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日本天皇推行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弹丸小国奇迹般地成为了世界强国。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历代天皇都曾颁布过“肉食禁令”,日本人已经“禁肉”1200多年了,触犯者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魏志倭人传》曾记载: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在唐朝时期,佛教传入日本,日本的天皇和很多民众信奉佛教。后来,日本历代天皇屡屡下达“肉食禁令”,日本民众基本上已经养成不食肉的习惯了。
在日本古代,畜牧业并不发达,很少有人以养牛为业,农民主要以农耕为主,农作物很多都是从大唐传来的。农民一家最多只养一头牛,牛是用来耕地的,马更是稀少,谁也不可能将家中唯一的耕牛屠宰吃掉。
在实行“禁食肉”的这1200多年里,日本人连蚂蚱肉都不敢吃。但他们也能补充少量的蛋白质,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海里的鱼和虾可以吃,海里的生物不算是肉食。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如今的日本,蔬菜和水果特别贵,肉反倒很便宜。
本来日本民众已经养成不吃肉的习惯了,明治天皇却坚持废除了“禁肉令”,改为带头吃牛排。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大力地扩充和升级军事装备,然而不吃肉的饮食习惯导致日本人个子矮小。因为身材的原因,日本士兵给大炮上弹药都很费劲。
当时天皇派人去西方考察,发现欧洲人不仅个子高,身体也很壮。日本使臣们得出一个结论:差距主要与饮食有关,因为西方人顿顿都吃牛肉。
在古代,日本男人的身高确实很矮,比如在江户时代,德川第五代大将军德川纲吉的身高只有124厘米。
再比如江户时代,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身高只有159厘米。
日本明治时期教育之父福泽谕吉曾三度留洋,留洋前,他只吃素食。很不巧,他在美国因水土不服,患上严重的热病,全身无力,卧床不起。在此期间,西医建议他喝牛肉汤和牛奶补充营养。
经过半个月的调养,福泽谕吉的身体才逐渐恢复健康。从此,他成为吃牛肉的倡导者,每天坚持吃一块牛排,并在回国后向明治天皇大力地推荐牛肉,而这正是日本士兵所需要的。
1854年,美国人佩里的黑船敲开了日本的大门,明治天皇带头品尝了第一块牛肉,皇室贵族们也纷纷效仿,大家都以吃西餐为时尚。一时间,整个日本刮起了一股食用牛肉的风潮,各种西餐店在日本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福泽谕吉成为民众食牛肉的推动者,他专门写了一本介绍西方饮食的书,号召大家多吃牛肉,身体才能变得更加强壮有力。正因为福泽谕吉为日本做出很多的贡献,日本在一万日元的纸币上印了福泽谕吉的头像。
明治天皇吃牛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清朝大臣李鸿章的耳朵里。此时的李鸿章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洋务运动,与邻国日本做军事上的竞赛。李鸿章为官多年,深知日本人的野心之大。
在得知日本人开食牛肉后,李鸿章深感不安,曾说道:“吾闻倭王移风易俗,以肉奶为食,以西为师,其志不在小。中国之患,其唯日本乎?”
此后,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也验证了李鸿章“其志不在小”的看法。
明治天皇在带头吃牛肉的同时,还鼓励民众发展畜牧业,因为日本市场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经过半个世纪的饮食改善,在二战中,日本士兵虽然个子矮小,但身体健壮,战斗力不容小觑。在与美国和苏联士兵肉搏时,他们也丝毫不落下风。
在近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难分伯仲,西餐成为日本民众日常的必备餐品,牛排更是家家户户每顿饭的首选美味。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