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今年的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周年的日子,谨以此诗献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一个地道的农民
质朴如粮食
他天生的土命和草命
十二生肖中
他不占任何一个
他不是人
不光他自己没把自己当人
别人也没把他当人
看到他就像看到水稻
真的,他就是一株杂交水稻
他把自己首先种在湖南农村
然后种在全国许多土地
一种就是几十年
一种就是一辈子
他的脸色是正宗的水稻土的黝黑
他的体味是正宗水稻的气息
他的腰,常年弯成
水稻的那种弧形
他的头脑里全是谷粒
沉甸甸的,其实就是一茎谷穗
他的表面是谷壳
他的内心是玉质的米
他的前世,也是水稻
要追根溯源
几千年前,他当是神农氏
就是头顶长着象征农耕的弯弯的牛角的
那个人
再后来是贾思勰,创作了《齐民要术》
再后来就是宋应星,写出了《天工开物》
……
慢慢地,他就退化成,或者说是
进化成了
今天的模样
一年生禾本植物
叶长而扁,圆锥花序
所结子实即稻谷,但比从前的
祖祖辈辈更具有超强的生殖力
当然,去壳后仍称大米或米
用水蒸煮,绵软香甜而粘性
特别适合人类的口舌和肠胃
他的来世
也无可例外地只能是杂交水稻
哪怕投胎转世多少回
他以时间换空间
又以空间换时间
先是在局部做一个杂交水稻的
优秀的父亲和母亲
然后示范引导并推广
让子嗣,换句话说
就是让一把谷种
洒遍天南地北
试看,如今的悠悠之野
春风一吹
遍地都是
杂交水稻袁隆平
袁隆平,三个字
养活了数亿中国人
还发扬博爱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养活了世界上的众多生灵
他没有别的爱好
就喜欢脚下的泥土
喜欢高温
喜欢阳光
喜欢热带和亚热带
喜欢日日夜夜地看着一株株水稻
杂交
喜欢农民的粗糙的脚和手
喜欢青了黄,黄了青
喜欢把自己的最美好的头颅,上交给
愿意种植自己的人
上交给包装袋
上交给仓库
上交给国家
上交给现在和未来
上交完这一年,又于来年的春季
播种,培育,长出新的头脑
年复一年地让秋天来收割自己
农民都知道他
不是因为国家主席给他颁了大奖
也不是因为他当了省级的政协副主席
不是因为他成了国家的院士
也不是他被反复的采访,上了电视和报刊
而是因为他是杂交水稻,是农民们
天天都看得到、摸得着、触手可即的
必得
种他
吃他
因而眼里有他
心里也生长着他
现在的袁隆平,作为人的部分
他已经离开了
但作为其神的部分
却永远留了下来
杂交水稻袁隆平
是中国的品牌
是中国高科技农民的标本
是农业史的大部头

诗人简介:李伊忠,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人。公开出版《故乡的分量》《品读家园》《武陵源民间故事集》,担任《湖南省土家族民俗风情》总篡稿和《武陵源兵战地名故事》总撰稿,并参与编纂《澧西画传》《驰梦热土》《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等。《父亲的脸》曾荣获1992年《文艺生活》举办的全国诗歌大奖二等奖,《辣椒酒与汉子》荣获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和中国诗歌联盟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现代诗经奖,并收录入《第二届现代诗经100首》;《天空真好》荣获2019年“新时代共赢信”二等到奖;《解——求一个明白》荣获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举办的“百名诗人写百家姓”优秀作品奖(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