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时候,我很想念天堂的父亲,父亲已离开我整整2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父亲刻骨铭心的思念愈发强烈。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宽厚、博爱的人,一生给予子女无尽的父爱。
父亲出生在旧时代,记忆中的父亲一生简朴,喜欢助人为乐,对待工作总是默默奉献,从不抱怨个人得失,时刻以老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刚正不阿,大局面前一派凛然正气。
生活中父亲是一个勤恳、会生活、爱整洁的人,总能温暖我们。在那个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的年代,别家烧的煤是买来的,而我家的蜂窝煤全是父亲用双手一个一个压出来的。为了我们健康成长,父亲在保证每月一人一斤猪肉的肉票外,到粮管所买粮时会搭上杂粮、地瓜干、包谷等,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我们吃上营养丰富且可口的饭菜。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一个上小学的寒冬,我们要从住处走到农村小学,一下雨这一路都是泥泞,我们的翻帮鞋上总是裹着厚厚的烂泥,而父亲每天晚上待我们入睡后,会悄悄地把我们的鞋擦洗干净,放在铁炉子旁烘干,第二天我们总能惊喜的穿上干净的鞋。每天起床时,父亲还会把我们的棉袄放在炕栏上,热乎后才递给我们穿。父亲在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总能吃上热腾腾的面条、包子和馒头。上学那时,父亲还有检查我们作业和试卷的习惯,指导我们学习,陪伴我们做完功课,星期天还会带着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到国营饭店吃饼和喝糖稀饭。
上世纪80年代,我刚参加了工作,父亲就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待人要真诚、宽容,更要学会忍让,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讲立场,做一个坚强、充满自信的人。对待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要提前做准备,才能把工作做好。
父亲作为老党员,更是一直叮嘱我们,做人要老实,不要参加一些不该参加的活动,不要去看一些不该看的热闹,要学会分清是非。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父亲鼓励我提升学历,参加成人高考,我也因此进入了党校学习,也才有了后来的进步与成就。2000年,我从一名电力员工成为一名管理专职,父亲就语重心长的告诉我:“组织信任你,你就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好工作,要对得起组织对你的培养”。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的烦恼总是喜欢向父亲倾诉,在人生的低谷时,父亲总能给予我生活的信心,父亲像是一座山,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忆回父亲生前对我们的爱,点点滴滴,都是温暖,孩时、上学、工作、成家……一路走来,他操碎的心,付出的辛苦,说不完,道不尽。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