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姜夔《项里》诗韵
姜清水
老院窗前一朵梅,清香不识几人来。
名词课件长相忆,原著书房起绿苔。
和姜夔《自题画像》诗韵
姜清水
灿烂繁荣不是风,香花绿草在其中。
春山树大闲无事,最爱寒梅色彩红。
和韵姜夔《女郎山》诗
姜清水
美景风光归彩笔,繁华色墨负家山。
梅魂灿烂无安处,绿野飘零境遇寒。
和姜夔《过垂虹》诗韵
姜清水
灿烂江山景最娇,浅吟低唱任吹箫。
曲高和寡凄凉路,断水通渠自架桥。
夜过德化桥
姜清水
月照清凉德化桥,谁知截发延宾娇。
惜阴责子书生记,不问贤良儿姓陶。
次韵姜夔五言古诗《李陵台》
姜清水
旧情归不去,心筑望情台。
相离万里路,鸿雁每年回。
消魂依笔墨,时常泼洒来。
姜夔灵魂墓前吊姜夔
姜清水
德才兼备弄笙萧,情恨坚贞误二乔。
湘月照明前进路,扬州直笔写萧条。
凌霄院把梅花赞,富览亭邀子晋聊。
一叶飘零无语客,九泉半醉有诗寮。
齐天乐·四月人间美
姜清水
暮春香艳繁荣景,柔风尽添仙境。
紫燕南来,天鹅北去,都是江河身影。
红花入镜,织绵正辉煌,色侵霄岭。
翠绿青山,满斟浊酒醉心领。
云霞舞新柳请。为藏鸦断雨,声调吟咏。
盛赞阳光,高歌月亮,再谢芳菲安静。
幽诗洁净,唱人世忧愁,说霜寒冷。
四月苍穹,最鲜明喜庆。
东风第一枝·紫荆花
姜清水
艳丽华庭,家山旧族,芬芳一地旗主。
颜容满目轻倩,叶留影团圆许。
清香秀雅,谁知晓、外来刀俎。
冷漠欺、我弱成鱼,受尽酷寒风雨。
云黑暗,带伤羁旅。
霜厚实,景悲境苦。
老龙屹立东方,熙光照明南浦。
春天梦里,繁荣貌、昌盛新树。
倚时势、灿烂辉煌,去写紫荆花谱。
东风第一枝·忆梅
姜清水
细雨飘扬,轻风荡漾,青春不误时序。全身坠地光荣,染红嫩枝老树。天涯冷远,谁知道、酷冬寒苦。是萼魂、抵御风霜,笑脸雪山开路。
心意暖,境凉不惧。情趣烈,景阴可舞。困难爱伴纤柔,成功怕生变数。依时计算,誓约在、如期瞻顾。尽皆盼、春暖花开,愿看到繁华驻。
薄幸·人间四月天
姜清水
颜容多美,满目景,青山滴翠。
命彩笔、涂鸦先许,不怕书房穷纸。
吐心声、春未繁荣,低吟浅唱辉煌事。
泼墨绘鸿图,深情入境,莫负江河厚意。
梅染土、馨香溢,花朵艳、气清人醉。
屋檐回紫燕,耕耘爱恋,平凡伟大幽欢味。
诺言珍贵。
雁归门前走,相思溅落钗环佩。
题诗刻竹,赞赏浓妆盛世。
阳春曲·本意
姜清水
阳春三月风光美,
柳暗花明绿野肥。
残云断雨也芳菲,
灿烂姿,
赛过驻仙时。
永遇乐·清泉流转
姜清水
白石清泉,润泽山溪,流转一脉。
敦厚温柔,生花妙语,含蓄清刚格。
冷风寒雨,情凉心暖,满目景悲伤笔。
纵然是、青苔小草,皆能作词人客。
梅花壮志,玉龙哀曲,代主心声吹笛。
旧友游园,前贤遗事,都把今天泣。
暗云飘恨,新芽冻怨,用力泼吟哦墨。
借时势,繁荣灿烂,依红染色。
秋宵吟·念姜夔
姜清水
月高悬,泪湿地。久待窗前心喜。
相思远,碎字码成书,受时题起。
动真情,爱韵味。探访梅魂优美。
