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115章 先做人,后做事
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这天早上,坎耘昌肩担两个箩筐,给坎家福一家送“年货”,这年货全都是他自产的秋谷米和糯米,还有自己做的豆皮、炒米和麻糖果,还有一小篮鸡蛋。他到达馨龙书屋时已是中午放学的时间。
曾美玲正忙活照着生意。坎耘昌向她招呼一声,担着担子进了里屋。他见美玲母亲在里屋收拾,于是喊了她一声,“亲家母。”随即他麻利地将担子在里屋靠墙边拢筐放下。
“哟,是亲家公来了。哎呀,亲家公一路上辛苦了。”吴巧巧说道。她瞧了一眼箩筐说,“亲家公,瞧你,跑这么远的路,挑这么重的担子,这些东西一定都是孩子们喜爱吃的。等会您孙女孙子回来噍见了,一定和您更加亲。”
坎耘昌呵呵一笑说,“亲家母,听您说话啊,真舒坦。几个月没见到钰馨钰龙了,我确实是天天想啊!想着想着,索性就来了。”
两人正说话的当儿,坎家福来到里屋,见父亲到来,高兴地喊,“伯伯,您来了。”
坎耘昌说,“家福,伯伯来看看你们,还有钰馨钰龙。”
坎家福赶紧给父亲倒了杯茶。他瞥见墙角的两个箩筐,明白父亲又给送来了自家地里种的粮食。他走上前,双手捧起一把秋谷米,瞧了一会,微笑着说,“伯伯,今年家里又有了好收成啰!看这稻米多饱满呀!”他又在另一筐里摸了摸,“呵,糯米、炒米、豆皮,还有鸡蛋!伯伯,你这是挑了一担百宝箱来了啊。”
吴巧巧将碗筷饭菜端上桌,随后她到书屋照看生意。坎家福小俩口陪坎耘昌围在小桌前吃饭。
坎耘昌边吃边问,“家福,听人说你当校长了?”
“是的,伯伯。已两个月了。”
坎耘昌吃了口菜说,“你当上了校长,伯伯很替你高兴。可当好这么大一个家,不容易,伯伯也说不好。但你要记住,你是农民的儿子,从农村读书一步步走到今天,你最该懂得孩子们,最该懂得伢们的父母,你做事的出发点,都要替他们着想。这当家人,尤其是大家庭的当家人,要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要相信并依靠大家的力量开展工作,可不能唱独角戏的。”
坎家福笑着说,“伯伯,您说的真好。”
“还有,你是一校之长,不能沾一点私心。这人一旦有了私心,做事情心里就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也就不能把事情做到更好。这个人的小算盘打多了,时间长了,你就变得自私自利了,还会心安理得。最后,你也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你了,也很可能摔跟头。”他看了美玲一眼说,“这俗话说的好,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短。美玲啊,在这件事上,你也得要好好注意。”
坎家福说,“伯伯,您说的非常好。我记住了。”
“伯伯,我也记住了。来,伯伯,您吃菜。”曾美玲给公爹夹了一些菜。三人有滋有味地吃饭。
新年的春节很快来到了。大年初一临近中午,坎家福一家四口与楚国良一家三口,还有坎家和和庞玉雪,分别乘坐两辆小车一起到任跃进家拜年。
匡美珍见到楚逸菲、坎钰馨和坎钰龙三个孩子,十分的欢喜。她让三个孩子站定,高兴地说,“来,让奶奶好好看看。“她用手量了量三人的身高,又扯了扯几人的衣服。
任跃进呵呵笑着说,“好啊,我们的三个孙儿又长高了,也更加可爱了。”
“是啊,看到这三个孙儿健康成长,奶奶真高兴。”匡美珍看了大家一眼,欢喜地说,“来来来,家福、国良,你们都别站着,请坐喝茶,嗑点瓜子,等会我们吃饭。”
大家高兴地围坐在大圆桌旁。
坎家福笑着问,“叔叔、阿姨,前天我和新华弟弟通电话,他说带女朋友回家过春节,两人现在出去了?”
