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撑起怀旧的情结》
作 者:月 儿
诵 读:月 儿
细雨蒙蒙,迷离如烟。那条幽长小巷的石板路上,缓缓地走来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这位华容婀娜,身姿柔美的江南女子,眼神含着迷离的凄美,一路雨丝,一路惆怅……
早年,我在戴望舒的那首朦胧诗《雨巷》中,知道了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也喜欢上了那把靓丽在半空中的油纸伞。
作为雨具,油纸伞从春秋末年问世以来,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其魅力经久不衰。它曾经风靡一时,也曾因钢架伞的普及而一度步入消失的边缘。
后来,伴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油纸伞再度跃入人们的视野,回到我们的生活空间。喜欢油纸伞,不仅因其有遮阳挡雨的功能,而且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高雅的格调,精湛的工艺彰显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古香古色的做工悦心养眼。每当我撑起油纸伞,一种怀旧的情结便油然而生。回眸过往,我仿佛看见西湖断桥上,那柄红色的油纸伞为媒,许仙与白素贞结下了千古奇缘。穿越时空,依稀可见,古时进京赶考者的行囊中,都有一把红色的油纸伞陪伴前行。油纸伞被视为“保福伞”,象征着吉祥,寓意平安。穿过岁月的风雨沧桑,油纸伞伴我们一路走来,虽然它遮风挡雨的实用性已经淡化,但是,它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独特的风采。它时而舞动在 旗袍走秀的T台上,时而浪漫在 江河、湖畔的景色中。多少次,我身着白色旗袍,撑开一把油纸伞,倘佯在南国的花海中,伫立于北疆的溪水旁拍照留念。那感觉温馨而浪漫,朦胧且婉约。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仍然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因其凝聚了民族根和民族魂,它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不会因岁月的更迭而消失。
油纸伞 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和不老的情缘!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