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二章)
作者:李汉武
演诵:钟雪怡
音频策划、指导、监审、导语诵读:魏静
音乐制作:碧云天
编辑制作:娲儀

木塔缘导语:
翻阅浩瀚历史文献,寻找应县木塔古迹。历经层层艰险,绘测成功凯旋!他就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请听文声国际小说演播团队为您奉献李汉武老师的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二章)!

这天,周敦信正在为二麻子昨天在木塔勒索梁思成的钱财而生气,是他安插在二麻子身边的一个亲信报告的。他打算把二麻子叫来狠狠臭骂一顿,二麻子刚刚进了门,周敦信的电话就响了,他慢腾腾地接了起来,电话是山西省主席徐永昌打来的,他接听了一会儿,放下电话,二麻子问:“县长,啥事?”
周敦信没好气地说:“啥事,还不是乔日成前年抢劫邓友兰团长家的事儿。”他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说,“乔日成,真是胆大包天,太岁头上也敢动土。咱们缉拿了二年也没有抓住,乔日成反而控制了整个山西的烟土交易,成了当地的首富。”他看了看二麻子,骂道,“你也不是个好东西,和乔匪也没啥两样,让你缉拿乔日成,二年了,你连个鬼毛也没抓回来,却干了一些坑害无辜的事儿。还把人家几个测量木塔的,打了一顿,昨天又去逼着和人家要银元,你说说你和乔日成不成了一丘之貉了吗?”

乔日成,字化文。山西省应县下社镇新堡村人。在部队时,乔日成和三旅三团的团长邓兰友发生了争吵,乔日成怀恨在心。
邓友兰是太原附近有名的地主和兼营煤窑的资本家。
1931年,乔日成因没有经济来源,囊空如洗,于是,乔日成对邓家起了歹意,一为抢钱,二为报复。
这年夏季的一天上午,乔日成和一个护兵全副武装,骑着马直奔邓家。乔让护兵守住大门,监视院内外动静,他独自假冒邓团长同事,进了院内,拿了两包银元和烟土,每人各挎一包,骑马朝北飞奔而去。乔日成抢了邓团长家后,换成便衣,把马卖掉,然后,尽情享乐去了。
邓团长听了家人对抢劫者形象的描绘,知道是乔日成干的,就呈报了山西省主席徐永昌。徐严令应县政府缉拿乔日成。应县县长周敦信派出大批警探到下社侦缉,连乔日成个鬼毛也没见着,便将乔日成的父亲抓到县衙审问,乔父说:“我痛恨这坏小子比你们当官的还恨,他每次回村我都报告官府,你们抓不住他,扣我有什么用。我跟你们发誓,如他再回来,我一定杀了他!”周敦信没有办法,只好放了乔父。
两年了也没有抓住乔日成,上边还在一直催问这件事。周县长派出警察缉拿了几回,不仅没有抓住乔日成,还被乔日成打死了几个警察。
二麻子挨了一顿骂,还是硬着头皮说:“阎锡山对他都无可奈何,咱们也为此死了四五个弟兄,几个缉毒的警探也死在他的枪下。不是咱们无能,是乔日成心狠手辣,太狡猾。近日,我听说那些腰缠万贯的烟贩子,都会把钱乖乖送到乔日成家中。还听说他买了枪,纠结起一些烟鬼、地痞,拉起了一帮同伙,每人给发了一支枪。现在这件事更难办了,我看还是应付应付算了。”

周敦信说:“我也想应付,可是上边还在催,我有啥办法?”
一个警察喊了报告进来说,发现了乔日成,带着二十几号人,在席家堡一带活动。
周敦信问:“在席家堡干啥?”
“具体干啥不清楚。”
周敦信马上下令二麻子带三十个警察去缉拿,并说:“这次不能失误,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你就提着自己的脑袋来见我!”
二麻子领命而去。
下午两点,梁思成听得木塔院内人声吵杂,还不时地夹杂着枪声,他从三楼的窗户望去,周敦信和二麻子领着一帮人正追着一帮匪徒,看上去这帮匪徒是被追逼到了这里,匪徒有十几个人,边还枪边退进了木塔里,二麻子也领着人冲了进来。
不一会,土匪就上来了,看到了梁思成等人。乔日成喊道:“都给乔爷下来,要不就打死你们。”梁思成和刘敦桢从梁上下来,乔日成又对手下人说,“把这四个人绑起来,一会儿有用。”几个土匪马上拿出绳子,将梁思成等人五花大绑了,用枪抵着他们的脑袋。
那人自称“乔爷”的人,个头不高,不胖不瘦,猴脸尖腮,特别是那两颗不大不小的眼睛,冒着凶光,让人胆寒。梁思成猜想这就是应县有名的土匪乔日成。