匡美珍扑嚇一笑说,“他呀,说是‘亲娘’病了,不能回来过年了。嘿!儿子大了,有了女朋友了,我这个正宗亲娘,还有他爸这个亲爹,都比不上他那个未来的亲爹妈了。”
任跃进呵呵一笑说,“怎么,都开始吃儿子的醋?依我说呀,我们的儿子现在不仅属于我们俩,以后也属于他未来的亲爹亲娘,他更属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啊!”
“阿姨,叔叔说得太好了。”坎家福说,“新华弟弟北大毕业后留学美国,现在经济学博士毕业学成归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今后,不仅他,还有中华妹妹,都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俩属于中国,也属于这个世界,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和值得高兴的事啊!”
余艳红一笑说,“是啊,阿姨。再说了,新华弟弟和中华妹妹俩最讲孝心了,他们能爱别人的父母,心底里一定更加爱您和叔叔的。”
匡美珍哈哈一笑说,“孩子们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听起来好伟大呀!”
庞玉雪高兴地说,“阿姨、叔叔,我觉得吧,您们是够伟大的。不仅培养了两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孩子,而且,您们的公司是越办越强大。还有,这些年您们俩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起教育基金,让成千上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也让好多好多孩子圆了大学梦,这是多么伟大和崇高的事情啊!”
“玉雪说的是啊。”楚国良说,“我跟着叔叔、阿姨快十年了,从叔叔、阿姨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不仅是在做事上,更在做人上。”
坎钰馨笑嘻嘻问,“惠爸,你刚说的意思,是不是‘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呀?”
楚国良哈哈一笑说,“哟,钰馨都说会引经据典了?说我们听听。”
坎钰馨正要开口,却听钰龙抢先说,“惠爸刚才讲的意思是说,经常见爷爷和奶奶做事,经常听爷爷和奶奶说话,所以自己也受了很多熏陶和教育,学到了很多东西。”
楚逸菲带头鼓掌起来说,“钰龙,你们说的太对了。”
任跃进哈哈大笑说,“哎呀,不得了!不得了!我看这三个孩子以后甚是了得呀!”
大家看着三个孩子纷纷晗首。
坎家福说,“说到这办企业,我是外行。不过,今天,我在江城的大街道路,看到了国良他的祥龙公司的一句广告很有感触哇!”
坎家和笑着问,“二哥,你是说‘先做人,后做事’吧?”
“是啊。”坎家福说,“这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广告语。”
任跃进和楚国良等饶有兴趣地听他说。
“《说文解字》解释‘人’字说,‘人’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的形体,都像一个侧面站立,脸向左边看,并稍微躬着腰,双手举到前面,毕恭毕敬的人形。”他边说边用手比划,“‘一撇一捺是为人,从‘人’的字形看,人是站立着的,我们做人就该顶天立地。《论语》云:‘人者,仁也’,何为仁者?‘仁者,爱人’,‘爱人’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同学情、师生情、同事情等等。从做生意角度说,‘爱人’,包括爱你的客户、合作伙伴等等。‘先做人’,就是这个意思。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应‘先做人,后做事’。我们只有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经受了做人的历练,才能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健全的心智,清晰的思维,正确的行动,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余艳红哈哈一笑,伸出右手大拇指称赞说,“家福这书真是读到家了,说的真是令人折服啊!”
楚国良也钦佩地点头赞许。
坎家福摆了摆手说,“说它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广告语,是因为它不光是言简意赅,也明了于心,而且特别符合贴近人们的心理预期,很能打动人心,再加上国良做事光明磊落,顶天立地,所以,我相信祥龙公司三五年内,一定能鲲鹏展翅,金龙腾飞。”
楚国良微笑着起身,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家福的手说,“家福,你的一番说道有理有据,太经典,太到位了。真让人折服啊!”
