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势的现代主义艺术
作者:李易轩
现代主义艺术的失势即存在于其自身的巅峰阶段,亦即以艺术的自律性,自反性,自治性为标志的绝对主义阶段。现代主义巅峰时期的(高雅)文化与社会现实存在着严格的壁垒,艺术在外行看来的匪夷所思与怪诞不经,仿佛成为艺术英雄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胜利的勋章!
而二战后美国多元民主文化的大众艺术,商业艺术,消费文化之后现代主义对文化领域的蔓延侵蚀,消融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边界与资格标准。
当先锋主义成为后卫文化,当文化成为生活,当生活中弥漫文化的多元质素。当经典革命与反抗资态的现代主义,被吸纳于正规教育文化体系,转身成为其初衷反抗体制中的一枚成就。现代主义则被证明终究无力颠覆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吸附权力之网之中。
于焉,反抗的力量被吸附所消解,经典现代主义失阙了动力与矢向,曾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现代主义艺术被消融还原为最初的,本源的艺术一一亦即审美(而非意识形态)。
绘画中的平面感与装饰风格,完全褪阙了深刻与批判。纯色块的堆积,与各种风格混搭的无意涵创作,标记了艺术作为最初的游戏的儿童心理展现。
“后现代主义”或“多元大众文化”标志了庞大的现代化社会体制,对作为革命与反抗意识形态的现代主义的全盘侵蚀与托管。于当代世界社会,无处无非弥漫着泛文化,泛审美的生活与社会运行领域。然而泛文化景观的缺乏意涵性,又消融了艺术的艺术性及其与生活的边界与标准。一种无力感普遍依存在所有用力生活的社会人之中。
作者简介:
李易轩,笔名“无位真尊”。哲学家、社会学家、作家、学者、诗人、画家。《白鹭文刊》执行主编,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被金榜头条▪北京头条誉为”当代隐士高人”,多部专著、期刊编委、主编。著作《李易轩文迹辑(1——6)》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壹等奖”两项,“中华杯”第二届长江文学奖全国十大杰出作家奖等多项奖。
纸 刊 投 稿 敬 请 点 击 征 文 链 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