因烦厌、暗色乱侵凌,讨公平理。
误入文坛,历苦楚、先锋换位。
与天争亮,与鸟争鸣,笔语染棉纸。
催白头无畏。若有来生,仍旧剑指。
愿春天,灿烂辉煌,恢复忧国秀雅势。
雨霖铃·再读姜夔
姜清水
鄱阳愁绝,属姜夔最,爱国殷切。
诗词秀雅登岭,生花妙笔,豪言温说。
满目伤悲境况,恐无好颜色。
念战火、故土残存,一片丹心溢鲜血。
扬州曲责冰凉月,咏梅花,彰显清香节。
西风绕道何往,南宋岸、怎容争夺。
雨信谁传,歌唱、忧愁痛楚通彻。
便纵有、千样风流,尽盼黎民活。
瑶台聚八仙·秋
姜清水
静寂秋天,雷渐远,消夏季燥纠缠。
叶红如锦,收获润泽心田。
努力耕耘勤是本,徜徉苦楚路安然。
好河川,雅弦乐曲,歌舞狂欢。
枫林枕流壮丽,胜春光灿烂,色彩翩绵。
炫目斜阳,飘落倩影嬽姗。
舞姿飞渡梦境,怎奈得,无形抱病颜。
文章美,恐怕缺人赏,自染青山。
换巢鸾凤·遇春光
姜清水
完好阳光,正繁华景物,艳丽馨香。
满天飞柳絮,大地出沙棠。
春花齐放润门窗。
翠蓝古城,温柔故乡。
佳期误,几度搏、遣词豪爽。
声响,诗句亮。
言婉意绵,真爱江山壮。
素笔涂鸦,苦心图画,生恐才成屏障。
苍老冯唐最多情,竞争唯有年龄忘。
云烟飘,醉归途、一路歌唱。
风入松·访梅
姜清水
携潘江陆海才情,遇三九天晴。入园访问癯仙去,坐春风,《疏影》词声。冻雪缠绵硬骨,盐车拥抱峥嵘。
湖边倒染范爷亭,依旧露忧灯。夔公墨汁千军力,筑长城,妙手香盈。彩笔冯唐把握,运筹延缓余生。
蝶恋花·春色
姜清水
梅露笑颜红色染,满目春光,叶绿花鲜艳。枝上新芽青翠脸,江河伟岸皆清湛。
柳树藏鸦杨树暗,灿烂阳光,好把江山占。莫问来时风雨险,多情总会苍生念。
忆王孙·见姜夔手迹有感
姜清水
东湖碑石立逢时,
星汉姜夔名永垂。
杜宇啼声尽是悲。
盼归期,
紫燕回家柳展眉。
昼夜乐·姜夔怨
姜清水
此词集姜夔诗词句而成。
绿丝低拂鸳鸯浦,问谁识, 渐笑语。
何堪更绕西湖,只见乱山无数。
送客重寻西去路,漫赢得、岁华如许。
尽荠麦青青,梦逐金鞍去。
无端抱影销魂处,想如今,也孤负。
费人月咏风嘲,一点芳心休诉。
歌罢淮南春草赋,看世间、绿香红妩。
树若有情时,一声声更苦。
感皇恩·忆姜夔
姜清水
此词全部集姜夔词句而成,只有“去国情怀暗萦绕”一
句是从他两句词句中拼凑成的,其他的均为原来整句照搬。
又正是春归,箭壶催晓。
未老刘郎定重到。
梅边吹笛,露脚斜飞云表。
荡湘云楚水,相思调。
高树晚蝉,数声啼鸟。
去国情怀暗萦绕。
十年幽梦,何逊而今渐老。
玲珑闲看月,叹芳草。
惜分飞·昙花
姜清水
胜雪白姿生伟岸,胜雪清香获赞。爱把江山恋,刹时拥有长轻倩。
寒雨残云无意伴,幸福平安夜暖。美好留河畔,芬芳不负花魂唤。
踏莎行·重读《花间集》
姜清水
镂玉雕琼,名高白雪,花间燕乐音声绝。牛峤梦美舞香浓,庭筠婉语花前说。
密意深深,真情切切,藕丝色浅残风月。古今接武有谁行,长空暗把姜夔阅。
醉花阴·境与梅魂共
姜清水
半夜寒风千里冻,雨雪江南送。进九落冰花,凝视凭栏,屈指谁人懂?
