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姑娘
作者:向光辉
“……窗含西岭千秋雪……”,清晨,当我拉开窗帘,突然看见西山头上白雪皑皑,十分耀眼,顿时心生涟漪,窃喜旱冬降下了久违的雪,同时也唤醒了我童年时代与雪的生活情景。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雪象一个纯洁而又温柔的白衣姑娘,时常似粉、似鳞、似绒、似絮在空中慢舞,飘飘洒洒,旖旎美态,晶莹剔透,温婉如玉,轻姿柔骨,呢喃细语,一昼或是一夜把整个逶迤连绵的群山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轮廓苍莽。
贫穷,是我童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像烙印一样深深的打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年月,不光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就连吃水就相当困难。因我家地处山势十分陡峭,土质特别疏松的红壤地区,土壤饱水量太差,相距甚远的一眼泉水是我家唯一的水源,但因水量太小,又加之螃蟹捣乱,时常一大家人加上十几头牲畜因缺水而苦脑,尤其是冬天,更为紧张,虽然清澈干净的神农溪近在咫尺,但却因有两百多米的陡上坡而望水兴叹。所以,每当天降大雪,家人们都欢天喜地,不亦乐乎,把大盆小盆、大缸小缸全部装满雪,就连喂牛羊的食槽也不放过,甚至直接把雪放在锅里化水煮饭,渴了也直接吃雪,那入口即化甘甜绵长的雪水还真赛得过干涩的井水。
但下雪是有次数的,光靠有限的盆盆缸缸集水总是不够。能不能在野外挖一大土坑把雪大量的收集起来呢?自争心很强的我,说干就干,于是用锄头和撮箕,费了半天的时间在屋头挖了个大坑,再把周围的雪收集到坑里,高兴等待雪化成水后装在坑中,当我第二天一早醒来,雪倒是化完了,但水一滴也没留下,我虽然无比失望,但也明白了为什么?于是,我用棒锤把土坑的四壁夯实,再用细土把缝隙填平,可是存雪已化完,无雪可集了。又是近半个月的等待,美丽的雪姑娘在一天夜里悄然而至,又把整个大地捂得严丝无缝。我满心欢喜,再次把土坑填满,并且垒得老高,心想这次一定能成功。可是待到第二天,雪倒是化完了(因为土里冬天有热气),但集水仍然少得可怜,倒底是什么原因呢?小小年纪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乐不思蜀,贪玩的天性使我很快忘记失败。于是又带着大黄狗欢快地赶雪仗,撵兔子。当我不经意地来到队上的瓦厂时,看到废弃的泥坑里满满的一坑水,灵感一动,马上搬起一大块瓦泥巴回来,用手摸在土坑壁上,可是一块远远不够,我来回往返大半天,才把坑壁摸得光滑。傍晚,再次填满雪,待到第二天时,坑里果然存了大半坑雪水,我欢呼雀跃,家人们也满脸笑容。可是一喝发觉水的土腥味又太重(可能是陈旧瓦泥巴的问题),远远不如装在盆缸中化的雪水的味道。这时,祖母若有所思的说到:用芭蕉叶铺在坑壁上也许能起作用。于是,我砍来一大抱芭蕉叶,把坑里的水舀干后,再把芭蕉叶一片一片的利用瓦泥巴的黏性平平展展的贴在坑底和坑壁上,再重新装满雪,待到第二天一看,雪虽然没化完,但一尝水的味道,果然大不一样,虽然赶不上盆缸里的水的味道,但起码能够饮用。大功告成,全家人皆大欢喜!
经过多次改革:把土坑建在屋后的高坎上、把坑挖到最大限度、把雪一层一层的夯实、坑壁坑口仍用芭蕉叶和稻草覆盖,用以保温,使雪化得更慢,并且事先在坑里预埋用细竹杆打通关节后做成的通水管,然后穿过墙壁,直接把水引到灶房中,这样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自来水”。雪慢慢的化,水细细的流,屋内一口大石缸。第一次收集的雪还没化完,第二次下雪照样可以往上垒,循环往复,用之不竭,整整一个冬季,再很少有祖母佝偻着背担着一副比她身体还重的木桶到干涩的水井旁去等水了。
在我的勤劳和上天的赏赐下,一连好多个冬天都能源源不断的用上“自来水”。可是后来,慢慢的不经不觉间,雪变了颜色,由原来的洁白变成了银白,仔细看雪中还有黑色的小颗粒,把雪装碗里化成水后,碗底有许多沉淀,味道也变得有点点酸。并且大雪纷飞的日子也越来越少,积雪的厚度也越来越薄,雪际线也渐渐的从河滩上往山上越退越远,直到后来完全退到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峰上,既或偶尔下一点“瓜皮雪”到低山,太阳一来,马上就化得无踪无影了,并且味道完全是涩的,就连老黄牛吃了也直咂嘴巴。就这样,家乡永远的失去了雪姑娘的眷恋,山舞银蛇的自然雪景也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自此以后,整个大地一到冬天,就变得毫无生机,枯草落叶任狂风肆虐,天空浑浊,阳光昏暗,再也很少见到瓦蓝瓦蓝的天空,气温失常,完全没有一点冬天的感觉。这样即让人窒息而又令人无奈的冬天持续近三十年,直到本世纪初,大地和天空才又悄悄地变了模样,植物又逐渐茂盛葱茏,天空又慢慢的变得清亮,蓝天下白云飘飘,阳光也渐渐地显得和煦明媚,已回娘家多年的雪姑娘也开始眺望她久违的第二故乡,若隐若现,若娇若羞,腼腆地从山头上慢慢的往下走,但还是显得有些羞涩。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美丽的雪姑娘,你回来吧!不要徘徊,更不要彷徨,苍黄的大地是多么需要你来一次痛快淋漓的洗礼!
![]()
作者简介: 向光辉,网名若愚,高中文化,自由职业,湖北巴东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从小酷爱文学,闲暇之余,写点文字,只为陶冶性情,充实生活。曾在《齐鲁文学》《中国乡村》《天府散文》《你好巴东》等媒体发表过多篇散文和诗歌
纸 刊 投 稿 敬 请 点 击 征 文 链 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