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乡丢了什么(二)
文/田野的风
和现在的孩子们相比,我们那时候的童年显得苍白呆板和无趣。娱乐项目少之又少,我们那时候没有水上乐园,空中乐园,更没有海底大战,水族馆。但是我们有露天影院,快乐的日子很多,并且质量上乘,也是其乐无穷的。
现在看一场电影要花几百块。还得说我们居住的城市不是一线二线城市。我们小时候多好啊,看过那么多电影,没花一分钱。有的电影甚至看了好几遍。那时的电影也很好看不是吗?
那时候农村也没有电影院,我们都是站在家乡比较空旷一点的地方看电影。每天爸爸住工回家,都会带来电影的消息,前天电影在哪个屯演,今天到哪个屯了,再过几天就能到咱们屯子了。我们扳着指头算,心里盼着电影快快来到我们屯。
在本屯看电影,绝对是贵宾级待遇,无论家里多么忙,妈妈都会提前炒上一锅自家园子种的瓜子,看电影的时候揣在兜里,边看电影边嗑瓜子。而我的瓜子多半都给了好朋友。那时的瓜子真香啊!好朋友嗑着瓜子,我也都能闻到瓜子的香。电影在本屯放映,还可以从自家带一只小板凳,早早去到放映现场,放映现场很是宽阔,银幕的正反两面都可以坐人。去得早的,就去正面找个好位置,放下小板凳,俗称:占地方。然后呼朋引伴,把自己的好朋友们都叫过来,大家坐在一起看才有趣开心呢!
如果听说电影就在附近的屯子演,我们的小心脏就又开始活泛了。放了学就开始撺掇,找三五好友或同学,商量着和家里大人说想去别屯看电影。家里大人一般都不会同意。除非有大人领着,或者大一点的哥哥姐姐领着。我在家里是老大,自然没有哥哥姐姐领我去,我只好跟着我的好朋友们或者同学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去。匆匆忙忙吃了饭,瓜子是没有的,因为电影还没到本屯子呢。也顾不得许多了,因为就是离家最近的屯子也得有三五里路。多半都是跑着去的,为的是提前到达放映现场,占个好地方。那真是人挨人,人挤人。曹文轩在《青铜葵花》里有一段描写青铜带葵花看戏的文字,就是写那种场景。我看了不得不佩服大作家就是不一样,描写的非常到位。这是一本现在小学高年级必读书。又有几个孩子去认真读了呢?读书不但能让你开阔视野,了解历史,克服人生路上许多苦难,更能净化人的心灵……说远了,收回来。在别屯看电影最刺激的是电影散场后回家。
那都是一些什么哥哥姐姐呀!我可没有当过那样的姐姐。电影一散场,这些哥哥姐姐就撒开两腿没命地奔跑起来。跑就跑呗,我们就跟着呗。干嘛还要边跑边鬼声鬼气歇斯底里的喊着:快跑啊,鬼来啦!狼来啦!鬼来抓你来啦!狼来叼你来啦……去别屯看电影多半是夏天,道两边都是杨树林,又兼漫山遍野庄稼都长起来了,再刮点风,真是阴森森,鬼影重重,风声灌耳!吓得你三魂七魄都没了踪影,还得没命似的跟着跑。倘或头一天下了雨,泥路上坑坑洼洼还有积水,奔跑中不知哪一脚就踏在水洼里,轻则溅了一身泥水,重的干脆就一屁股坐进泥水坑里,都是常事。所以别屯看过一场电影,仿若参加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真是险象环生,狼哭鬼嚎!更有跑丢了鞋的,跑散了头发的,跑丢了衣服的……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笑声格外多,一半因为电影,一半因为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这种快乐现在的小孩怎么也体会不到。他们小的时候每天都被抱在怀里,千娇万宠,要月亮不给星星。大一点儿上学了,坐在车里,仿佛没有脚,不能走一点路。家务活更是别说了,什么都不能让干,怕累到了。又说学习多么累,压力多么大等等。其实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还是不如看一场电影更快乐。令人悲哀的是,现在有多少孩子都没能完完整整看过一部电影。
现在乡下仍然有放映露天电影的,是一个什么电影计划,有时候就在我家附近放映,看的人寥寥无几,我凑过去,也是为了怀念,怀念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给我带来的那些美好的回忆!
老爸家的邻居喜欢收藏电影胶片,家里也有银幕,有时候叫上老爸,就放一场。我也很想去看,但是时间呢?时间在哪里?现代人连看一场电影的时间都没有了,是不是更是悲哀!
2022年4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