身凉意向春天颂,冷峻香还弄。莫管泪侵衫,秀句成时,境与梅魂共。
贺新郎·读姜夔
姜清水
大宋飘零客。
意深沉,诗词婉丽,尽文人责。
芳草香花能说话,顽石高楼抱魄。
诉心事、殷忧添色。
树叶分离喻败北,有谁知、艺术真风格。
逢乱世,半江国。
英雄项羽言难得。
警天廷,寻消问息,屈原歌笛。
月落胡沙伤恨久,泪洒红笺谩忆。
怕误解,西风争席。
子晋护民遭贬废,见空台、灵运腰悲极。
遗字眼,赛魔力。
望海潮·本意
姜清水
地成圆状,人分善恶,国防强者扬威。
舞剑弄枪,腥风血雨,烟尘满目伤悲。
战火乱纷飞,百姓遭涂炭,霸道侵欺。
美好河山,万千颜色改英姿。
和平共处根基。
互赢才是理,世界芳菲。
灿烂意图,文明进步,何须煮豆添萁。
先圣设桃源,只几行文字,指点心迷。
顺势精神换位,起坐有新规。
石湖仙·情许
姜清水
城南河渡,是魂在潜消,离别生苦。
常忆岸边人,似嫦娥、飞天起舞。
姿容优雅,刻进脑、影踪留驻。
情许。雁阵图、洒带心语。
诗词总关旧事,为桃花、寻吟秀句。
梦里云霞,也有鸳鸯挥羽。
伉俪无缘,走亲来补。
笔难停住,真痛楚、谁知碎字迷路。
角招·秋雨感怀
姜清水
热天息。
秋风带雨追来,暑气成忆。
赛春光秀极。
念柳絮飞, 谐美疆域。
平安景色。
尽是福, 清明时刻。
一叶飘扬醉眼,舞姿缥缈多情,叹无人能识。
宣墨。
笔携画幅,摊开历史,花尽词心力。
苦头才影匿,痛恨深惟,西方毛贼。
无需掩饰。
乱秩序、争端谁职?
岂见魔王道德。
自家事,有中心,知门北。
八归·游春曲
姜清水
寒风已去,春光刚到,街道柳树芽发。
春花灿烂销魂日,春雨下千江秀,春雷灵活。
择好踏青吟咏路,笑语唱词真情绝。
最憾事、美丽山河,苦索赞才缺。
青草伸腰翠绿,桃花红艳,记得梅花离别。
痛伤缠绕,倩妆折断,勇敢牺牲精血。
后来人会忆,盛世繁荣靠龙骨。
遨游尽,酒杯高举,醉了文章,诗人心载物。
醉花阴·书香许
姜清水
近日搬家,把原存亲家车库的书移至新设的书房,经过三天的运输与整理,总算让他们回归了书架,取书房名为“清水港湾”,意为灵魂安放处,独自在书房凝视书架上的书良久,陷入了沉思,“书坑了我,还是我坑了书”的问题爬上
心头,一曲《醉花阴》解愁。
世上金银无法数,唯有书香许。陋室置空间,宝枕新厨,安放灵魂处。
诚心拜访贤才府,意走承袭路。莫问月翻飞,笔舞乾坤,人接风华武。
小说
表嫂
(姜清水)
题记:人,无时无刻不与忧愁同生共长,真是活得不易。最不易的不是你经历过多少困苦与艰难,或是路上遭遇到多少坎坷与挫折,而是对困苦与艰难经历和坎坷与挫折遭遇,在心灵上产生了麻木接受,无半点反抗的意志,并且坚持以“我的不悦,能带来他人幸福”为快乐,恐怕这就是古人说的“人镜”,又似是此镜比照妖镜更胜一筹,可以让贪婪、罪孽躲闪堂外,无地自容,不敢露头。表嫂,就是这么一块明亮的镜子。
1
表嫂出生在靠鄱阳湖东岸农村湖滨乡的一个姓江的家里。该村人多田地少,水灾是三年两头发生一小灾,十年里头三次大灾。小灾靠水中鱼能度命,大灾就要靠政府救济。表嫂是1949年带着哭声落地的,刚好那时遇着“解放军”进城路过这里,她父亲就给她取了个叫“解放”的名字。“解放”的名字叫得响亮,全村人都喜欢这个女孩,对她的父亲也产生了不少敬畏之意,又刚好成立合作社,加上其父出身正,人高马大,腿粗臂圆,有把力气,脾气豪爽,说话直率,敢作敢当,村里人选他父亲当了生产队长。
表嫂天生丽质,皮白肉细,黑发大眼,瓜子脸蛋,樱桃小嘴,柳腰长腿,具有东方女性的妩媚姿态,最为女性“解放”特征的是一双大脚。解放是在人们夸赞中长大的,汉语中“漂亮”“排场”“水灵”“聪明”好像是专门为她造的词。解放没上过正规学校,只是在村中开办的夜校里学习过,除了对自己姓名和农具名称写得来之外,还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尤其是“三字经”中的一些要义,牢记于心,成为其言行中的思想指南针,从不违背。
