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东仓,山东长清人,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10月入伍,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原济南军区67军199师597团二炮连指挥班长。现山东省民族宗教委退休干部。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参加了老山对越防御作战。到达前线后,张东仓作为侦察班班长,带领全班进驻距敌不到200米远的某高地观察所,他们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牢固树立“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强意志。埋伏到敌人眼皮底下进行侦察,多次身临险境。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张东仓被敌人发现,遭到袭击,他的胸部、腹部、头部被炸伤。就在敌人即将对他进行包围时,为了保护身上的军用地图,张东仓忍着剧痛爬行十几米,纵身一跃跳下山崖。万幸的是,这处山崖并不很高,后来他被战友们冒着炮火救了回来。
在侦察中,张东仓先后为炮兵提供炮击数据1000多次,准确率100%,有效地提高了我炮兵的打击命中率。胜利巨大的贡献。中央军委授予他所在班为“英雄侦察班”,他和他所的在班记一等功。 1986年底,被评为二等伤残军人的张东仓,带着存留在头部、腿部的8块弹片光荣退伍。
退伍后,张东仓回到家乡济南,被分配到银行工作。他牢记初心使命,竭尽全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他经常捐出自己的伤残补助金,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和退伍老兵。
石玉想是张东仓的战友,当年被誉为“防御大王”,也曾荣立一等战功。去年,张东仓得知他的妻子身体不好,立即给她买了一个电动轮椅。
在张东仓看来,跟牺牲的战友相比,当年能活着回来就是莫大的幸福,党和政府给了自己莫大的荣誉和精心的照顾,自己要继续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2020年的春天,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退伍老兵,张东仓非常着急,他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他平时爱好书法,就立即召集书法界的朋友进行义捐义卖,联系老战友和爱心企业捐款,并拿出自己节省的1万多元伤残金购买了紧缺的防疫物资,送到抗疫一线人员的手中。在他的倡导下,先后筹集抗疫资金和抗疫物资110多万元。

当时,济南火车站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为防止疫情传播扩散,保障返程人员快速分流,车站实行到站旅客统一接站服务。张东仓主动报名,在出站口当了一名志愿者,帮助旅客登记信息,引导旅客乘车。当时火车站是比较危险的,但他坚持要去。他说:“是党员就要上最艰苦的地方去,最危险的地方去。 ”
越是危险,越要冲锋在前。张东仓说,自己和战友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始终牢记军人职责,只要祖国有需要,他们仍然会听从召唤,一往无前。

2020年5月,张东仓先后被历下区、济南市、山东省授予“抗击疫情优秀志愿者”称号。被山东电视台授予“时代追梦人”称号,还先后在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英模访谈录》栏目组进行了报道。
多年来,他坚持深入社区、学校,给孩子们讲述当年那段为保卫祖国边疆而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鼓励青少年好好学习,胸怀远大理想,为国贡献力量。
张东仓表示:作为一名老兵,他会牢记初心,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作为毕生的使命。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传统,有困难就上,继续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
(王爱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