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童年剥皮垃圾派大将管党生
《贱人不知道休息多么重要》
管党生
不上班就难受
不挤公交就难受
不在地铁上被人咸猪手就难受
不被训斥就难受
不打情骂俏就难受
不按揭就难受
傻叉们最爱受气挣钱
然后往水里扔
扔完再去挣
诗人简介:
管党生(1963年——),安徽合肥人,现代诗人,号称“中国民间先锋诗人,诗评家,行为艺术家”。作品有《六十年代与春树》《不刻意 》《时空忽略》,诗集《我所认为的贵族》等。
●童年剥皮管党生:
管党生是当下中国诗坛最野性、最霸气、最反动的先锋战士,是一位视角“崇低、向下”难能可贵的思想者,是21世纪当代中国的波德莱尔。
品读管党生这位不折不扣的流氓文痞的分行汉字,你最好多长几只眼。原因很简单,因为管党生他本来就不是普通大众当中的那些“正常人”。他思想犀利如刀,言行叛逆、直接、出格甚至很下贱无耻。文如其人。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若有幸一边品茗、一边轻声默念几行这个下三烂丑老头的文字,童年敢保证,开始的你定会有一种踩到猫尿的感觉。当然,倘若你能捂住鼻子静下心来用心品味那些文字背后的“话外音”,那么,你就极有可能呼吸到最原始本真的土腥味。作为一个阅尽人间春色而后快的“坏男人”,管党生深知必须从思想高度上让自己“坏”到位,否则,那些“贱人”凭啥为他买单。
童年之所以在点评作品前啰嗦这些废话,明眼人早已嗅出个中三昧了,其实就是因为当下诗坛存在许多整天光知道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所谓拥有正能量的文化人,他们压根儿就瞧不上管党生这种“人渣”,更甭提细读精研管党生那些表面看特别低俗的文字了。
实话实说,这首《贱人不知道休息多么重要》并不是管党生最出彩的诗。然而,这首诗在传播“贱人”的下贱行为上却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先看诗的标题,谁敢讲不吸引眼球?!你要是以为诗人仅仅就为了惹人注意才定下这个诗题,那你就太肤浅了。此标题就像诗眼一样至少蕴涵五个兴奋点:一是“贱人”。何为贱人呢?查阅字典,我们很轻松地获悉,贱的本义原指某个物品价格很便宜;引申意即为人的身份卑微低下,让人轻视瞧不起;比喻则包涵卑鄙、下贱之意。很显然,管党生这诗中的“贱人”语义张力很复杂,可谓五味杂陈。二是“不知道”。但凡熟悉管党生语感表述方式的受众都知道,诗人最大的杀伤力就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这种写法往往带来两个极端:要么一剑封喉,要么一败涂地。这里的"不知道",管党生实际上是点穴式疗伤救人,只不过99%的贱人熟视无睹而已。三是“休息”。提及这个词,倘若受众只想到坐卧在家里安歇,童年不客气地讲,你可以洗洗睡吧。你要能品咂出让身心获得全方位的放松,或者能呼吸到类似于“休养生息”,抑或嗅出些许“反常”却“合道”的况味,可能你离毕业就不远了。四是“多么”。这一表程度和副词,真得被管党生用到了极致。从语义学、当代诗歌发生学乃至诗感语境营构角度剖析,童年在不经意间偷窥到了管党生那色迷迷的眼神中一闪即逝似乎尚未风干的半滴老泪一——对社会最底层贱人的同情心。这才是管党生这个活流氓的精神底色及人性压舱石。最后一个兴奋点是“重要”。就我这十几年通过网络与管党生零零散散的对话交通剖析,此君肚肠子里面装着的那些柴屑粪渣,多多少少我还能猜出几分。倘若定点清除,误差值绝不会超过半米。在管党生的心中,能谈得上“重要”的事,不外乎以下七个方面:一是金钱;二是女人;三是香烟;四是行走江湖;五是写诗;六是草根情结;七是关注政治。姑不论专题讨论管党生的分行文字在当下的中国诗坛是否属于一个原则性错误,然而我只想郑重其事地告诉诸位,管党生在骨子里对最底层的贱民草根始终是报以同情心的。从他当年专程赴北京实地调查采访全国各地进京上访申冤这件事,还有他撰写的诸多质感非凡的篇什中,君不难寻觅到管党生那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强烈的贱民情结。话题再重新拉回到“重要”这个形容词上。诗题中所讲的“重要”主要是指“休息”这件大事。我想管党生设计的这一标题是颇具正能量的,与以往他的那些“野体”、“荒淫”、“俗色”大相径庭。这并非虚无之语。
狄兰-托马斯曾精辟地指出:“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后,世界就发生了某种变化。”平心而论,管党生这首《贱人》真要是上纲上线评分值定品相的话,童年顶多给8.30分。但,呈现人性中最隐蔽本真的光影,是管党生最可贵的价值。童年可以容忍一首诗里没有多少所谓的诗意,甚至还可以包容诗人的某些性格硬伤,但童年决不原谅丢弃或肆意糟蹋人性的所谓文艺作品。管党生拾捡“贱人”在市井生活中特别奴性的多个现实镜像,并一连使用了六个“就难受”形成针刺状排比句,淋漓尽致地将业已习惯于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贱人”刻划得清晰可辨、入木三分。其实,诗人的观点是显在的,更是严肃的。他笔下那些个“贱人”最可悲的地方并不单单指物质生活拮据,文字背后更多的指涉是形而上精神层面的荒凉麻木乃至源自骨血里的贫瘠。浑身上下几乎每一个癌变细胞核都繁殖奴性的“贱人”,总以为自己身份地位矮人一等,总渴望外求或被别人罩着才有所谓生存安全感。这些"贱人"或许也曾因了命运挣扎过,但终究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同命运之神抗争到底。夜深人静的时候,揽被倚床仔细思忖这种畸形心理的病源,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成千上万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包括城镇失业下岗弱势群体,他们为了能活下去整天心甘情愿"受气挣钱"养家。
“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在这首短诗中,"最爱”这一偏正词组与“受气挣钱”养家糊口嫁接形成偏正短语,旨在更进一步强化受众对“贱人”的深刻印象,其浓得几乎化不开了的反讽野趣,让人不得不趋于缄默。
然后往水里扔
扔完再去挣
反复品读玩味由“扔”和“挣”两个动词搭建的收官句,童年坚信,任何一个脑袋长在嘴唇之上的成年人都会想起诸如傻瓜、愚蠢、有病、作贱、戏弄等类似的字词。童年不才,细观此结句,我触摸到的不只是粗鄙、垃圾又滑稽可笑的分行汉字,隐约地也品咂出半成品状亟待高潮的镜头语感。遗憾的是,管党生内功欠佳,诗的元气未托住,导致结尾气松早泄,弄巧成拙,“品斯下矣”。
诗道不难,“惟在妙悟”。只有高维灵悟外加深度全感官体验才是“正道”!
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