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故乡的守望者
作者:戚亚周(陕西)散文
诵读/配乐:晓晨飞扬
我的乡音已从故乡的头顶走过,白云纯粹得一尘不染,风把剃度的黄昏从装睡的一叶障目里惊醒,然后水深火热般地在田野夹击敲打。此时,河流已闯进了故乡的血管,从不发声的低矮的貌不惊人的茅草房向我脱帽致敬;
我是漂泊在外的故乡的守望者,我曾经向故乡辽阔的麦田吐出了胸中一茬一茬的情丝,夕阳下沉默的水泥石板路是系在春天胸膛上整齐的纽扣,我的鞋子一尘不染,没有被雾霾锁住脚步;
我就站在村庄的白昼之光里,做一个朴实的农夫,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万物一枯一荣的四季徜徉不止,一头在吆喝声中活着的老牛倚在墙角反刍,它细微而悠闲的声响让我肃然起敬;
在故乡的麦子和玉米的缝隙里,爷挥舞了一辈子他手中金光闪闪的镰刀,他的心中没有颜如玉,他手扶木犁吆喝老牛耕作的姿势是故乡全部的风景,他在秦腔里吼出来的一串串带着土名的山山水水已留白成田埂上歪歪扭扭的镶边的九曲十八弯,他把一年四季和他相依为命的旱烟袋在他的脖颈上萦绕成枝叶繁茂的生生不息的呼唤,他曾为养育他的麦子和玉米洒下阳光的恩典,如今,他在清香的麦田里仰卧长眠,村庄的青苔上会托起他扉页般年年岁岁无比灿烂的相思和刻骨铭心的悲凉和寂寞的野唱……
时光如梭,日月镲镲,故乡的守望者依然会记得蛰人的毛毛虫在田野花丛中逗留回味疼痛,见证露水的常春藤和爬山虎已串起了丰收人炊烟袅袅里喜悦的目光,故乡的草木需要温饱,我会用心系住蚱蜢舟,把它们在虫鸟鱼兽面前发出质朴的红尘味用心虔诚收藏,让蝉鸣躲在夏天的深处,让走失的秦腔在贫瘠而高贵的玉米和麦子的缝隙与收割的镰刀和老牛相伴,日日相伴,年年不散…………
戚亚周,男,70年代生,陕西咸阳人,实力派诗人,《大东北诗刊社》社长,咸阳友谊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国际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西安《喜剧世界》杂志社做编务,编辑,诗作分别发表在《人民文学》《中国诗歌》《星星诗刊》《北方文学》《草叶诗人》《先锋文学文摘》《北方诗歌》《中外文荟》《散文选刊》《大西北诗人》《陕西诗歌》,《咸阳日报》,《洛阳文学》《齐鲁诗歌》《清河文学》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及诗歌网站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千多首(篇),作品分别被百度,浏览器,搜狐网,腾讯视频,百度文库,今日头条等官方网站转载收藏,其中散文诗《雪要来了》被中央电视台四套《感动中国》节目评为最佳朗诵散文,作品被十一个省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及朗诵艺术家诵读演绎,其中有陕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包志坚,山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磊明,山西广播电视台李然,太原广播电视台王冉,辽宁营口广播电视台闪亮,湖北襄樊电视台李宏伟,山东临沂广播电视台徐成,广东汕尾广播电视台曹伟,辽宁鞍山广播电视台海江,天津的天马等名家经典朗诵,有部分作品被收入《星星诗刊》2016《星.诗丛》《芙蓉国文汇》《陕西诗歌》,《中国2017散文诗经典》,央视CCTV3《电视诗歌散文》,央视礼宾从书《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等书。散文《我时常幻想》获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秦药杯”千字散文大赛优胜奖;有诗获央视CCTⅤ礼宾从书建国七十周年优秀诗人奖。
作者独白:用人性原层的欲望,筑起美妙的良缘佳肴,心永远处于独特的历程
诵读/配乐:晓晨飞扬,辽宁朗协理事,国家级主任播音员,辽宁省金话筒奖获得者,曾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在声音中修行,在温暖中遇见,用声音感悟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