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
文字:怅望秋水、淡泊轩主
【月下笛·梨花月】
文/怅望秋水
皓魄临楣,梨花透月,莞然馨切。
玲珑馆别,淡淡冰香轻拂。
捻霜花、一抹冷凉,一丝洁净怡秀骨。
雾朦胧渐老,凝芳时候,叠成高阙。
诗心倾岁远,继旧韵徘徊,怅吟声绝。
倾情不易,犹自俯仰山雪。
较明堂、冷香盖华,玉花一瓣明月悦。
楚时风、宋雨唐烟,隔世千万结。
《作家圈》作品
注释:
1、“俯仰山雪”,出自唐李白《古风三十三》句“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此处指意气风华。
2、“冷香”,指牡丹,见《红楼梦》第七回中说道,宝钗患了一种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犯时出现喘嗽等症状。一个和尚给宝钗说了个“海上仙方儿”,这种药就叫“冷香丸”。自打宝钗服用后,倒也灵验。
冷香丸是用何药配制,如此神奇呢?要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12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12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12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12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一齐研好;又要用雨水这日的雨水12钱,白露这日的露水12钱,霜降这日的霜12钱,小雪这日的雪12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12钱蜂蜜,12钱白糖,制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梨花树根底下。

“淡泊轩主”简鉴《月下笛·梨花月》——
深谢秋水君精彩雅和!
秋水君,这阙长调,写出梨花的姿态美、意境美! 上下片月、梨交融跌错,开端首歇笼盖全篇,“临楣、透月”,将题目的“梨花月”解释得再清楚不过。继而写月光下的梨花;“一缕洁净怡芳骨”,梨花的妩媚动人警示读者。下片触物思情,以虚笔为主,渗透主观情感,“梨花一瓣明月悦”,再次将月与梨花相映相衬,穿越时空,梨花走到今天,仍惹诗人墨客情结万千!真是一阕妙词!

秋水鉴《月下笛·梨花月》下阕——
下阕过片为上阕片尾的“高阙”作详细分别释过。
过片起句“诗心倾岁远,继旧韵徘徊,怅吟声绝。”意境上遥指古曲绵延悠长,声声不绝。“岁远”,岁月悠长绵延。“旧韵”,借指古诗词曲。本句另潜藏意思“文”。
彼时有文既该有武,正所谓“文武不分家”。
过片第二句“倾情不易,犹自俯仰山雪。”出自唐李白《古风三十三》句“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在本文中指意气风华。我记得曾看过现代唐酒卿的《将近酒》一书,“仰山雪”,即文中男主角建立新王朝的佩刀。同时,这句“倾情不易,犹自俯仰山雪”,也另潜藏意思指“武”。
“明堂”,指明华殿堂,宫阙,朝廷。“冷香”,本文中指牡丹花,牡丹生而高贵,就该住在高庭宫阙之中。我在此处借用了清曹雪芹《红楼梦》中第七回里薛宝钗因旧疾所需要服用的“冷香丸”。此药制作甚是讲究,要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12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12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12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12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一齐研好;又要用雨水这日的雨水12钱,白露这日的露水12钱,霜降这日的霜12钱,小雪这日的雪12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12钱蜂蜜,12钱白糖,制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梨花树根底下。
曹雪芹不愧为文学大家,仅一个“冷香丸”便如此讲究。同时也指出了高门候庭的娇贵,正所谓“仙宇楼台逢魏紫,皇家庭院住姚魂”。虽然是埋在梨花树下,但较之在冷辉中清莹似玉的梨花,少了一番清冷入芳骨的雅致秀丽。“玉花一瓣明月悦”,也与上阕中的“一丝洁净怡秀骨”相呼应。
本文中“玉花”,即梨花,出自赵福元的《梨花》“玉作精神雪作肤,雨中娇韵越清癯”。
我的原句其实是“一缕洁净怡芳骨”,“梨花一瓣明月悦”,但为了平仄合韵,把“一缕”改作“一丝”,“芳骨” 改成“秀骨”,“梨花”改做了“玉花”。
所以,“淡泊轩主”老师品鉴的《月下笛·梨花月》是我的初稿。
穿越时空,梨花与枝上月走到今天,仍惹诗人墨客情结万千。“楚时风、宋雨唐烟,隔世千万结。”
“淡泊轩主”老师说的非常正确,这就是一篇穿越时空,“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犹是照古今”的颂月词阕,梨花亦同斯。
另释:“仙宇楼台逢魏紫,皇家庭院住姚魂”,出自【现代】怅望秋水《七律·牡丹花》——步韵曹雪芹咏白海棠诗韵。

好友“淡泊轩主”原玉——
《月下笛·梨花月》
文/淡泊轩主
絮影才匀,花光渐淡,燕声深切。
春云怨别,又借东风轻拂。
立梢头、圆魄隐情,只羞满树冰玉骨。
纵群芳色老,如今重见,贵妃香雪。
星稀缘月朗,认殿后方知,一生清绝。
调脂妙手,又惹低吟蜂蝶。
染青芜、草盈岸边,牧童唱晚横笛悦。
压繁华、冷艳孤标,绿意千万结。
《月下笛》,词牌名。词牌沿革月夜听笛,古代诗人多所描述。如唐高适《塞上听吹笛》诗: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唐赵嘏《长安晚秋》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描述出静谧、安详的月夜传来乐音激越嘹亮的笛声,静中取动,韵味深邃;加之朦胧月色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显得意境深远宁静。调名本意即咏词人春夜月下听笛时的所思所想。
《月下笛》,调始周邦彦《片玉词》。调见《钦定词谱》第二十七卷。调名本意即咏词人春夜月下听笛时的所思所想。以周邦彦词《月下笛·小雨收尘》为正体,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等四种变体。
——定格·正体——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韵)。

作者简介:
“梅饰空庭玉饰昏,梨花点点绣帘门,柔宣三尺闲愁散,雪月生来是我君”。
怅望秋水,又名“秋水”,“千雪千寻”,“云中月”一介清冷,被称为“博海中的林黛玉”,“小李贺”,舞乐诗词均有涉猎,现原创作品约千首有余,次韵红楼梦作品40余首,多篇作品发表于《当代优秀作家精品文选》、《中华作家》、《世界华文作家》、《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诗无邪》、《中国朗诵艺术杂志》、《新文学》、《作家圈》、《阅读》、《品红苑》、《爱情诗刊》、《四季印象》、《春秋百家汇》、《岁月如诗》、《唐宋遗韵》、《诗意长安》、《诗天子书刊》等多家刊物。当代优秀作家编委成员,世界华语爱情诗歌编委成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曾获“诗词中国奖”,“世界华语最佳爱情诗歌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论坛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同时也散发于多个文学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