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高座读词】“难忘当年辛苦味”——读高塬先生的《蝶恋花•寒衣节前忆父亲》

原作:蝶恋花•寒衣节前忆父亲
词 /高塬
阴雨绵绵人心碎,黄花飘零,尽是伤情意。梦里依稀慈父累,还把家事叮咛细。
三十一载思和泪,隔断尘埃,音容还未褪。屋里摆放手做柜,难忘当年辛苦味。

【史高座解读】这是一首不讲究格律的词,但它比那些只讲究格律的格律溜有味;比那些东施效颦式的无病呻吟的词有情。这首词的题目是“寒衣节前忆父亲”,正如王维所说的那样:“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种亲情矗立在读者的视野里。
通读这首词,实际就是“碎、细、泪、味”四个字的有机组合。每逢佳节,就会想到父亲,一想到父亲就会让人心碎;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言传身教,细细的叮咛,现在想来,怎能不让人流泪呢?看到父亲的手做柜,一股辛苦味油然而生,怎能不勾起人的思念呢。
上片,作者围绕着这种情,起笔写道:“阴雨绵绵人心碎”。这正是杜牧《清明》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为抒情奠定了基础。所以,每当作者看到那飘落的黄花,总是伤心。是景也是情,情景相依,不枝不蔓。看到这种景,作者想到了已故的父亲,想到了父亲也像这飘零的黄花,因劳累而远去的身影,怎能不让人伤情呢?这里,作者重点突出了“叮咛”一词,模糊的背影和清晰的声音,始终在作者的梦里,在作者的耳旁飘荡。
下片紧承上片,作者回想起父亲的音和容,他这样写道:“三十一载思和泪”。“三十一载”让我们看到 思念的长度,一个“泪”字,让我们看到了思念的厚度。正因为这样,所以,“隔断尘埃,音容还未褪”,深深地扎根在作者的脑海里。至此,作者由梦境回到了现实,看到了屋里的“手做柜”,想到了父亲当年的辛苦。高塬先生的父亲生前是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不辞辛苦,助人为乐,是有一定口碑的。所以,作者巧用借代修辞格,用一个手做柜,概括了父亲一生。这既是父亲的劳动成果,也是父亲心思的聚集地,这正是“叮咛”的归宿。
综上所述,这首词一是铺垫有序,精而不冗。“阴雨绵绵,黄花飘零”,就这八个字, 铺平了抒情之路。二是有景有情,二者有机的结合,没有斧凿的痕迹。 三是前后照应,脉络畅通。上片有“碎”下片就有“泪”;上片有“伤情意”下片就有“还未褪”;上片有“慈父累”下片就有“手做柜”;上片有“叮咛细”下片就有“辛苦味”;上片有梦境下片就有现实。四是巧设悬念,引人深思。

史高座 1956年11月生, 陕西省武功县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曾任武功县作协筹备组组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曲学会副秘书长 。咸阳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咸阳市散曲研究会会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老年大学诗词鉴赏班教师,《咸阳诗词》、《中华散曲》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