土匪占据了有利地形,严守着楼口,枪声再次响起,很是激烈,乔日成简直不要命,站在楼口中间,举着手枪向下射击,可对方射过来的子弹好像长了眼睛,都在躲着乔日成。
几个土匪接二连三倒下,警察几乎是弹无虚发。
二麻子喊着要乔日成举手投降。乔日成说:“想让老子投降,除非你把老子打死。”随即啪啪几枪,一个警察倒下。
双方僵持了两个多小时,土匪的伤亡太大,乔日成眼看就剩下七八个人了,快要抵挡不住了,就向下面喊道:“姓周的,你要是放老子一条生路,老子就把上面这几个外地人放了,否则,老子就宰了他们。”
周敦信这才想起木塔上的梁思成等人,咬着牙说:“这个王八蛋,竟然劫持了他们。”为了得到证实,他说,“你让梁思成说话。”
乔日成将梁思成推到前面,说:“看见了吧,你要是不给老子让路,老子让他脑袋开花。”说着用枪顶着梁思成的脑袋。
梁思成并不屈服,大声喊:“周县长,不要管我,打死这个歹徒。”
“真的想死吗?老子成全你。”乔日成说罢,就要开枪,周敦信赶忙说:“乔日成,我听你的,不要伤害他。”

条件谈成之后,周敦信按照乔日成的要求,让手下退后,给乔日成让开了一条路,乔日成押着梁思成四人下了楼,来到院里。
乔日成让周敦信的人把枪放在地上,面对墙站着,尽管这样,乔日成还是不放人,押着梁思成等人出了牌楼,来到大街上,周敦信带着警察后边慢慢跟着,一时无计可施。就在此时,忽然从旁边闪出一个黑衣蒙面人,鹰隼一般,飞身上前,一根哨棒出神入化,打得乔日成等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乔日成肩膀挨了一棒子,当即被打趴在地上,翻身照着黑衣人就是几枪,黑衣人躲过子弹,照着乔日成又是当头一棒,乔日成反应迅速,在地上打了几个滚,躲开了哨棒,翻身起来,向着西南方向逃跑了,余下的匪徒见乔日成跑了,也拔腿四处逃走。
周敦信赶紧上去保护梁思成等四人,他亲自解开了梁思成的绑,抱歉地说:“实在没想到乔日成这个王八蛋会拿你当人质。受惊了。幸亏遇见那位高人!”
等大家回头去找那个黑衣人时,早没影踪了,而梁思成只记得那根哨棒。
梁思成并没有因为刚才的危险而停下测绘工作,等周敦信等人走后,继续他的测绘工作。
晚上。
炕桌的左角竖着一盏油灯,右上角放着一尺多高的一沓纸,这都是他们白天测量的全部记录,梁思成专心细致地一页一页地翻阅着,整理着,庆幸的是乔日成没有损坏了那些记录。
连日来的测绘使他有些疲困眼涩,他掐掐指头从北平启程到现在已经13天了,这13天里,他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工作。
身子困了,他就站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或者走到院里看看星空。
眼睛疲劳了,他就揉揉太阳穴,用手指刮刮眼眶,要不就拿凉水冲冲脸。
然后,继续伏案整理资料。

客栈老板进来了,是一个胖乎乎的女人,40岁上下,她本姓曲,丈夫性金,在家弟兄中排行老二,大家都叫她金二嫂。她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但她从不干那种有损家风的事儿。她的店有历史了,听说她是从她公公手里接过来的客栈,她的男人被抓了壮丁之后,公公因为想念儿子,也去世了。因此,这店就留给她一手操持着。她有一个女儿叫金淑贞,今年十六岁了,长得如花似玉不说,且聪明伶俐,知书达理,令人倾慕,在县一中读书。
金二嫂是一个克勤克俭的人,容不得客人半点的浪费,店里有规定,每到九点时务必熄灯,她在努力节省着灯油。因此,也难怪她再不能让梁思成这样点着灯熬夜折腾了。可梁思成习惯了夜晚工作,往往熬夜在十二点以后,听金二嫂为了灯油钱叫苦连天,他也没有怨气,还答应从此以后的灯油钱自己掏。
梁思成顺便说起了店里的蚊蝇、跳蚤和臭虫,咬的他满身疙瘩,彻夜难眠。金二嫂也是没有啥办法,给他取来了半根拧成鞭子状的艾蒿腰子和一小包碱面,说艾蒿的烟气可以呛死蚊蝇,碱面加了水涂在咬伤处,能够减轻痛痒。
为了继续工作,他又舀了半盆水,放在油灯旁边,那些蚊蝇、飞蛾在水反光的照射下,有好多跳进水里被淹死了,过一会儿,他抬起头看时,盆里的水面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死尸。他的睡眠时间很短,不是他不想睡,是那些小动物咬的他睡不安稳。然而,一夜夜的长期劳累,他已经顾不得痛痒,只好忍着睡觉。

作者介绍

李汉武,山西朔州市应县人。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朔州作协会员,李林研究协会会员,《应县文艺》执行副主编。有诗歌、散文、小说、赋、戏剧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网》、《中财论坛》、《中国散文网》《中国赋学网》等网络。部分作品刊登于《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赋都新苑》《三晋赋》《诗文杂志》《李林与英雄文化》《朔州日报》《朔州晚报》《平鲁文艺》《应县文艺》《应县信息》等。获奖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赵一曼赋》《僧格林沁赋》《菊赋》《应县赋》等。《应县木塔赋》《北楼赋》《应县赋》《应县石柱山赋》《应县木塔风铃赋》等载于《方志山西》。《应县花灯赋》于2018年元宵展示于应县清宁公园。

钟雪怡,大连中山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职工大学退休教师,喜欢文学和朗诵,经常参加各种朗诵比赛,曾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