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赵维新、笔名伍雨、菩提子,1966年仲秋出生于湖北黄州,本科学历。1988年起,先后供职于家乡的工商局、组织部、财政局等部门;2000至2008年聘为深圳福田工务局和市民营工委职员,在政府部门写过公文,业余时间偶尔搞点文学创作,先后在黄冈日报、湖北日报、工商周报等报刊发表通讯、报告文学、杂文等20多篇。仕途摸爬滚打近20年,“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功夫不见长进,2009年下海开启商旅生涯,主要从事路、桥、隧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事业总部设在深圳,长期奔走于巴蜀、幽燕等施工现场。闲暇时光,喜欢潜入古典文学和散文诗的清水里,洗涤身上沾满世俗灰尘。偶尔笔耕心迹,虽未见于“众”,却也孤芳自赏。

啼血祭忠魂
作者 / 赵维新
斗柄指乙,又到清明时分了。如丝如毫、如泣如诉的春雨缠绵着刚刚苏醒的大地,稚嫩的花草青枝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泪珠,回暖的阳光难以撕开那如丧考妣的低垂的乌云,思亲的薄雾笼罩了莽莽山野,料峭的春风轻抚着蓝色的熠熠烛光,化烬的“往生钱”盘旋在墓冢林立的上空,载上割不断的哀思飞向了幽冥远方。竭诚的孝行悉心准备的三牲与花果,悲恸的悠情呜咽地呼唤先祖们——尚飨。
每年的清明节,缅怀的脚步沉重地踏着三个节日时光,血泪在清明、寒食、上祀的祭祀文化里浩瀚地流淌。每次祭拜了祖先和亲人后,孝思的奠堂里情不自禁地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烈忠魂,他们用崇高的生命筑起了抵御外侵、固若金汤的边防,从此,万里山河安宁无恙。此刻,心存万分的崇敬,情急生智地在山野里精拣了几支带忧的蓓蕾,庄重肃穆地朝着忠骨安憩的远方瞻仰。
春秋晋国介休县的绵山。那颗被烧焦而又复活的柳树还高扬着你介子推割股救主、功成隐遁的悲壮浩然之气,你是文人墨客笔下“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的忠臣,你的丹心和气节燃起了寒食节的薪火,让孝忠文化赓续了2640多年。
楚天的汨罗江畔。汹涌澎湃的波涛旦夕吟唱《离骚》、《天问》已有2300个春秋,多少仁人志士路经此地驻足垂涕、投书哀悼。伟大的屈原啦,谗言讥讽让你惨遭流放,你依旧眷恋楚国,心系怀王,冀幸以身许国。西汉政治家贾谊叹惜曰:“又怪屈原以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而你始终“怀瑾握瑜”地厮守那剪不断的爱国情丝,独善其身地与浩瀚的江水相拥长眠。
越国的西子湖畔。栖霞岭南麓、依稀可见“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墓联。1162年,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你已含冤殁后20年了,忠魂昭雪平反。谁又会忘记靖康之变,你耿耿丹心、上书万言,后因越级朝奏,被逐出军营;又有谁忘记,你率领威武之师、横扫金寇,收建康、战江淮、平游寇、复六郡,令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又谁会忘记,你金戈铁马、挥师北伐、驱走匈奴、收复河山。西子湖畔南麓这个钟灵毓秀之地镌刻着“精忠报国”的不朽丰碑,木铎长鸣着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巴渝北碚的梅花山麓。这里层峦叠嶂的山谷常年激荡着中国抗战的英雄赞歌,如雾如霭的英灵紫气弥漫了三江汇集的陪都,你是令日寇肃然敬畏的“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1940年5月16日,十几万江汉儿女视死如归地头顶日机的轰炸,浩浩荡荡地恭送忠烈上将的灵柩前往陪都重庆。那年5月28日的那天,江河断流、风云失色,杜鹃啼血、猿鹿哀鸣,巴蜀军民在陪都重庆臂缀黑纱、哀恸巴山蜀水,为你举行隆重的国葬。你在武汉会战等五次大规模的抗战中不畏强暴、奋不顾身、身先士卒,枣宜会战是你一生中最后的战斗,身中八处刀枪之伤,自此走完你那赫赫战绩的军旅生涯。战前你亲笔昭告全体官兵:“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周恩来赞扬你“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70年后,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你已上升为国家和人类的记忆。
上海的龙华、南京的雨花台、重庆的渣滓洞、云南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辽宁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等,共和国的青山荣幸地埋葬着你们的忠骨。不胜牧举的英烈们,你们前赴后继、血洒疆域、以身殉国地驱赶了有史以来虎视中华的列强,忠勇地悍卫了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誓死守护着俊美富饶的家园。你们的英名在广袤的、锦绣的祖国版图上光披遐荒、恒耀千古,你们的英名也如同寒食节、清明节一样薪火相传、胄衍万代。
壬寅年癸卯月丙戌
菩提子于黄州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