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家里喜欢养狗,有些人家喜欢养猫。我家很少养狗,但一直养猫。母亲告诉我原因,曾经养过一只狗,但后来被人给偷偷杀掉吃了,母亲伤心不已,从那以后,再也不养狗了。养猫就不用担心它被人宰了,因为很少人吃猫肉,猫死了也是挂在树上的。这还有个传说:老虎拜猫为师,出师后,就想吃掉猫,成为王者之王,于是问猫:“师父啊,你把所有的本领都教给我了吧?”猫点点头,老虎还不放心:“如果你还有保留呢?”“那我死了上树杈。”老虎听了,凶相毕露,立刻向猫扑过去,没想到猫见状不妙,赶紧爬到树上,屁股对着树梢,朝下看着老虎,老虎照着猫的样子,屁股向上,可怎么也上不去。虽然猫逃了一死,但谎言也兑现了。
家里一般养母猫,养一只还好,一年三胎下来就会增加好几只。家里实在供不起了,就会四处送人。每每等到小猫断奶时,奶奶就会四处寻访人家。
乡下愿意养猫的也多,因为老鼠多,偷谷啃梁的,每一只猫,晚上真的不安宁。这应该也是我家喜欢养猫的另外一个原因。奶奶送猫也有要求的,一定是能爱惜猫的,否则宁愿自己喂。
后来来了一些外地口音的人来买猫。那些人一般是挑着一担子塑料盆,暗红色的塑料盆显得有点粗糙,但很厚实,加之塑料制品在湖区是个稀罕物件,但这些塑料盆他们是决计不是卖的,只能用小猫兑换。一只猫只能换一个盆子。家里的猫基本是奶奶养的,因此每次都是奶奶去兑换,到后来,奶奶屋角处塑料盆码起老高,足足有十几个。
姐姐们来市区上班,奶奶还送给她们一人一个塑料盆子。
后来,听说也有人吃猫肉了,最初这个消息来自于从广州回来的人。奶奶听了,再也不敢卖猫了,生怕被卖到广州成为“龙虎席”。
奶奶走了以后,母亲继承了养猫的喜好。每次看到流浪猫来偷食,母亲也不会驱赶,也会扔点吃食给它们,久而久之,猫越来越多,分不清哪个是家猫,那些是野猫。
有一次回家,半夜里听到天花板上发出“碰碰碰”的响声,是一群老鼠在那里跑动,并发出“吉吉”的刺耳的尖叫。这边还没消停,柜子里听到啃咬的声音,一整晚就没消停。一大清早,我就问家里为什么有了这么多老鼠?
“没猫了。”母亲简短地说。
“猫呢?”我问。
“毒死了?”
我越发不明白。母亲告诉我,原来邻居不养猫,老鼠很多,我甚至怀疑我家的老鼠也去了他们家。这样的鼠患,不养猫,只能用老鼠夹或者老鼠笼,但老鼠聪明,很少闯入陷阱,后来不得不用老鼠药,把它拌匀在食物上,毒死老鼠。我家的猫不是误食毒药,而是吃了毒鼠才死掉的。
等母亲发现猫的时候,虽然采取急救,但入毒太深,回天乏术了,最后母亲把它挂在了离家数里外的一片树林的树杈上。
母亲总是吹嘘家里的猫比别人家的猫会捉老鼠。我想应该是,一则家里从未看见过老鼠;其次我家的猫皮毛特光滑,一看就知道肉食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常看到它,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老鼠,有的有一尺来长,它把老鼠放在禾场上,玩腻了才会咬死它,有时都没吃就弃置一旁,看来它还真是吃饱了。但它也不会因为自己吃饱了就忘掉自己的职责。
其实我也知道我家也养过懒猫。不爱捉老鼠,每天等着母亲准备猫饭。每次母亲都是抱怨:“恩咯杂懒猫子,自己不捉老鼠,天天望哒我,我要饿死恩……”但母亲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准时给懒猫拌好猫饭。每次看到那些装鱼笼子的,就会去问:给两只小鱼给我吧!我要煮给我家的猫吃。
猫也特粘人,没到吃饭时刻,就围着母亲的脚“喵喵喵”叫个不停,有时母亲没注意,踩着它的尾巴,它就会发出一声尖叫,然后迅速逃离厨房,但过不了多久,又回来了。
母亲的饭菜不担心老鼠来偷吃,反倒要防着家里的猫。不管放桌上,或者是灶台,它纵深一跃,毫无声息地就上去了。后来,母亲想了一个办法,从厨房顶上垂下一根绳子,下面挂上一个铁篮子,再把饭菜放进去。可没想到这样的地方,也难不倒我家的猫。
母亲在气得直骂“贪嘴的猫”的时候,她还是明白的,这不是我家的猫有本事吧?
每次回去,家猫一群,或坐,或立,或躺……
只要我吃啥,或者嘴巴一动,这些小东西就会仰起头,讨好地对我叫:“喵呜…喵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