江家村共有四十多户,一千五百多口人,村子不大,土砖茅草屋、青砖白瓦房共存,房屋都是座西朝东的,村东口有口水塘,塘里种有藕,待到暮春初夏时,荷花盛开,鱼跃虫飞,妇女在塘边洗菜浣沙,这里不仅是村里一道风景,还是捉鱼挖藕的好去处。那个年代,村里来客,佳肴上桌,全凭这口塘。江家村只有一个叫梅雨的人上过学,也是村里唯一一个出过省的人,到底他学到了什么知识,做过什么事,他也从不对外人说,村里也无人知道,政府下来过人追问过,只告诉村里干部说这个人是“革命者”,至于他革过谁的命,就不清楚。梅雨给人的印象是有“文化”,平时轻声细语,热心助人,为人也还厚道,村上的账目就归他管,大部分村民过年或红白喜事要用的对联,都是出自他的手。村里夜校就是他当教员,人们戏称江先生。奇怪的是他不论冬寒夏暑,每天清晨起床,都要围着村子跑上五圈,口中时不时还喊上一二三四,叫人不知何意,传说就更奇了神了,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那年,他从外地回来,极力劝说父母把家的地该卖的卖,该送的送,对钱财也大手大脚,施舍了不少,连大房子也卖掉了,自己与父母住烟舍,与穷人差不多,这样一来,他赢得了人的心,最终在评阶级时,算到了贪农一块了。过了几十年后,人们才明白他的用意是“躲避革命”,可他终身不娶,单身到老,就又明白不了是什么意思。他死时,是村里凑钱埋的。
解放在十六岁那年,媒婆就盯上了,她的父母讨厌媒婆耽误时间,怕浪费回绝更多口水,找江先生讨办法,江先生知道他家情况,只用一句“不嫁”,就能把人拒之门外。其实际情况是她的父母这时已经生了五男三女八个孩子了,母亲在生老八时难产,便离开人世了,靠父亲一人支撑着这个家,可知生活艰难,就如穿衣一事,老大的衣服逐渐改小,等到老八能穿在身上,布丝都不成样了,松散了,破烂了,保暖的功能下降了,只怕只剩下能遮掩身体功能,好在乡社当时食物是按“人头分配”的,不然真担心养不大他们,那时虽然大家都一样穷了一点,可互相拉扯,活着还不是太大的问题。解放是老大,承担着母亲遗留下来的部分职能,这时若嫁人,还没有人替代解放照顾弟妹们,诸如陪伴成长、玩耍、洗澡、换衣、喂养等等。就这样过了两年,解放十八了,媒婆踏破门槛了。她精挑细选,看中了邻村一家的一个帅小伙子,人还不错,互相都还中意,双方家长也都准备按婚俗到了“看人家”程序的日子。当通知到了嫁给对河村的大姑姑时,大姑姑不同意这门亲事。
大姑姑历来喜爱解放,尤其是听到人家说“侄女像姑姑”的话,心里美滋滋的,见到侄女一天天长大,像天仙似的,更是欢喜。她心里早把解放当自己女儿一样疼爱着,也早有娶回当儿媳妇想法,只是不愿让侄女去受“戴高帽子”的委屈,才没有向哥哥开口,这次是没法子,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不想让自己与吴家“继子绝孙”,厚着脸皮,跪下双腿,流着泪水,乞求哥哥,让侄女嫁给自己的儿子。
大姑姑是祖父为了脱离贫困圈子嫁到东边湖东乡吴姓村的,二姑姑嫁了一个穷书生。大姑姑婚后确实过了几天有钱用、有衣穿的好日子,也为娘家兄长婚事解决了不少费钱的问题,可不久公婆被政府以“恶霸”名义双双给镇压了,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刺激,弄得心神不宁,到婚后第五年才生了一个儿子,比解放小两岁,叫土改。大姑姑家是一个身份较高的阶层,来了政治运动,这个大姑姑不是自己挨批斗,就是戴着高帽子站到草台上陪着丈夫挨批斗,最让姑姑头痛的就是儿子土改到了婚娶年龄了,没有谁愿意到她家当儿媳妇。当听到解放愿嫁人,就动了心事。经过演苦情戏、唱悲伤调,兄长经不起妹妹一哭二撒娇,明知是火坑,可为了报助自己婚配之恩和顺兄妹之情,陷于两难之间。解放的父亲提了两斤酒,去问江先生,两人围绕“嫁与不嫁”问题谈了一个晚上,什么“同姓婚而不繁”“表兄妹结婚多的是”“婚姻讲究平等”等等,解放的父亲似是听了一夜的课,仍然是迷糊,不着边,倒是江先生最后说的一句话击中了他的灵魂,“恩与情,是人最脆弱的地方,谁也逃脱不了”,江先生没正面回答“可嫁否”。
