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瓜
"娘娘要吃瞎瞎呢,瞎瞎还没按下呢"。这是流行于岷州一带的一句俗语,从这句俗语判断,洮岷一带,很早以前就有吃瞎瞎肉的习俗。
瞎瞎,又名地羊,其肉细腻而清香,骨、肉均可食用。瞎瞎骨民间视为"虎骨" ,有明目、驱风之功效。除了食用价值外,瞎瞎骨、肝、胆药用价值极高,其毛皮具有脱水性强的特点,堪与水獭皮相媲美。
还是说说烤瞎瞎吧。抓捕瞎瞎,把瞎瞎加工成一道美食,首屈一指的当数岷州。把瞎瞎开剥停当,放进蒸屉蒸一蒸,然后撒上调料,在烤炉上烤,边烤边翻,烤得微微发黄即可。

在岷县街头,有一位姓潘的师傅,卖瞎瞎肉卖出了名,人称"潘瞎瞎",他的瞎瞎生意十分火爆。老潘告诉记者,他每天能卖出几十个瞎瞎,行情好的时候,一只烤瞎瞎能卖到七、八十元。
在岷县,喜欢吃瞎瞎肉的人可真不少,尤其是年轻人,几两小酒下肚,便到卖瞎瞎的摊位前,蹲下便吃,一顿可吃掉四、五只。不光男士喜食瞎瞎肉,女士也是经常光顾了。岷县农口部门有位杨女士,她说小的时候就吃,长大了也一直享用,她说瞎瞎肉吃起来特香!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瞎瞎肉吃完之后,其头骨可就是一只精美的哨子了,不少孩子因为有一只这样的哨子而自豪。

瞎瞎肉可以说是最鲜美的野味了,但这种美食有时间限制,据老潘说,卖瞎瞎肉,一年之中只卖三、四十天,惊蛰过后,瞎瞎吃了青草,肉带有一股草腥味儿,就不能再卖了。
如今,在岷县,瞎瞎肉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多的融入了民俗的元素。(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