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文‖武稳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我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风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是我中华民族隆重盛大的传统春祭节日。是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除了肃穆的祭祖之外,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如 放风筝、荡秋千、拔河、斗鸡、蚕花会、插柳、射柳、蹴鞠、植树等。
清明节是古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节令之一(第5个),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此时吐故纳新,万物皆洁气,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礼俗文化也充分体现了我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的“天、地、人” 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一般是公历4月5日,节前10日和节后10日均属祭祖扫墓节期以内。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文规定4 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 (部分录于电脑)
由于清明节是每一年 四大节日的第一节,故自古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赋诗填词、叙情抒怀。其中最著名的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
《清 明》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另外还有一个叫“寒食节”的节日 一般也同时过。
寒食节是另一个故事:今天的山西省是2000多年前的晋国。当年的晋献公有五个儿子,大儿子申生是前夫人所生、为太子。后夫人骊姬想叫她生的儿子作太子,阴谋害死了申生。二儿子重耳怕遭后母迫害,带着手下文武十几人逃避他国。四处飘荡,避难19年、走了四、五个国家,受尽了颠波劳苦。其中有一次重耳患病体弱,有一贤臣名介子推,为了补养重耳病体,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人肉汤奉献重耳,他得以康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出兵鼎力援助下,回国复辟继位为君,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临朝大封功臣,单单漏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揹着老母亲隐居于绵山深处。有人不平,就写诗公布此事,贴于城门口。晋文公闻报,恍然大悟,深感惭愧,大为不安。立即差人去请、不遂。他亲自去请,介子推仍然避而不见。时有首席谋士狐偃谏道:“介子推是个大孝子,若三面放火烧山,他必揹母避火下山。”晋文公就依其计纵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还不见人影。晋文公领人前往查看,只见介子推母子紧抱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侍卫从他身后的半截树身下的一个小洞里掏出一纸,晋文公双手接过忙看,只见上面写着:
割 肉 奉 君 尽 丹 心,
但 愿 主 公 常 清 明。
柳 下 作 鬼 终 不 见,
强 似 伴 君 作 谏 臣。
倘 若 主 公 心 有 我,
忆 我 之 时 常 自 省。
臣 在 九 泉 心 无 愧,
勤 政 清 明 复 清 明!
晋文公含泪收纸装于身上,永为惊醒,后来晋国大治。为了纪念介子推,他又下令:改绵山为介山。诏令 全国以后的今日一律不准生火。故称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因此日在冬至后的105天,故又称百五节。又因此日算来也正好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故人们就把两个节放到一块儿过了。过节除了祭扫之外,人们还增添了踏青、荡秋千、斗鸡、蹴鞠等文艺娱乐活动,世代流传至今。
纵观上述,不言而喻,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节日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是我们的国粹,都是我们炎黄子孙们应该知晓的。寒衣节和寒食节是两个完全不同含义的节日。
以上论述,谨供参考。金无足赤,企盼斧正。
2019、4、4、
作者简历:
武稳祥:男 现年65岁,系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三益村(大鲍陂村)人。于1953年11月17日出生于少陵原上一个普通农家。8岁上学,1966年在本村学校高小毕业。恰逢文革,无奈辍学,回乡务农。自学木匠,服务城乡。苦谋生计,四处漂泊。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暑来寒往,二、三十年。
自幼好文爱诗,常常忙中偷闲 练笔习写。1992年底,在陕南惨遭车祸,九死一生。十几个昼夜昏迷不醒,水米不进,
日夜竭力抢救,终于起死回生。 医治十载、重伤转轻。仰天长啸、不甘消沉! 拙手抖笔、泪洒毫端,三个春秋、苦成长篇回忆录《蹉跎年华》,约30万字。赠送亲朋好友,多获好评! 2002年8月13日在长安作协常务副主席王渊平的带领下,长安电视台闻讯前来摄像采访。后来播放了4遍。2002年8月20日《长安报》专题报道。2004年春,在长安区残联会长张萍的带领下,一行五人前来专访。后来此事被收录在《共创美好明天》之书中。 无论炎夏寒冬,坚持笔耕不辍。2012年紧随国家 农村城镇化的形势,在众友的鼎力协助下,为故乡撰写村史。起名:《千年沧桑古鲍陂》。朝乾夕惕,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终于报捷。图文并茂,争相传阅。桑梓流芳,聊慰平生!
数十年来,每逢要事,触感动心,无论悲喜,辄有笔记,积稿成摞。屡屡喟叹:时乖命蹇 但是总不甘心!由于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因而习作只能以顺口溜居多,无奈之间 只好望洋兴叹了。但不论优次 每一篇都是竭尽全力,煞费苦心 修改再三,无一篇不是倾吐心血凝结而成的。因而,且不管别人如何看法,甚至不屑一顾。但他自己永远是敝帚自珍、弥足珍贵的。2016年冬集结成册,取名:《诗苑雅韵》。诗选书成,引起多方关注,备受左右好评。
2017、2、17、长安电视台前来摄像采访,2、20晚及后来长安新闻播放了多遍,并发到了腾讯视频网上。2016、12、入编由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编辑的《长安文学集结号 — 长安作家及作品名录》。仅一农民 又非作家、忝列风雅之班,都岂不有辱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2017年春末夏初,有幸赴北京一游,大开眼界。归来乘兴撰写游记《春暖京华》,意为留念。也可为没去过北京的人作一些简略介绍,亦乃初衷。2018、5、4、在“京兆文学”网上首刊(第一期)。实在没料到,反响强烈,评价颇佳。第一天就有500多人阅读,这些天来阅读者陆续竟逾千人。还有许多人抒情留言,热诚点赞。喜出望外,甚感欣慰!
微信,wxid_5j1qn239n2k012
电话,18066825685
武稳祥 || 长安电视台·2017、2、20、晚7、40的长安新闻 —— 农民诗人武稳祥的《诗苑雅韵》诗集选 与广大读者见面
欢迎各位朋友关注并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神禾塬文轩在此向大家致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