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写在清明来临之际)
文/青山绿水
清明时节雨霏霏,今天的重庆没有雨。大多数时候都是“天不遂人愿”,这个假期也一样,原本的去“纪念”没有成行,和农村老家的亲人也没有团聚。
就索性用假期把沙发坐穿。

很有收获,阅读“沉默螺旋、破窗效应、马太效应、乌鸦效应”等等社会心理学。曾经的文字,是和绿色大桶裤一起,成为千百万少女眼中的那道光。
朋友问我,为何现在没有了“茅盾” ,没有了“巴金”?其实很简单,人在积贫时需要一个梦想,那个梦想文字能承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工科。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思想又需要更多的精神寄托,此时却没有人了(多年的人才选择至今日出现文科人才断层)。又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我们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希望的出口,让我们的脑海中有一个对话的人。世界也如此。《漂》也再没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没有。但请坚信,终会有的!
一杯白开水、一盒口香糖,走过清明,为纪念!
2022 4 5

作者简介:青山绿水,重庆市人,土家族,西南大学农学专业和四川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高级农艺师,喜爰写作。现为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作物学会会员、重庆市土壤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