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作为首批纳入精神谱系的红色精神,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均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东北抗联以林海雪原为家,一直坚持与日寇战斗,历时十四载,具有斗争时间最长,战斗程度最残酷,生存条件最恶劣,牵制日军人数最多,抗日队伍成分最复杂的特点。从东北抗日义勇军开始到以杨靖宇、赵尚志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抗联将士在斗争中淬炼出的坚定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提振了全国民众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是中国人民绝不会被征服、中国人民必将把任何帝国主义侵略者驱逐出中国的有力证明。
东北抗联与日军独立作战阶段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影响、协助、领导下,东北义勇军开始以东北各阶层民众和一部分爱国官兵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武装斗争。1933年,中共中央印发《一•二六指示信》指出东北各地党委组织以建立抗日人民政府和人民革命军,“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形成了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组建的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该指挥部是以东北人民革命军为中心、联合其他反日部队所组成的,这标志着东北地区的抗日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斗争从单打独斗逐步向成规模、成建制转型。鼎盛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共组建成11个军,约3万余人,活动范围遍及东南满、吉东、北满70余县的广大地区。东北抗日斗争极大程度上牵制了日军军力,就日军陆军省和关东军参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31年到1937年末日本关东军伤病亡达17.13万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斗争汇集了各方力量,极大程度上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部署,我国东北地区也成为当时亚洲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唯一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具有重大的鼓舞作用和借鉴意义。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东北抗联
七一华北事变后,1936 年2月20日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等抗联领导人共同发表的《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标志着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东北地区抗日迎来新局面。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虽然日军的残酷围剿一度使得东北抗联军士付出巨大牺牲,但是“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一份力量。”根据吉林大学吕路军博士论文《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的数据:从1931年至1945年末,包括东北抗日联军、抗日义勇军在内的东北抗日武装总共出击 20余万次,平均每天达52次之多,在中国战场毙命的百余名日军将领中,义勇军和东北抗联就击毙了近十人。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代价,包括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等抗联将领壮烈牺牲,没有哪支部队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如此长时间、高频次的战斗,东北抗日联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的奇迹。
原东北烈士纪念馆副馆长温野认为:东北抗联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后方根据地的“伪满洲国”非常不稳定。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后,东北抗联的活动严重威胁了日本的统治,“南杨(靖宇)北赵(尚志)”是满洲治安之“癌”。东北抗联具有高度的军民团结特点,东北抗联将士零敲碎打的游击战术和高频作战模式,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智慧,掣肘了号称“陆军之花”的关东军。同时,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与全国抗战遥相呼应,有利的支援了华北、华中、华南以及亚洲战场,甚至在太平洋战场上迟缓了日军的战略和动作。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中赞誉:“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
伟大的东北抗联斗争不仅凝聚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而且成为了世界上弱小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暴行、淫威斗争的最光辉一幕,鼓舞了东亚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抗击侵略者的决心,更掀起了世界受压迫民众投身解放的斗争高潮,更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建立以及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胜利贡献了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
东北抗联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不屈不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诞生的。抗联精神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人类献身正义事业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民族精神的彰显,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体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朽的丰碑。
作者:(吕其镁,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靖宇干部学院研究员。潘赟,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编:张仙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