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塞罕坝
文/牟福明
早就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一个叫做塞罕坝的地方,又高、又远、又冷,原来是荒凉可恶的沙漠,“黄沙遮无日,飞鸟无栖树”。如今,“高志向四海,万载垂清风”,变成了很美、很绿、很香的壮观林海。
早就听说有这么一群人,就住在塞罕坝,寒暑无阻,不惧艰难,住着简陋的屋棚,吃着单调的黑莜面,喝着冷冷的水,住着破旧的马架子,任凭风雪交加,把荒地开垦,植树造林。不少人远离了家乡和亲爱的人,有的在荒原甚至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生命,有的不幸落下残疾乃至伴随终身,有的抛弃好的工作待遇而在此奋斗终生。望海楼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护林员夫妻哨坚守了十余年,谱写了一段动人的传奇。在这个地方啊,爷爷辛苦种树、儿子辛苦种树、孙子辛苦种树,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在这里辛苦种树,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棵年逾百年的功勋树,恰恰就是最好的历史时光证明。
我原来没有到过这里,但心很近、很近、很近,因为这里不仅仅叫塞罕坝,即使整个神州大地都在歌唱你们的事迹。这是塞罕坝林场,也代表塞罕坝精神——一种伟大征服梦想的精神,一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造就百万亩郁郁葱葱的人工森林,创造了绿色文明的一大奇迹。
我不曾认识这些人,但彼此心窝相依,因为这个地方不再属于塞罕坝,四处都在传诵你们的创业精神。
我多想来到这里,跨严寒、走深山,跟你们在一起种下幸福的梦。我多想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挥洒青春,于林海中尽情绽放。
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个叫做塞罕坝——这片美丽广阔而又富有诗意的土地,这个最早充满了荒凉的沙漠和狼出没的地方,而今变了天、变了地、变换了人间,已经变成花的故乡和林的海洋。
几十年所历经的风雨啊,几十年共有的情;几十年所走过的土地啊,几十年共有的命。难以预料的神话滋生,难以撼动的沙漠最终感动了白云和星星的微笑。
面对着每一片树林,青春的岁月如歌如血,留下的是辛勤的脚印与汗水,至今无悔,永不停息。
请铭记:后来者,是否记得先人的清贫与奋斗?是啊,后来者,是否能珍惜先人的清贫与奋斗?问苍天,问大地,在拷问我们自己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