解放的父亲没归家,从江先生处出来就又跑到妻子坟前,诉了一顿苦,流了不少平时无人见到的泪水,嫁妹妹家,明显会受气,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说,单是“陪斗”一项,那是伤尊严的事,不嫁妹妹家,自己良心会过不去。在妻子坟前说了半天话,妻子没有给予答复,自己也参与过不少“批斗”场面,有些情景如电影镜头,“戴高帽”“低着头”“听骂声”,时而还挨巴掌打,受脚踢,一幕幕出现在脑海,形成碎片样影子,在眼前飘来飘去,忽近忽远,“伤人”两字老是缠绵着,左思右想,仍然是左右为难,眼前又不断呈现着妹妹哀求的样子,那眼神与肢体的乞怜状态,妹妹的“绝后”语音,在头顶上狂轰滥炸,揪心了,一下子心软了,意已决,下狠心牺牲大女儿的幸福,就答应了解放嫁给土改。
生活没有如果,前后谁也左右不了,可有些问题还是人能做主的,不是什么都怪天定,也不是什么天都能定的。解放嫁不嫁土改,虽然有嫁的缘由,可不嫁的理由更明显摆在面前,只要其父亲一个“不怕得罪”妹妹,心稍硬点,那怕是疼爱女儿之意比亲妹妹之情的法码,稍加慎重,只要意到情忘,或意重情轻,恐怕解放以后不会生活在一波又一波的痛楚之中,当然,有些“痛楚”不是其父亲愿意看到的,也不是他能预见的。
“同姓婚而不繁”是遗传病多的历史经验和残酷的现实,让那时人们的达成了共识,一般情况下是没过五服的男女不同婚,国家在五十年代初就通告“直系五代之内禁止结婚”,后来已成俗例不准了,可对“与表亲婚生残障”的认识是不够的。特别是那个多事之秋,贫困大众化时,兴起了一股“换亲”歪风,为表亲结婚开了“省事”“省钱”的方便之门。年轻的解放更经不住父亲与姑姑的双重劝说,什么“亲上加亲”“长辈疼晚辈”“省得婆媳磨合”“夫小如宝”“东边有山富”,一切的“好”,让父亲与姑姑添油加醋地描绘成天堂,就是“挨斗”的客观实际情况只字不提,弄得少女春心向往,毫无疑问地径直答应嫁给表弟。解放结婚时,姑姑家被批准杀了一头自养的猪,足有八十来斤,除去上交公社信用社部分,还剩净重猪肉四十来斤,姑姑家给解放家二十斤,在婚礼前一天送到,说是“赐嫁”礼,除这猪肉之外,还有二十斤米和二十元钱。表姐与表弟就这样,两方各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结婚了。或是由于邻居对解放的尊重,或是取笑解放,也或是一个女人叫什么“解放”,总觉得那里不对劲,本应叫表弟媳的,就都叫表嫂,弄得后来人们不知道其真名是那几个什么字,而表嫂的叫名一直叫着,叫着叫着就传得很远了。
2
表嫂嫁到湖东乡吴姓村,湖东乡是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村前是河,村后是山,一般情况下,衣食不愁,比起表嫂娘家富裕多了。表嫂的丈夫是个实在人,读过几年书,能诗工词,也读过《三国》,自己能讲《水浒》,种田也是一把好手,很受邻里喜欢。至于陪斗之事,在他未婚之前是与贫下中农子女一样在草台下看斗,当他看到父母上台挨斗,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其结婚之后,经常被拉上台陪斗,等到生了大女儿后,时而也挨斗。