坎家福笑着说,“你小子,很有眼光,也非常精明了,我们相信你。”
大家谈笑风生,好不甚欢。
坎家福一家从任跃进家返回川家一中的家。坎家福带着女儿去了他的办公室。家里,坎钰龙在客厅拆卸玩具汽车。地上摆放了许多个小小零件和车箱的外壳、轮胎等。他拆拆看看摆弄着,十分的专注。曾美玲正在打电话。
这时,一对中年男女敲门后走进客厅。他们身后跟着一位年轻男孩。中年男女将手中的礼品放到客厅的桌上。
中年妇女亲切地喊,“小朋友,新年好!”
坎钰龙抬头看了三人一眼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随后,他又埋头摆弄他的玩具。
曾美玲见有客人来,赶紧放下电话上前与客人寒暄。
中年妇女笑着说,“弟妹呀,我是彭勃的妈妈吴凤兰,这是他爸彭万才。今天来给你们拜年,就是要感谢坎校长一家。”
曾美玲笑着说,“大哥、大嫂太客气了。家福他是老师,也是学校领导,他关心帮助学生,都是他应该做的。”
吴凤兰笑着说,“看得出来,弟妹很体贴人啊。弟妹呀,这春节马上快过完了,我们明天就要回浙江了。彭勃今年高考,他学习的事,还请坎校长多多关照。“
“大哥,大嫂,你们放心。等家福回来了,我再给他说说。”曾美玲说。
吴凤兰笑着说,“那太感谢了!”她将一个红包放到桌上,“这大过年的,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弟妹啊,那你忙,我们不打扰了。”说完,三人急匆匆地出门。
曾美玲出门见三人身影远去,返回屋里。她拿起桌上的红包打开一看,里边大概有上千元的钞票。她微微一笑,将红包收起放入自己口袋。
坎钰龙把拆卸小汽车组装完好,高兴地玩弄着。这时,他见爸爸和姐姐回家,于是高兴地发动了“车子”。玩具汽车“呜呜”向前驶去。
坎家福微笑看着车子向自己驶来,问,“钰龙,这汽车像是被美容过了,明光锃亮的,像新买的一样呀。”
坎钰馨上前蹲下身子拦住车,仔细看了一会,笑着说,“爸爸,钰龙把汽车拆开,然后擦试灰尘,再把汽车装好,给汽车‘美容’,真是太有趣了。”
坎钰龙得意地说,“爸爸,我给小汽车洗了一次澡呀,你说是‘美容’,好有趣。”
曾美玲端两盘菜出来喊,“钰龙,喊你爸爸姐姐吃饭。”
坎家福笑着说,“钰龙真棒,都能拆装玩具汽车了,对了,还特爱干净,真不错。走,洗手去,洗干净了再吃饭。”他牵着两人的小手,坎钰龙屁颠屁颠地向桌子走去。
坎家福走进厨房,见纸篓里有好些个一次性纸茶杯,问,“美玲,今天家里来客人了?”
坎钰龙说,“爸爸,彭勃和他爸爸妈妈,王晓波和他爸爸,刘清涛和他爸爸,还有……宋志远、胡一虎他们的爸妈,还有……我都记不住。”
坎家福和孩子们到客厅餐桌前坐下。坎家福看了曾美玲一眼。曾美玲故意避开他的目光,给钰龙夹一些菜说,“钰龙,你不是早说肚子饿了,快吃饭。”
坎钰龙吃了两口饭说,“爸爸,今天来的客人都要给我红包,我都没有要。”他边说边摇头。
坎家福笑着点头,夹个肉丸给放到他碗里,微微笑着说,“钰龙,你做得很对。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就等于占有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你就欠别人的一份人情。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还,你们现在还不了,这人情就得该爸爸去还,这样,爸爸以后就不能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坎家福这话是说给两个孩子听,也是在说给曾美玲听。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