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13271/classic.aspx?parent=688278
文游天下(351)
天津独乐寺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入选中学课本的《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孟子问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得到的回答是:“不若与人。”这便是俗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来历,也是儒家极力推崇的治国理念,但有人却不以为然。唐玄宗天宝年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在当地的一座寺庙中举行誓师大会,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他宣称“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该寺院因此得名“独乐寺”。
位于天津蓟州区的独乐寺始建于隋朝,在辽代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它虽占地不大其貌不扬,却创造了四项全国之最。第一个便是入口的大门,其为屈指可数的辽代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门额正中的“独乐寺”三个大字乃明朝奸相严嵩所书,字迹遒劲圆润,尽显古朴典雅之韵味。门内两侧塑有青面獠牙的“哼”“哈”二将,栩栩如生的彩绘使人不由得心生畏惧,自然而然地屏气凝神,不敢喧哗嬉闹。
步入山门迎面即是巍峨挺拔的观音阁,它通体高24米,为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阁楼式建筑,此即独乐寺的第二绝。楼阁上方悬挂着李白写的“观音之阁”,下方为清咸丰帝所书的“具足圆成”。而第三绝就藏在观音阁内,16米高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为国内现存最大的“泥菩萨”。观音面容慈祥,仪态端庄,身体微微前倾,好似一位慈眉善目的知心邻家大姐,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善男信女们的诉说,并将慈悲与宽容的意念播撒进人们的心田。
蓟州区靠近清东陵,是清朝帝王祭拜先祖的必经之地,乾隆帝就在独乐寺中建立起行宫,以便谒陵时中途休憩。他不仅在此留下多首赞美独乐寺的诗篇,而且还临摹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并刻于石碑之上。现在,独乐寺中存有乾隆帝的石刻28块,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乾隆碑刻群,这便是独乐寺的第四绝。
乾隆在《寄题独乐寺》中写道:“欲留羲御问迁移,便是拈花不语时。丈六金身应好在,春风过客偶相思。”威风八面的帝王竟然也有温婉柔情的一面,而独乐寺更具以柔克刚的魅力。历史上京津地区多次发生大地震,而寺内建筑都安然无恙,难怪建筑学家梁思成赞其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实际上,独乐寺之名的来历还有另外两种说法,其一是因观音塑像内部支架中有一根大杜梨木,以“杜梨”的谐音而得名,其二是源于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但安禄山命名说流传最广,大概与其被儿子弑杀的悲惨结局有关,多行不义必自毙,老百姓希望君王能以此为戒,与民同乐方可安天下。而在乾隆众多碑刻中的一句话,意蕴更为深远: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022.4.15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351)天津独乐寺》
文/常原平
独乐不如众乐乐,
治国理念力推崇。
安称不与民同乐,
此寺因此而得名。
其貌不扬地不阔,
全国之最四项列。
最早庑殿顶山门,
“哼”“哈”二将守门神。
迎面巍峨观音阁,
朩结阁楼第二绝。
李白题字阁上悬,
咸丰手书下方落。
泥塑观音国首屈,
仪态端庄面容慈。
聆听诉说神倾注,
慈悲宽容理念入。
乾隆寺中建行宫,
留下诗篇摹精品。
现存石刻二八块,
最大乾隆碑刻群。
春风过客偶相思,
威风帝王温婉情。
历经地震安无恙,
宋式营造承唐风。
寺名来历两说法,
“杜梨”谐名似合韵。
清心寡欲守戒律,
独乐专以度众生。
多行不义必自毙,
禄山下场汲教训。
与民同乐安天下,
傲不可长欲勿纵。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