡雅,只是渐渐枝繁叶茂。经历次第花开花谢,如今满目春色撩人,百花竞相吐艳。因而谷雨时的大地,已没有了那份阴柔气息,呈现一种崭新、纯阳的蓬勃青绿。“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绵绵的谷雨,也迎来谷雨茶飘香。此茶又名雨前茶,同明前茶一样,都是春季最好的茶。顺应着时节采摘,遂聚集了节令的精华。一杯新茗,就伴了一抹春的气息,品之静心润肺,清香沁脾。仿佛与这个春天有了共鸣,亦懂了这场谷雨的期盼。懂了这份清润悠长的付出,是如此专注与深情。

暮春谷雨生百谷,最是一年好时节。恰似青葱少年,芳华待灼,未来可期。当春风送暖意,草⽊葳蕤,其⾊青绿,就有了“青春”,正如人生中最美的年华。青春是多姿多彩,是气贯长虹,是揽月⼊怀,是永不言败的歌。白驹过隙,只此青绿,因而青春当自强。风檐刻烛,惜取少年时,正如岳飞的《满江红》中说:“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世界太大,而生命却短,少年是⼀⽣奋⽃的开始,少年时期管理好自己,才有机会拥抱未来,才有想要的诗与远方。所以,趁着时光正好,用心经营青春,厚积薄发,让岁月可期,让时光不悔,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因此,虽然青春易逝,然而青春,并不只是一段短暂的年华,应是一种心态。因为心若年轻,将岁月不老。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在走向成熟的路上,不媚俗,不世故,不失初心,不失自我。始终保持一颗青春洋溢的心。在时光清浅处,让生命更芬芳。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因而做人,不用羡慕谁,也不用嘲笑谁。不懊悔过去,亦不透支未来,珍惜当下,活出自己。宛如一朵清莲的从容淡然,不为谁开,亦不为谁落,以最美的姿态,倾心绽放。时光荏苒,缓缓流逝,雨生百谷与春别,不负芳华且迎夏。让青春无悔,让流年可待,期岁月安然,一步一生花。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