表嫂开始对丈夫有新鲜感,享受着新婚给她带来的天伦之乐,云雨之欢,还真过了几天喜庆日子,待到农闲之时,丈夫一次次陪公公挨斗,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最为难堪的时期又随之而来,特别是她有了第一个像她一样美丽的女儿出世后,姑姑有些失落,认为不是“带把的”,不能传宗接代,在解放面前装着若无其事,嘴上丢下一句公开向外的像是夸“儿媳妇会生人”,又像是逼着“儿媳妇再生”的损人话,“先开花,后结果”。这时,不知是当权者妒忌她生了个仙女,还是瞬间有了脑勺儿觉醒,认定其丈夫叫吴土改名字“不妥”,人家上刚上线,加上了“不赞成土改”“反对土改”的罪名,又认为解放嫁给土改,是别有用心,平日里也经常把他们夫妇二人与姑父、姑姑坐在草台上一起批斗。这种挨批斗的日子过了几年,解放自己也记不起来了,就养成了“押着尾巴做人”“见人就低头”“少惹事”“少说话”的习惯,最难受的还是没有说知心话的朋友,也没有诉苦的地方。等到老三出世以后,挨批斗的日子逐渐少了,可照顾老三的“病事”,就又不是一件易事,真是让解放痛不欲生,几次想自杀,都被丈夫救下,并在亲人的劝说下,坚持活着。
老二又是个女儿,与老大一样可爱,老三是个儿子,儿子刚出生时,一家人欢天喜地。当时见老三浓眉大眼,皮白个大,很是高兴。解放看到儿子眉毛成一字,与女儿八字眉、柳叶眉不一样,就问接生外婆“怎么是这样两眉相接不分开”,接生外婆也不知所以然,用“眉毛浓厚”搪塞。谁也没法解释,随着儿子的长大,发现与正常人越来越不一样,这才知道是个“智障儿”。
“与表亲婚生残障”,说的是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获得了较多的相同基因,容易使对生存不利的隐性有害基因在后代中相遇,因而容易出生素质低劣的孩子。近亲结婚造成的遗传缺陷,其又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只要是说双亲中有1人携带显性基因,子女就有二分之一的几率出现病的症状。 隐性遗传是说双亲中有1人携带隐性基因,子女均无症状出现,但是有二分之一的的几率为携带者。如果双亲均有症状,子女一定会出现遗传病的相关症状。显性遗传不存在男性传男性的现象,隐性遗传可以导致仅男性有症状,而女性仅为携带者的现象。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此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常见的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目前确定的遗传病有三千多种及与之相关的症状。 表亲一般指姑表兄弟姐妹(姑表和姨表)叔侄、伯侄、姑侄、舅甥、姨甥等,属同源于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舅表兄弟姐妹。解放与土改是姑表、舅表姐弟,还是三代以内的血亲,这个范围的血亲到了八十年代,国家也立法禁止婚配。
解放与土改的儿子到了五岁,与正常人逐渐拉开距离,发声迟缓,不会叫人,走路不稳,最大的区别是脾气大,时而砸饭碗,摔东西,还无端打人,有时发起脾气来了还做些自伤自残动作,一次比一次严重。他以“手指长短不一”为由,竟然拿刀把自己三个手指砍断,又有一次,他的“脚痒”,拿刚烧开的水“止痒”。这样一来,不仅花去了不少医疗费,加重了家里经济困难,而且对他独处多了一分不放心,时时让人陪着。解放的父亲时常来走走,本想到大女儿家“拿”点钱,“带”点粮食回去,看到这种情况,不仅不敢开口,心里也产生了些许后悔之意。父女俩见面,解放也很想到父亲面前诉诉苦,可真见到了,知道父亲生活也不易,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可父亲倒是在她面前诉起了苦,说了一件有关大妹子的事,让父女二人又痛苦,又无奈了好一阵,竟在无人的时候,两人抱头哭了起来。
