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位于湖南平江东乡,南倚连云,北望幕阜,临汨水,多丘陵,连云山绵亘东南,扼湘赣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28年7月,黄公略在此举起义旗,嘉义成为平江起义的主要战场。
阳春三月,万物萌苏。前段时间阴雨绵绵,今天,久违的阳光终于露出了笑脸。清明前夕,迎着暖阳,闻着油菜花香,我随队到平江督导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作,再访嘉义。巍巍青山埋忠骨,赫赫功勋树丰碑。来到嘉义烈士陵园,才知道这里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有2346人,那时嘉义不过万余人,然而为了革命,这一片沃土竟然贡献了这么多优秀儿女,令人肃然起敬。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奉蒋介石密令突然包围新四军驻平江嘉义的通讯处,惨无人道地枪杀和活埋了坚持抗战、英勇顽强的优秀共产党员涂正坤、罗梓铭、曾金声、吴渊、赵绿吟、吴贺泉六位同志,一手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同年8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作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讲,中共中央发表挽联“在国难中惹起内讧,江河不洗古今憾;于身危时犹明大义,天地能知忠烈心”。充分表达了全国亿万军民对反革命分子的无比愤恨和对革命烈士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据幸存者罗其南回忆,涂正坤、吴渊两位烈士被当街枪杀,当晚,罗梓铭、曾金声、吴贺泉、赵绿吟四位烈士被押往嘉义旁边的虎形山。他们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慷慨激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年龄最小的是赵绿吟同志,当时只有22岁,是位端庄美丽的年轻姑娘。面对敌人的毒打,她挺胸昂首,视死如归,用最后的吼声高唱: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
不打自己人,不伤老百姓。
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
慷慨激昂的歌声和震天动地的口号声,打破了深夜的沉寂。国民党特务匪徒们做贼心虚,惊惶万分,生怕走漏消息,急忙将四位抗日战士推进一个深达数米的废井里活埋了。
如今在废井上修建了一座“昭后亭”,亭中立了纪念碑,亭外松柏苍苍,万古长青。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斑斑驳驳,春风吹过,树梢间如歌如泣。此刻,我似乎听到了凄怆而激越的歌声。
嘉义,顾名思义,嘉是褒扬的意思,义指义士烈士,这个地名太巧合了。褒扬英烈,自古尊崇。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每当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的时候,总有一批勇敢的精英挺身而出,为收复国土不惜流血,为拯救民族不惧牺牲。忠义,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首首豪迈诗章,就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写照。

站在亭外,思接千载,回眸世纪。仿佛回到那个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四位烈士被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至死没有变节投敌,大义凛然以身赴死,面对屠刀还能从容高歌。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弱女子成为金刚战士。我想,这就是信仰!追求光明、自由、进步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一段历史铸就一座丰碑,一个故事蕴含一份感动。清明将至,慎终追远,我们理应褒扬英烈,这是做人的良心,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1987年修建嘉义烈士陵园,集中安葬了380余位烈士,计划今年再集中迁葬一批烈士遗骸。如今,烈士陵园已经建设成红色教育基地了,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各界人士都会来此瞻仰参观,敬献花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不忘初心,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刘良武,浏阳人,2000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2015年获中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现供职湖南省财政厅,系省财苑书画院院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长沙市天心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其文艺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和全国财政系统展览并获奖,其作品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当代商报》《诗词报》《新理财》等多家媒体报道。