解放的大妹子是家中老三,比解放小四岁,因是春天出世的,江梅雨先生帮她取名叫春伶。解放出嫁后的第三年,春伶嫁给了同社的胡家村,一家有公婆与他们夫妇共四人,经济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算不错的家庭,可是由于丈夫无生育能力,其公婆与丈夫拿棍子逼着她去“借种”。春伶有几分姿色,对她来说“借种”的事好办,难的是“道德”一关不好过。家庭的维系是夫妻双方的责任,互相信任是前提,互相包容是基础,出轨就是背叛。为了“要后”而决定“借种”也是出轨,这势必影响夫妻的感情。春伶夫妇不是不知道这些,可传宗接代的“任务”,战胜了感情伤害,在连续不断地“言催”“棍逼”下,春伶答应了“借种”。
春伶的丈夫为春伶物色好了猎物,那是同村的一个大致同龄的年轻人,叫胡厚德。此人五大三粗,力气大,忠厚老实,父母双亡,没有婚配,瞄准目标以后,春伶的丈夫还尽力帮春伶与那胡厚德约会创造条件,时而拿胡厚德的破衣服让春伶缝补,又让春伶送去,一来二去,加上春伶这里是有意而来,两人在一个收获的秋天,滚到一张床上了。
不久,春伶真怀上了。春伶的丈夫满意了,高兴了,“有后”的喜悦冲昏了头,冲淡了夫妻感情,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漩涡之中,天天冲着春伶笑,似乎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当心满意足地得到了一个儿子以后,眼前看到胡厚德就不知道那儿来气,觉得不舒服,特别是见到春伶还隔三岔五与胡厚德来往,更是气不打一处,有一次竟然在自己菜园地里看到他们两人有说有笑,怒火在胸中烧了起来,拿起扁担就跑了过去,上前对着胡厚德的脑门,就是一扁担,一下子把胡厚德打死了。春伶的丈夫也被判了死刑。
表嫂的儿子出了问题,表嫂不仅按照平常出工,还要时常提防儿子不出意外。不知是乡邻怜悯,还是什么情况,“批斗”的事少了,“义工”也没叫她做了。
3
后来,“地富反坏右”的帽子被拿掉了,表嫂家有了医保,还评上了“困难户”,拿到了国家生活补贴,时而那个二姑姑还接济一下。二姑父从一个穷书生开始,进入政府当普通公务员,现在到市里做了副市长。 再后来,表嫂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跟着丈夫在外地打工,他们的生活都很幸福,再也没有什么“帽子”的阴影笼罩。表嫂夫妻孝敬着年龄较大的大姑姑与大姑父,仍然细心地照顾着老大不小的儿子,靠着勤劳的双手,种自己分到的田地生活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表嫂觉得很不错,脸上时而有了笑意。
姜清水2022年春月
姜清水,男,1953年5月出生,江西省鄱阳县人,中共党员,中共上饶市优秀共产党党员,鄱阳县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三十多年潜心研究姜夔文化,现任鄱阳湖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姜夔文化研究分会会长。在本地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了《姜夔编年研究》《姜夔诗赏析》《姜夔长短句赏析》等十四部著作。编有四十集历史文化名人电视剧文学剧本《春天约会姜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